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2516 3
2010-01-11
如题,最好能举例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 18:25:29
“产出缺口”是指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差,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反映了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总供给状况。

可以参考:当心产出缺口 美国经济迷失的背后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     2002年8月16日

    泡沫的破灭给日本经济造成了多大程度的衰退?这是个捉弄人的问题。日本的经济没有衰退。在过去的10年里,日本经济只有2年处于负增长,而且平均来看,每年的增长率为1%。

    然而日本经济确确实实处于萧条之中。由于经济增长过于缓慢,使经济的理论产出值与实际产出值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产出缺口”转化成了失业率的增加和通货紧缩的恶化,低增长率也会像实际产出下降一样成为一个大问题。

    相似的分析运用于美国,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美国经济的“潜在产出”,即在充分就业情形下的产出,近年来每年增长3.5%,这多亏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但是几周前发布的修正数据表明,8个季度以来,有7个季度中实际的增长已经低于潜在水平。

    传统的观点认为,去年的衰退短暂且对经济打击不大,而且很快就开始复苏了。然而,产出缺口却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2年前,我们陷入了经济恐慌,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关于“双底”的争论都是在转移注意力,真正的问题是GDP什么时候才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增长,从而缩小产出缺口。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快速的增长已经开始。

    关于我们恐惧的原因,其实没什么神秘的。泡沫年代留给我们太大的产量,太多的债务以及一大堆企业丑闻。我们无法期望经济简单、迅速地恢复。

    有些读者已经猜到我要说什么了。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股市的泡沫和80年代后半期日本的泡沫一样巨大。我们持续了2年的恐惧,会像日本那样,一直延续5年或是10年吗?

    一个整齐一致的声音正在呼喊:“我们不是日本!”有一半概率我会支持这一论调,这取决于我早餐吃什么了。(米饭还是腌菜?)然而,让我告诉你们一些令人不安的想法。

    大约4年前,我第一次开始专门研究日本问题。我在头脑中给自己列了一个清单,以说明美国不会重蹈日本长达10年的经济停滞的覆辙,理由如下:

    1.美联储有足够的空间来降低利率,这足以应付任何不测。

    2.美国长期预算头寸依旧富裕,即使降息不足以解决问题,还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通过财政刺激来应付这种不太可能发生的情况,即长达10年的经济停滞。

    3.美国有优秀的公司管理机制,不必担心对企业部门丧失信心的亚洲模式问题。

    4.美国也许存在股市泡沫,但没有房地产泡沫。

    现在,我不得不从我的清单中剔除掉前3项理由,并且开始担心第4项理由。

    越来越多的人都用泡沫这个词来形容房地产市场。最近,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的迪安·贝克(Dean Baker)对房地产泡沫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住宅价格的涨幅远远高于租金的涨幅。这表明,现在人们买房是出于投机,而不是居住的需要。而且我们听到关于高房价的解释,就像我们听到关于纳斯达克5000点指数的解释一样,越来越合乎经济原则了。

    如果美国的确存在房地产泡沫,当泡沫破灭时,我们将会与日本同病相怜。

    美联储近来对日本经验的分析表明,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所犯的致命错误,“不是政策的制定者们没有预见到即将到来的通货紧缩式的衰退,毕竟大部分的预测者都预见到了,而是他们没有进一步采取措施预防,如放宽货币政策,即没有对经济下滑的风险实施充分的保险。”用美联储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认为通货紧缩可能发生,那就立刻把钱投入市场,不要担心过了头。”

    然而美联储星期二还没有降息,为什么呢?

    去年,有些经济学家私下里把美联储主席称为“格林斯潘桑”,随着对复苏的乐观成为公认的看法,这个笑话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不过,也许这还是个不错的昵称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 11:02:52
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1 20:30:25
非常感谢x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