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把元素分解为化合物形态
2018.12.27
所谓元素,意为不可分解,可裂变现象说明元素是可以分解的,《元素结构表》就是把相对复杂的元素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化合物形态。
分析《元素周期表》,元素的结构是有规律可循的,核外电子的分布规律就是元素结构的形成规律。
还有,原子内部结构不是质子、中子的杂乱堆积,质子、中子是以“对”的形式存在的,除了第一周期元素以外,基本以“氘”、“氚”、“氦4”三种形态存在,这就给元素结构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另外,元素序号等于核内质子数量,也等于核内质子、中子对的数量,原子量约等于质子、中子数量之和,这些都是元素结构分析的基本数据,我的《元素结构表》就是在上述条件下形成的。
第一次分析元素结构,我只是简单的计算了每一种元素“氘”、“氚”、“氦4”结构的数量,“氦4”取的最小值,每种元素只取一个“氦4”内核,似乎阿尔法射线(“氦4”射线)的出现是整个原子的崩溃。第二次分析元素结构,我采用了逐层分析的方法,取了“氦4”结构的最大值,余数为元素每层“氘”结构的数量(两个“氘”结构组成一个“氦4”结构),或者没有,或者为一,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通过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我们可以发现“氦4”、“氖”、“镍”、“钯”、“钕”、“铂”、“铀”和110号元素是所有相对高端元素的周期性内核,其他相对高端元素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为人工核素的制备和未知元素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即使我们还没有能力分割原子,也可以分析元素结构,只不过同位素的存在带来了复杂性,需要逐一分析各种可能,选择相对合理的结构。
在现实生活中,元素的数量有限,化合物的数量无限,每种化合物都有特定的形态和物理化学属性,与元素并无不同,只不过元素是封闭在核内的化合物,化合物是元素的另类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