zsl0815 发表于 2018-12-8 11:48 
楼主对《超额准备金》的概念理解,错的有些离谱了。
我举例子说明:
你的1,2,3点都没问题,是正确的。
但你的第4点,当商行通过信贷派生存款增加时,整个银行体系内的准备金是不变化的,但是商行的超额准备金会减少而央行的法定准备金是增加的。
因此,随着商行的信贷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极限释放,那么就会导致商行的超额准备金逐步往央行的法定准备金转移,到达极限,商行的超额准备金理论上为0,极易被挤兑了。所以,央行才需要降准,才需要MLF。
因此,我这里得出商行的超额储备金很低,仅1万亿,可能还高估了,所以,央行才要频繁降准(商行流动性不紧张,央行降准干什么?)所以央行才需要MLF,逆回购等,补充商行流动性。(商行流动性不紧张,央行干么做MLF,商行还要支付这类再贷款的利息?)
因此,你前面的理解,几乎没有大问题,但是你不理解货币体系的运行规律,所以,你错了,但是也不见得很离谱,但是,这是个简单的货币体系运行规律,你前面能理解,这里无法理解,我认为不可原谅。
商行只要不断对外提供信贷,获取最大可能的盈利机会,就会导致派生存款增加,一定基础货币规模下,超准就会不断减少,极限化发展后,超准为0.所有的基础货币只在两个地方。1.M0。2.法定准备金。
这个时候,央行必然频繁降准。
哥们我在2013年2月的文章里,早就预测未来央行必然频繁降准。后来在2014-2016年的一段时间里,连续6次频繁降准。
假如对货币体系的运行规律不熟悉,是无法得出这个预测并判断正确的。
甚至,我也预测正确了我国央行必然降准来冲销MLF。你回看网络上,有谁预测到了这个我国货币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的货币现象?但是我预测到了。
所以,我的货币推演不会错,只有可能你看不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