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62 0
2010-01-12
刚刚看到一遍题目为《靠农民工撑不起中国工业未来的天》的文章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613331-1-1.html,对作者的思路和观点均有些不同,本人父母均为作者笔下的农民工群体,并且一直以来对农民工问题也是比较关注。在此谈一些自己对农民工的问题。
        在上面的文章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农民工推进和解决的不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是推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关于这点作者陈述的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不是农民工所能决定,更不是农民工承担的责任。在今天中国的工业中有多少是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呢?这个问题应该是中国产业结构问题,既然国情决定了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大多数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难道这是农民工这样一个群体来逼迫中国的工业只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吗?农民工的定义是什么?农民工是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做工的人,那么他们是工人还是农民呢?在农村他们是农民,在城市来了他们就是工人了。无论是作为农民还是作为工人的身份,他们都不发来改变中国工业的产业结构。
        其次作者还论述了一些农民工的缺点从而说明农民工不会适合未来现代化产业的需要,在此我也不想多做陈述。谈谈自己的理解
        首先,农民工的产生,农民工的产生绝对不是农民工一厢情愿的事情。众所周知,一个市场的形成需要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条件具备。从供给的角度来讲,中国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以及基层政府的无为造成农民收入极低,而且由于人口众多,土地减少,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出现了富裕,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具有资本天生的逐利性,所以选择来到城市寻找机会。这样供给形成了。可是这样根本不足以使农民工这个名词产生。从需求的角度上来讲,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户籍制度和人口流动制度等方面的放松,是原本处于山村里面的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的可能性出现。而工业的发展,大量工厂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工人,原本的城市人口不能满足需要,这样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就成了工厂最好的选择。于是农民工产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乡差别和相关社会制度等方面变化的一个综合产物。
        农民工在过去几十年中,为国家经济作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在城市里到处都是他们廉价的身影。而这些身影却建造了多少幢高楼,修了多少条铁路,高速路,搭建了多少座桥梁。而他们从这些中间取得了多少呢?在这里都无需赘述,也许有人会说他们的工资多么高,比如建筑工人可以拿几千块的月薪,而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月薪不如他们。只能说这是强盗逻辑,工作摆在每个人面前,你大学生如果去当建筑工人的话,也可以拿到和他们同样的薪水,可惜的是你们放不下尊贵的身段,所以你们没有资格说别人比你们工资高。
        农民工的技能确实非常低,需要极大的提高才能适应未来现代化的中国工业,可是提高他们的技能的责任却不应该落全落在他们身上,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的社会观各个方面的公平对待。首先,企业应该将农民工视为人力资本而不是人力成本,然后投入资金培训他们。其次政府,政府应该扮演一个维护社会公平的角色,在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身上,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及投入资金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去提高自己技能,试问一个连工资都拿不到的农民工会首先想到去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吗?
        最后回到农民工与中国未来工业关系的问题上,农民工在工厂工作以及以后面对所谓的现代工业是他们应该是工人,社会,政府和资本家都应当为了自己现代工业的发展来将他们转化为产业工人。企业的不稳定性是导致农民工不稳定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这个问题不应该农民工来承担和解决。我想随着工业真正的发展,农民工向适合未来现代产业的产业工人的转变时非常容易的,农民工和现代化的产业会结合在一起,一起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