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古时圣贤总说,人要有谦逊的品质。何为谦逊?如何谦逊?
懂得装糊涂人们常常会误解,认为谦逊的反义词是张扬,主张谦逊就是反对张扬,其实不然。说人要谦逊,更深层的意思就是不要轻易展示自己的才能,要学会装糊涂。
西汉名臣公孙弘,年轻时候贫困潦倒,终在汉武帝时期被封为丞相。但不论处在底层还是身居高位,他总是节俭朴素。即便贵为丞相,仍是一餐只有一个肉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
彼时,主爵都尉汲黯对他很不满,特意向汉武帝参奏,说他公孙弘这样做其实就是在沽名钓誉,给人以俭朴清廉的假象。于是,汉武帝以此质问公孙弘。
公孙弘很清楚汲黯的目的,如果是一般的臣子,定会先揭穿汲黯的目的,再自以为是地反参一本。但公孙弘却选择装糊涂,他说:汲黯讲得对,他和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众指责我,正刺痛了我的要害,我那样做确实是在装清廉,如果没有他那样忠心耿耿、刚正不阿的大臣,陛下您又怎么能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
汉武帝听闻,不仅没有定其罪,反而被他的谦让所折服。而汲黯这样喜欢耍小聪明、显摆的臣子,注定会被打折扣。
懂得做配角人人都想做主角,以为只有主角才能吸引目光,其实大多数人不懂,懂得做配角的主角,才更加深入人心。谦逊之人,便知该如何做配角。
有一种人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爱出头。一次会议、一场演讲、一顿饭局,几乎都是他自己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别人一讲话他就打断,非但不捧场,还时不时当众挖苦对方,甚至与人争得面红耳赤。即便那个环境下你是主角,但这种做法也会惹来他人的反感。
相比带着一张喋喋不休的嘴的人,能用两只耳朵默默倾听的人更令人喜欢,后者更能给人带来真诚的感觉,进而也能换来对方的信任与支持。
比方说你与客户交谈时总在介绍产品特点、优势,强调合作的条件,刻意把主动权篡在自己手里,只想着如何令对方服从,那么极易令人产生反感的情绪,从而失去内心的信任,即便这次成功了,但很难能产生长期的合作。
懂得放低姿态适当放低姿态,这是成大事者的基本素养。它不仅能展现你的成熟、稳重,也不失为的一种睿智的处世谋略。
一些公司的中层老员工,他们的眼光总在往上看,整天思考着如何在高管面前表现、如何才能讨好老板。面对前来请教问题的新人,却从不肯放低姿态,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这种高傲其实是十分短视的行为。
为什么有的老一辈企业家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依旧能保持前进,不被淘汰呢?因为他们懂得放低姿态向年轻人学习,用发自内心的诚意换来他们的真心跟随。
因此,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要抢着争着做主角,适时做配角,或许能有更多不一样的收获。
[color=rgba(0, 0, 0, 0.992)]
[color=rgba(0, 0, 0, 0.992)]写在最后:
[color=rgba(0, 0, 0, 0.992)]谦逊,不仅是一种良好品德、一种精神境界,也是成功之路上的“必需品”。
[color=rgba(0, 0, 0, 0.992)]当下的年轻人或许更喜欢张扬青春、激情澎湃,但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在骨子里留存一丝谦逊。毕竟,青春的时间有限,而谦逊的品质将会让你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