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金融危机拖累全球经济急剧下滑
路透8日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发布了几年来最为悲观的经济预估,称随着美国以及欧洲经济要么已经陷入衰退,要么正处在衰退边缘,全球经济预计将进入急剧下滑的阶段。IMF表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将对经济造成沉重拖累,因投资者深陷信心危机,亦饱受信贷紧缩困扰。IMF在其世界经济展望中称:“金融市场遭遇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目前正迈入一个急剧下滑的阶段。”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周三联合全球其他央行调降指标利率,将美国指标联邦基金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同时降息的还有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与瑞典央行;中国亦参与了此次行动,但力度要温和一些。而IMF的经济展望则是在此之前做出的。
在其半年度的世界经济展望中,IMF将其对200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估自7月时的3.9%调降至3%,并警告称复苏过程将会异常缓慢,而3%的增长率将会是七年来最低的经济增速。IMF表示,2008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9%,略低于7月时预估的4.1%。
IMF曾相信,发展中国家经济体能够大体避免受到信贷危机的波及,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想法。在最新的报告中,IMF警告称,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亦在放缓,部分经济体增速远低于趋势水平。同时,IMF还表示,美国经济濒临停滞,另外亦警告称其越来越有可能陷入衰退。IMF预估美国经济明年增速仅为0.1%,而其经济的短期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近期政府针对不断扩散的信贷危机所出台的一系列举措效果如何;IMF表示,欧元区2008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1.3%,2009年则进一步降至0.2%;由于出口走疲,亚洲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速亦将放缓,但坚实的民间消费应能继续对两国经济构成支撑,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9.7%,明年预计为9.3%,IMF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将持续到2009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日发表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但增幅仍有望分别达到9.7%和9.3%,在主要经济体中首屈一指。报告说,受出口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中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受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推动,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活力。报告认为,由于发达经济体需求下降以及地区金融市场动荡,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今明两年该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8.4%和7.7%,均低于去年10%的增幅。其中,印度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7.9%和6.9%,也低于去年9.3%的增幅。报告指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决策者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应对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增长减速,同时也不能对通胀风险掉以轻心。报告还强调,相对于越来越严重的经济下行风险,通胀风险因油价和粮价的回调已有所降低,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应做出相应调整。报告说,受严峻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为此,IMF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9%和3%,为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
国内金融形势分析: 中国完全有信心战胜当前的困难和挑战:路透10日消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与各国的协调配合,共同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促进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王岐山在会见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时称,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相应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他表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国内市场空间和经济发展潜力大,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当前的困难和挑战。王岐山指出,当前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势头很好,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互为重要贸易、投资、技术合作伙伴,进一步发展中德经贸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中金预测中国未来两年房价跌幅高达20%: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金)称,中国房地产将出现明显回落,预计未来两年全国平均房价将下跌15%-20%,房地产投资增速亦会大幅下滑。在没有政策调整的情况下,该行已调低2009年GDP增长预测至7.3%。该行对中国2008年的GDP增长预测为10%,2009年放缓至7.3%;预测今、明两年通货膨胀分别为6.5%和2%-3%。中金首席经济师哈继铭在“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回顾和展望中”指出,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改革,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的今天,中国的改革回到了新起点。该行的分析显示,未来经济增长将依赖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模式的转变。为达此目的,更为深刻的改革是先决条件,包括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社会保障和医疗、土地、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等。他指出,中国经济于2008年面临的困难是通货膨胀和外需走弱拖累出口。而进入2008年后期和2009年,通货膨胀见顶回落,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将使出口增速继续下滑,且经济增长的另一主要动力--房地产将出现明显回落。因而调低对GDP和通胀的预测。从历史看,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的数次周期性下滑过程中,经济增速至少连续3年下降。本次周期2007年见顶,2010年前难以见底。
商品价格下跌为主要央行继续降息提供空间: 大宗商品价格8日跌至逾一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全球经济正面临滑坡。原油价格跌至每桶86.05美元,为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作为贱金属价格走势的代表,铜价跌至每吨5250美元,创下自2006年3月以来的新低;包括锌、镍、铝在内的其他贱金属也跌至3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石油价格的下跌,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中引发了减产讨论。阿尔及利亚国家新闻通讯社表示,该组织可能会在下个月召集一次紧急会议,比原定于12月下旬的会议有所提前,旨在讨论油价的下跌。玉米和小麦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也跌至一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主要央行在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时表示,部分国家的通胀压力已经开始趋缓,“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明显下滑”。近期大宗商品大幅下跌与金融恐慌有很大关系,但根源还在于全球经济下调会使商品需求萎缩的风险越来越大;当然,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将使得欧美的通胀风险减少,这也为全球主要央行今后继续调降利率提供了空间
国内资本市场前景分析:全球金融资本开始“瞄”上中国: 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资金频频上演“挪移”大戏。而作为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对于国际热钱的巨大引力显然依旧。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包括淡马锡在内的几家主权财富基金正在考虑来中国投资。尽管不少观点提醒,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必须防范境外热钱出逃。但多方资料显示,热钱仍直扑中国而来。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多家主权财富基金都在考虑投资中国的产业,“因为中国的产业合作机会太多了”。该人士透露,“同时,部分私募股权基金也正在和国内QFII机构接触,希望通过相应的渠道投资国内。我估计,到明年初QFII额度可能会突然变得很紧张。”有迹可寻的是,中国当前确实置身全球资金“大挪移”的大背景之下。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克列帕奇已经明确表示,今年俄罗斯资本净流入量可能为零。上月末的消息则是,金融危机已导致100多亿美元撤出俄罗斯。而早些时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特别指出,“欧美遭遇金融风暴侵袭,各国纷纷回抽资金之际,国际上一些没有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游资正朝着中国而来。”
证监会近期绝对暂停审核三类企业IPO
证监会严格控制新股发行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自从今年9月16日证监会发审委举行最后一次审核会议之后,至今一直没有“开张”。有券商投行人士近期表示,证监会发审委已经决定暂停审核三类企业的IPO申请,其中最主要的控制对象是城市商业银行。据透露,在今年9月举行的一次保荐代表人培训会上,发审委表示,已经暂停了城商行和农商行上市审核。与城商行一同被暂停审核的企业还有控股股东股权纠纷影响控股权、股东为有限合伙企业的两类企业。发审委表示,城商行和农商行由于涉及股东人数问题,目前财政部正在制定相关政策,故而暂停审核。这是自去年来传出城商行内部员工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之后,在城商行上市问题上又一新的限制性规定。去年以来,多家国内城商行在A股上市,但诸多问题随之而来。尤其是某银行上市后被曝出的众多“娃娃”股东,而另一银行则全员暴富,这些问题让国家有关部门开始思考从制度上进行有效的规范。除了城商行外,控股股东股权存在冻结、质押或控股股东处于清算、涉及重大诉讼的,因上述因素对引起公司的控制权转移而影响公司控制权的,认定为不符合发行条件。与上述两类企业同时暂停审核的,还有股东方为有限合伙人的企业。据了解,由于有限合伙企业不属于法人或自然人,目前尚不能够开立证券账户,因此无法核准该类公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