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目前已较3月份时的低点上涨了61%,较年初上涨了20%,美国股市有望以历史性的反弹幅度为2009年划上句号。
不过,以往这类反弹的历史显示,涨幅最大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了,很难期望2010年会有惊人的上涨。
2009年还剩下最后一个交易日,道琼斯指数有望实现2003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当时涨幅达25%。道琼斯指数周三涨3.1点,收于10548.51点,创下2009年的又一新高,也是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收盘点位。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也有望实现六年来的年度最大百分比涨幅。
从汽车、金融到传媒类股等一系列股价曾下挫的行业和企业如今都大幅反弹。福特汽车(Ford Motor Co.)股价较年初涨了三倍以上,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 Co.)则涨了一倍有余。报纸出版商Gannett Co.股价较年初涨了88%。
很多小投资者都在股市暴跌期间遭受了沉重打击,如今他们依然保持着警惕。据美国投资公司学会(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数据,截至11月底,今年已经有40亿美元从股票共同基金撤出。与此相反,被视为更安全投资的应税债券共同基金则有2,840亿美元资金流入。
新泽西州60岁的退休房地产律师卡尼沃斯基(Ed Kaniewski)对股市最近的大幅上涨感到有些担忧。他的投资组合中只有约三分之一是股票,他犹豫着是否要更深地涉足股市。尼沃斯基说,考虑到依然存在的经济问题,今年美国股市有点表现过头了。他真希望今年早些时候自己买了新兴市场交易所买卖基金,不过他说,现在你必须想想股价是不是过高了。
历史表明,涨幅最大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了。
花旗集团(Citigroup)驻伦敦全球股市策略师塔夫菲克(Hasan Tevfik)说,九个月前,投资者必须拿出相当大的信心才行;而现在,投资者或许不必拿出那么大的信心了,所以你获得的回报不会像那时候那么多了。
在股市上涨的早期,投资者意识到金融体系和经济将逃脱彻底的崩溃,进而刺激了股市的上涨。不过之后经济显露出不断好转的迹象,公司收益也一直好于预期,这种情况的确立帮助推动了股市上涨。
很多投资者最担心的是,股市的涨势体现的是否是对经济前景过于乐观的看法。
投资者们说,要使股市涨势持续下去,美国经济必须避免重新陷入衰退(也就是所谓的“二次衰退”),并开始增加就业岗位。企业也需要在销售好转的推动下实现收益,而不是通过采取很多企业2009年那种大幅削减成本的做法。
一些投资者担心,道琼斯指数在暴跌之后飙升的模式是在再现上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情形。那时候,股市大幅飙升后又几乎跌回原点,数年都不见起色。
1929年至1930年,道琼斯指数涨了48%,在随后的两年中暴跌86%。1933年,道琼斯指数在53个交易日中涨了64%。不过之后多年股市都处于大幅振荡之中。
1973年和1974年的大幅下挫后,股市开始了一轮持续近两年的上涨。不过之后却几乎跌回了原点。
现在,投资者仍很不安,以致于负面公司新闻可能会引发股市动荡。
荷兰国际集团(ING)旗下的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兰德斯曼(Uri Landesman)说,举证责任更大了,所以任何负面数据的出炉都会对我们带来打击,而负面数据是不可避免的。
一些投资者说,最近股市上涨背后的成交量较小,也没有资金流入股票共同基金,这些都表明很多投资者尚未入市。与此相反,涌入债券基金的资金帮助引发了高收益率公司债券的上涨;据美林美银的指数显示,高收益率公司债券已经涨了50%以上。
全球范围的股市也加入了上涨行列。全球股市有望实现六年来的最大年度涨幅。表现尤为突出的包括巴西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股市在危机期间严重受挫,但基准股指目前却较年初分别涨了82%和125%。
2009年,不同类股的上涨情况不同。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 Inc.)指数显示,全球范围来看,材料和信息技术等类股涨了50%以上。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的数据,涨幅居后的包括公用事业和电信类股,分别涨了约6%和12%。
就地域来讲,涨幅最大的是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不过,这些市场仍远远低于2008年或更早些时候触及的历史高点。
对美国投资者来说,2009年下半年美元的走软进一步扩大了国际股票的回报,原因是以外汇计算的利润在转换为美元时会升值。
2009年股市的强劲上涨看来是验证了一些人的观点──这些人今年初的时候提出股市是非常划算的投资。在道琼斯指数3月份触及12年低点后不到一周,奥巴马总统的经济顾问萨默斯(Larry Summers)就在演讲中说到,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股价可能被一些人视为是本世纪最划算的投资。
当时,投资者还半信半疑。
投资顾问公司Trilogy Investment Advisors首席投资长斯特林(William Sterling)在3月底时曾写道,1931年时胡佛总统(Herbert Hoover)的经济顾问之一或许也会提出同样的说法,但当时的情况却是不久之后就发生了更惨重的股市下挫。
不过,他当时仍敦促客户要打起精神。他写道,现在与30年代的情况不同了。
Joanna Sl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