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347 0
2010-01-12
    小别墅似的洋房星罗棋布,洁白的水泥路连通着每家每户,金色的橘子点缀着漫山遍野,这就是现在的宜都市高坝州镇白鸭垴村展示出的秀美如画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人们也许不会想到15年前这里是“路面坑连坑,满身是灰尘”的景象。15年前白鸭垴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在津津乐道白鸭垴村的变化时,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谈起一位令人敬仰的村级致富带头人,他就是宜昌市宜都市两级人大代表,宜都市高坝州镇白鸭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成。  1994年,李成开始担任白鸭垴村党支部书记,接下这样一个“穷”摊子,李成没有灰心,而是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把穷山恶水的家乡建设成美丽富饶的新家园!
  李成知道要想把这样一块穷乡僻壤变成金土地,首先要解决白鸭垴村出行难、行路难这一头号难题,修建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水泥路。然而对于一个村级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白鸭垴村来说,要修一条30公里水泥路,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面对困难,李成没有退却,他多次主持两委班子开会到深夜筹谋方案,他亲自带队踏勘选择路线,他为争取资金几十次上百次在上级相关部门之间奔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资金来了,桥通了,路通了。
  当大家还沉浸在无比的喜庆中,李书记又开始了新的谋化,他要带领大家富起来!
  李成从小生长在这里,看到家乡父老迫切要求致富的目光,他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他知道,白鸭垴村虽然土地资源贫乏,但背靠清江,有很好的水源优势,于是他决定发展养殖业,利用本村优势,带动群众致富。为了不让群众受损失,李成决定自己带头先干,干好了再教大伙干。2003年4月,李成投入3万多元建网箱、买鱼苗,开始带头搞起了养殖业。为了掌握养殖鱼类的技术,他奔波于各个技术部门之间,请技术人员来指导,他还从书本,网络了解市场信息,学习管理、防疫等方面的知识。科学管理终有回报,年底李成养鱼共实现现金收入4万多元,获利1万多元。在自己获得成功后,李成又无私地把自己的经验技术传授给了乡亲们,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当年就有16个农户投资48万元,发展了网箱养鱼82口,白鸭垴村从一个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贫困村立即变成了人均收入达到6200元的经济强村。
  面对成绩,李成书记并没有自满,他脑海里想的是如何让乡亲们的鱼卖得更顺利,如何让各家各户的橘子不烂在家里,如何让乡亲们只管生产,没有后顾之忧,于是,他又牵头筹集资金50余万元成立顺达物流责任有限公司。
  1996年李成当选为宜都市人大代表,2006年又当选宜昌市人大代表,他把人大代表当作荣誉,更是当作一项神圣的责任,他充分利用宪法和法律赋于的权力,认真履行两级人大代表的职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敬言献策,做好党和ZF联系人民的纽带和桥梁,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始终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参与者,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作为自己的责任,当好白鸭垴上带头人、领头雁,他充分发挥能依法参与新农村建设各项决策的优势和作用,集中农民智慧,反映农民意愿,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由于历史的原因,白鸭垴村一带一直是柑橘大食蝇重灾区,如不及时防治,让其曲尺曼延将会使宜都几代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柑橘产业毁之一旦,李成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提交了《全面防治柑橘大食蝇,巩固柑橘产业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市委、市ZF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ZF每年投入资金200百多万元,层层组建工作专班,开展对柑橘大食蝇的防治,使柑橘大食蝇疫情很快得控制,使得宜都柑橘产业建康发展,为全市柑农避免了巨大经济损失。十多年来,李成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快整治清江环境污染的建议》、《关于加快农村堰库清淤机械化的建议》等十多篇提案都得到采纳,为全市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