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8-12-12 13:33:26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2 13:18
呵呵,你确实弄错了。
你没弄清楚《货币扩张倍数》和《针对GDP货币转手次数》的区别。
你说说货币扩张倍数是什么?不是M2/B=K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3:39:1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12 13:31
你被书本知识的货币流通速度说法给误导了。
GDP/M2不是货币流通速度,是收入/货币比。不是交易总额对应 ...
费雪方程式中的PY(或是你们所写的PQ和PT),讲的本来就是国民收入(GDP)。

西经教材中也明确说明和定义了《PY,或者你们的PT或是PQ》。
是你石开石硬生生改了《西经中已经既定的说明和定义》所以:
是你错误解读。
原因就是:你改了《已经既定》的说明和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3:48:56
单位货币用于《GDP》的转手次数,例如一块面包的生产;
单位货币用于《价格》的转手次数,例如二手房的炒作;

同样是单位货币的转手次数,同样是货币流通速度,但其本质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4:09:04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2 13:39
费雪方程式中的PY(或是你们所写的PQ和PT),讲的本来就是国民收入(GDP)。

西经教材中也明确说明和定义 ...
费雪方程式提出或发表于1911年,GDP是1934年才首次提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4:11:52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2 13:48
单位货币用于《GDP》的转手次数,例如一块面包的生产;
单位货币用于《价格》的转手次数,例如二手房的炒作 ...
V=PQ/B与V=GDP/M2那是绝对不同的。
前者是经济运行冷热指标.
后者是债务创造收入(GDP)衡量指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5:29:02
……重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5:30:2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12 14:09
费雪方程式提出或发表于1911年,GDP是1934年才首次提出。
你的话题是《费雪方程式》。
关键的问题是在于:PY(或是你的PQ)在《费雪方程式中的含义》。

PY的含义,西经中已经明确说明了是《名义GDP》的意思。
呵呵,石开石,你硬要改了人家《既定》的定义有意思吗?

如果你仅仅以《GDP和费雪方程式》两个名词出现的《时间早晚》不同为你的理由,来否认PY不是社会商品产出的含义,那么:
你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例如:
1+1=2是古人的计数方法。
但后人把这种计数方法称作《十进制》。
按照你的逻辑,岂不是《十进制》这种叫法也是有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6:56:16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2 15:30
你的话题是《费雪方程式》。
关键的问题是在于:PY(或是你的PQ)在《费雪方程式中的含义》。
费雪用的是交易总额PQ,后人改为GDP。既然谈的是费雪方程式,只能是交易总额不能是GDP。
当然,后人可以定义GDP/M2为货币流通速度(收入不是交易总额)。但不能以费雪的名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7:17:4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12 16:56
费雪用的是交易总额PQ,后人改为GDP。既然谈的是费雪方程式,只能是交易总额不能是GDP。
当然,后人可以 ...
呵呵,石开石。那我这样讲吧。

你的《石开石费雪方程式》,跟当下主流经济学教材中的《费雪方程式》并不是一个东西。
彼《费雪方程式》非此《费雪方程式》。

所以,你下次再谈《费雪方程式》时,最好标明是你《石开石的费雪方程式》。
因为你对《费雪方程式》的定义跟当下主流经济学对《费雪方程式》的定义并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7:33:14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2 17:17
呵呵,石开石。那我这样讲吧。

你的《石开石费雪方程式》,跟当下主流经济学教材中的《费雪方程式》 ...
后来的学者把费雪方程式篡改了,我只是恢复其原貌而已。
请你把货币流通速度的定义好好研究,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要人云也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7:38:2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12 17:33
后来的学者把费雪方程式篡改了,我只是恢复其原貌而已。
请你把货币流通速度的定义好好研究,然后得出自 ...
那你要先找出《确凿》证据,来证明当代经济学对《费雪方程式》的解读是错误的。

不然,凭什么你说错的就是错的,你说对的就是对的?
就因为你《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呵呵,是不是这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9:41:43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2 17:38
那你要先找出《确凿》证据,来证明当代经济学对《费雪方程式》的解读是错误的。

不然,凭什么你说错 ...
计算货币流通速度,还有两个著名公式,即现金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现金交易方程式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其公式为:MV=PT [2]  式中M表示流通中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次数,P表示一般商品价格,T表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交易量的总和。在货币周转量V与其相对应的商品交易量PT 的概念范畴下所求出的货币流通速度可用V代表,又称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它主要受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的影响。
——————————————————————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货币流通速度词条中的一段。
注意:T表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交易量的总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9:50:5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12 19:41
计算货币流通速度,还有两个著名公式,即现金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现金交易方程式由美国经济学家,费 ...
呵呵,石开石,你找的证据就是《百度怎么说,你就怎么认为》?
你确实蛮搞笑的。

你把你这种做法叫做《你认为“当代经济学对费雪方程式解读确实是错误”》的研究?????

呵呵,你这种做法实际上叫做:《你只是选择性地去相信“你认为正确”正确的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9:54:31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2 19:50
呵呵,石开石,你找的证据就是《百度怎么说,你就怎么认为》?
你确实蛮搞笑的。
PQ是交易总额,这是费雪规定的,费雪时代没有GDP概念。
百度百科也只是说了事实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19:56:10
呵呵……
我实在是没兴趣跟你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我在你其他帖子里也说过,你坚持你的观点始终是对的,这种态度是《无可厚非》的,你认为对那就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20:01:52
另外,再建议你一点。
如果你确实想证明《当代经济学对“费雪方程式”的解读是错误的》,那么:
你应该去读《费雪的原著》,而非搞笑地去《引用百度的说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2 20:16:49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2 20:01
另外,再建议你一点。
如果你确实想证明《当代经济学对“费雪方程式”的解读是错误的》,那么:
你应该去读 ...
M=PQ/V,这是马克思的货币需求论。M是纸币,PQ是交易总额。这个比费雪早。

货币流通速度,就是指一定单位货币在一定时间内交易了几次。

例如100元,张三买李四的蔬菜100元,李四买王五的地瓜100元,王五买赵六的土豆100元,赵六买刘七的鸡蛋100元。这1百元一天流通了4次。交易总额100+100+100+100=400。
这里和GDP或增加值没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4 10:39: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10 17:40
谈到货币流通速度,必须先介绍费雪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MV=PT
以上是常见的写法。
特别佩服大佬这种思考的精神   谁说权威就一定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4 12:51:32
焱帝 发表于 2018-12-14 10:39
特别佩服大佬这种思考的精神   谁说权威就一定对
不是大佬,只是一个小兵,经济学的爱好者,水平很低,说的其实都是很简单的问题。
奇怪的是,问题越简单,错误越多。
真正用到高深数学知识的,错误很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