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65 48
2018-12-10
谈到货币流通速度,必须先介绍费雪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MV=PT
以上是常见的写法。
我们用Q来替代T,费雪方程式变为:MV=PQ。
P表示价格水平,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Q表示商品及劳务交易总量,M为货币数量。
有人认为:PQ=GDP,M=M2
货币流通速度为:
V=GDP/M2
M2为广义货币。
大部分学者在计算货币流通速度时均使用上述公式。各种百科等也给出上述公式。这与货币流通速度原始定义严重不符。就常识而言,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是大于1的,换句话说,一年内货币要流动很多次的。而用上述公式计算的货币流通速度近几年在0.5-0.6之间或左右,这明显是错误的。
将货币流通速度理解为:V=GDP/M2是错误的。
错误在哪呢?
第一,PQ不等于GDP,GDP只是某一时期(一般为年)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金额,GDP小于PQ。
第二,M不应该是广义货币M2,应该是基础货币B。广义货币M2是基础货币B经过商业银行存贷款扩张后的货币总量。
正确的货币流通速度应为:
V=PQ/B
或写为:
V= c×GDP/Bz
c=PQ/T,相当于产销率。
PQ含义为交易总金额。
T为总产出金额(计算增加值的总产出)。
z=GDP/T,定义为增加值率。
经笔者根据统计局网站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资料推算,GDP/B在2-3之间,z在0.32左右。我们取c=1(实际或大于1或小于1,但很接近1),大致可以算出货币流通速度在7-9之间或左右。这个数据与常识相符。
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M2=BK2,V=PQ/B。
则有:M2V=K2PQ
或写为:V/K2=PQ/M2
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之比等于交易总金额与广义货币M2之比。
可以推出货币流通速度的其他表达式:
V=K2PQ/M2
V=K2 c×GDP/M2z
我们重温一下几个重要比例系数:
c=PQ/T,交易总金额与总产出的比例(数值接近于1)。
z=GDP/T,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率(近几年数值在0.32左右)。
K2=M2/B,广义货币货币乘数(近几年数值在4-5之间或左右)。
GDP/B,国内生产总值与基础货币比值(一般在2-3之间或左右,近几年在2.2左右)
GDP/M2,国内生产总值与广义货币比值(近几年在0.5-0.6之间或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货币流通速度严格来说应称为货币流通频次,量纲是1/时间单位。相当于物理学的频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2-10 17:50:06
呵呵,石开石,主流教材中已经明确给出了你的PQ定义:
其定义就名义GDP。
以你的理解为准,还是教材中的明确定义或说明为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0 17:52:39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0 17:50
呵呵,石开石,主流教材中已经明确给出了你的PQ定义:
其定义就名义GDP。
以你的理解为准,还是教材中的明 ...
我的理解是根据事实,教材是乱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0 17:55: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10 17:52
我的理解是根据事实,教材是乱配。
那就是说:
曼昆,米什金,高鸿业这些国内外的一流专家都是错的,你是对的?
国内外经济学的教材中的描述或定义也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0 18:01:57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0 17:55
那就是说:
曼昆,米什金,高鸿业这些国内外的一流专家都是错的,你是对的?
国内外经济学的教材中的描 ...
不要以为权威人士说的话都是对的。

你按货币流通速度的定义推推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10 18:04:03
zsl0815 发表于 2018-12-10 17:55
那就是说:
曼昆,米什金,高鸿业这些国内外的一流专家都是错的,你是对的?
国内外经济学的教材中的描 ...
诉诸权威是一种由于论证的前提和结论没有逻辑关系而产生的推论失效的不相干的谬误(fallacies of relevance)。当权威的主张不在其合法领域内时,该主张不具有可靠性。即便权威的主张在其合法领域内,但该主张正确与否,仍须取决于该主张是否证据充分,而不能取决于它是由该主张的所在领域的权威提出来的。

诉诸权威的常见格式:

甲领域的权威认为乙领域的X理论是正确的。
甲领域的X理论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它是甲领域的权威提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