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3213 2
2010-01-14
 摘 要:基于文献内容分析与展览馆视角的单项指标测评,以展览业发达的珠三角和香港区域为实证研究,分别衡量其区域影响力与竞争力,构建了珠港展览业竞争与开发潜力战略分析的四象限法图,提出了包括一个战略布局、三个核心板块、一个保障体系的“一三一”珠港展览业竞争力提升模式,为珠港展览业竞争力优化与提升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香港,展览业,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珠港展览业发展与区域综合影响力
  香港是驰名世界的“会展之都”,展览业在该地区发展迅速,每年在香港举办的大型展会超过900个,是香港服务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的“朝阳产业”部门。据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最新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展览业共为香港经济带来264亿港元,约占香港生产总值的1.8%,政府税收收入达9.7亿港元,为该地区提供了约58500个全职岗位。珠三角是中国南部会展的集中地,中国南部展览业的领头羊,无论展览的数量、展览使用面积及名牌大展的规模和影响,都在全国名列前茅。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的广交会,历经40多年的发展,现每届出口成交额超过150亿美元,客商超过12万人,是全国展出规模最大、莅会客商最多、国际化程度最高、参展效果最好的展会(刘宏伟,2003)。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订与实施,以及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经济区的建设为珠港展览业合作提供了历史性契机。香港、珠三角这条南中国黄金经济走廊,正在逐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展览带。
  珠港展览业的区域综合影响力,对发挥珠港区域展览业的整体优势,提升其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文献内容分析是考察区域综合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并有利于进一步核准其竞争力,达到互证效果。内容分析法是基于定性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界于定量与定性研究之间,能够找到纯定性、纯定量方法难以达到的研究思路与效果(马文峰,2004)。本文选择与展览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媒体数据库,对其所收录的所有与珠港展览业有关的媒体报道、行业评论等文献材料进行内容分析,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结合定量模型对珠港展览业的区域综合影响力做出分析与推论。
  对珠港展览业某一时间段t的报道文本篇数Nr和字数Wr为衡量因子,衡量其在该时间段的综合影响力。其计算公式为(戴光全,2005):
  Iiit=(Nrt/Nra+Wrt/Wra)/2    (1)
  注:Iiit为任一时间段t的综合影响力,Nrt为t时段各城市的报道篇数,Nra为t时段的全部报道篇数,Wrt为t时段各城市的报道字数,Wra为t时段的全部报道字数。
  对“中国资讯行经济新闻库和中国资讯行商业报告库”所收录的所有媒体报道、行业评论和研究文献等文章进行统计,以“展览业”为检索词,以1993~2008年为检索时间段进行检索,剔除重复报道文章,得到有关展览业报道文本篇数和字数(表1)。

  在上述查询结果中进一步检索“珠三角和香港各市”的文本篇数和字数,运用公式(1),分别计算珠港各市展览业的综合影响力指数Iiit(表2)。

  根据表2,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珠港展览业区域综合影响力在两大数据库具有较为一致的相似性,绝大多数城市的综合影响力排名无变化,个别城市在区域内部变动,因此,通过这两大数据库反映其影响力具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第二,测算结果显示,香港、广州和深圳这三个城市的展览业综合影响力具有极大的领先优势,珠海和东莞次之,中山、佛山、江门、惠州和肇庆最弱。具体而言,在两大数据库中,香港展览业综合影响力分占整个粤东的51.10%与46.73%,香港、广州和深圳三个城市的展览业综合影响力之和占据整个区域的84%以上,其综合影响力领先优势极为明显;珠海和东莞展览业综合影响力分居第4、第5位,在报导篇数上东莞均多于珠海,而字数方面则反之;中山、佛山、江门、惠州和肇庆这五个城市有关展览业报导的篇数和字数极少且综合影响力指数差距不大;这一测算结果和各城市目前展览业发展现状及业内对展览业竞争力的评价基本是一致的。
  二、展览馆视角的珠港展览业竞争力测评
  鉴于我国展览业刚刚起步,统计资料严重缺乏,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方法不现实,因此,本文主要是采用单项指标评价法,通过选取能够表示竞争结果或具有显示性的指标,计算这些指标在不同产业或地域层次上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展览业竞争力。而展览馆是国际经贸和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显示一个城市展览业和会展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程林、涂建华,2008),受启于胡平(2008)基于展馆视角的我国会展区域竞争力差异分析一文及城市首位度理论(卢学法、申绘芳,2008),本文用“展览馆首位度”(展览馆面积)来表示城市展馆业的竞争潜力,用“展览馆效益值”(展览馆利用率)来表示城市展馆业的开发潜力,综合这两个单项评价指标来测评珠港展览业竞争力,其计算方程式(胡平,2008):
  展览馆首位度——竞争潜力:ER=EP1/EPi  (2)
  式中,ER为各市的展馆首位度,EP1为首位市的展馆面积,EPi为i市的展馆面积,ER=1即为首位展览馆市,ER越大,说明展览馆的集中性程度越高,该市的展览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越大,竞争潜力越小; ER越小,说明展览馆越分散,各个市展览馆越多,竞争潜力越大。
  展览馆效益值——开发潜力:EE=ESi/EGi (3)
  式中,EE为各市的展览馆效益值,ESi为各市的展馆面积,EGi为i市的GDP总额,展览馆效益值是单位GDP上的展览馆面积数,计量单位为“平方米/亿元”,数字越大,反映单位GDP上的展览馆面积越大,展览馆面积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越超前,展览馆开发程度越高,反之越落后,越低。
  基于上述指标,研究收集了珠港10城市2008年数据,运用公式(2)和公式(3),分别计算各城市的展览馆首位度和展览馆效益值(表3)。
  三、展览馆视角的珠港展览业竞争力分析
  对比区域综合影响力指数(表2)和竞争力指数(表3)结果,发现两种测评结果具有较为一致的相似性,差异少许城市均属类型等级内部变动。基于珠港展览业竞争与开发潜力指数测评结果,以ER和 EE的中位数为分界限,即ER≤3.22为竞争潜力大,反之则小,EE≥46.86为开发潜力小,反之则大,开发潜力为横轴,竞争潜力为纵轴,构建珠港展览业竞争与开发潜力战略分析的四象限法图(图1),将珠港lo城市展览馆竞争力划分为竞争潜力大——开发潜力大、竞争潜力大——开发潜力小、竞争潜力小——开发潜力大、竞争潜力小——开发潜力小四种类型。

  (一)竞争潜力大——开发潜力大
  这一类型的城市包括香港和深圳二个城市,香港的展览馆首位度为1.03,仅次于广州,展览馆效益值为38.92,位居第4;深圳的展览馆首位度为3.22,展览馆效益值为23.79,排名分居第5、第3位。虽然香港展览馆面积达到582702平方米,但与其巨大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明显发现其展览馆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展览馆面积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甚至有一些展览馆已超负荷运转。国际上认为,一个场馆的出租率达到50%就是相当高的了,香港目前展览馆出租率普遍超过50%,据《财经热点》报导,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出租率接近100%,每年举办各类活动2000多次,每平方米每年接待约100人,这在国际上实属罕见(李悦,2005);另有《粤港信息报》报导,香港会展场地不足,租金比内地贵3倍,短期难摆脱“租贵、地不足”的困局。因此,香港展览业向内地尤其是地缘毗邻的珠三角地区开拓市场是尤为必要的。深圳的展览馆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展览馆只有深圳会议展览中心一个,2004年以来全年举办展会100多个,其中70-80个展览在深圳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朱琪琪,2008),其展览馆已出现过度使用状况,展览业无论从展览馆数量亦或面积都未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政府部门已意识到展览馆供远小于求,2007年9月17日,深圳市贸工局召开《深圳市会展业“十一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到2010年,深圳展览总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拟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二)竞争潜力大——开发潜力小
  这一类型的城市包括广州、珠海和东莞三个城市。广州的展览馆首位度为1.00,展览馆效益值为72.81,排名分居第1、第8位;珠海的展览馆首位度为1.05,展览馆效益值为576.70,排名分居第3、第10位;东莞的展览馆首位度为2.16,展览馆效益值为74.67,排名分居第4、第9位。具体而言,广州无论是在展览馆数量还是在面积上都领先于其他城市,而注重体现城市集聚优势的独特性、体现城市的龙头地位和带动作用是城市首位度内涵。目前,广州已基本形成以流花地区和琶洲地区的展览群体集聚格局,在未来的珠港展览业发展格局中,广州的展览业亦应引领、组织带动、整合、辐射珠三角周边其他城市以及承接香港展览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珠海,珠海展览馆只有3座,而展览面积却高达572120平方米,这主要是因为珠海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中心展览面积高达463120平方米,单个展览馆面积在珠港地区乃至全国独占鳌头,占了珠海展览馆总面积的80%,珠三角展览馆总面积的24%,展览馆面积之大即使在世界也属罕见,而展览馆效益值却位居末位,意味着该市展览馆供远大于求,展览馆建设过于超前,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场馆利用率上,避免再增建展览馆。东莞在展览面积上存在室外展览面积比重过高因素,如东莞最大展览馆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展览面积为190000平方米,其室外面积为90000平方米,室内外面积均等,这也是东莞展览馆效益值位居倒数第二重要原因,排除这一因素,则东莞展览面积与经济发展基本呈同步状态。
(三)竞争潜力小——开发潜力大
  这一类型的城市包括佛山、惠州和肇庆三个城市。佛山的展览馆首位度为3.27,展览馆效益值为42.23,排名分居第6、第5位;惠州和肇庆仍无展览馆,故其展览馆竞争潜力在珠港地区为最小,是区域展览业竞争力落后地区,然开发潜力则最大,由于惠州的GDP高于肇庆,且考虑城市产业格局、地理位置距离经济主轴远近程度等因素,惠州展览业开发潜力大于肇庆,位居首位。佛山作为广东省第三大城市,目前展览馆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展览馆面积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由于展览馆建设的明显滞后,许多佛山企业只好外出参展,一个像样的建材类展览花费少则20多万,多则100多万,一年下来参加数十个展览,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据保守估计,近几年来,佛山陶瓷业花在会展上的钱数以亿计,如果再加上其他行业在会展上的花费,这个金额更大,“肥水”外流十分严重(辛焕平、和丕禅,2003)。因此,这一类型的城市应该结合城市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展览馆的建设和发展,建巢迎风,展览搭台、经贸唱戏。
  (四)竞争潜力小——开发潜力小
  这一类型的城市包括中山和江门二个城市。中山的展览馆首位度为9.06,展览馆效益值为46.86,排名分居第8、第6位;江门的展览馆首位度为8.91,展览馆效益值为52.45,排名分居第7、第7位。这两个城市展览馆面积总量比较小,各自拥有1座展览馆,面积都超过50000平方米,属中型展览馆,然而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展览馆面积仍属超前。因此,这一类型的城市短期内不宜兴建大规模的展览馆,可考虑拓展展览馆分馆,适合本城市中小型展览活动的举办,重点在提高展览馆利用率。
  四、提升珠港展览业竞争力的策略
  在基于展览馆视角对珠港展览业竞争力测评基础上,深入结合区域各城市展览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内部空间经构相互作用等深层机制,本文构建了包括一个战略布局、三个核心板块、一个保障体系的“一三一”珠港展览业竞争力提升模式(图2),藉此,促进珠港展览业竞争力优化。

  (一)一个战略布局——竞争力提升基础
  珠港展览业发展战略布局指各城市应充分考虑自身在区域内的聚散功能、地位,城市产业格局及未来发展蓝图,找准优势,明确定位,强化分工,优化布局,形成空间错位、战略错位等错位竞合布局。上文的基于文献内容分析法的珠港展览业综合影响力和展览馆视角的竞争力分析均显示,珠港展览业空间格局已形成以香港为综合性首位展览城市,广州和深圳为综合性区域中心展览城市,东莞、珠海和佛山为区域节点展览城市,其余六市为区域网络展览城市的展览单核地等级圈层格局。展览馆建设要从整个区域空间格局出发,有比较清晰的主导功能定位,实现不同展览馆之间的错位布局,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规模,综合考虑实用性、交通便利性和配套设施完善性,着重提高现有展览馆的服务标准和质量。在品牌展览上,各市以强势产业或地方特色产业为导向,减少或杜绝主题雷同、内容相同的展览,重点培育、扶持已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展览企业和品牌展览,协调不同等级圈层城市的关系,形成战略错位。
  (二)三大核心板块——竞争力提升关键
  1.基础设施板块。现代展览业的发展,要求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不仅展览馆的面积要大,且先进的配套设施及服务也要适应需求变化,这是展览业竞争力提升的首要条件。目前,香港大多数展览馆配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如亚洲国际博览馆拥有10个单层地面无柱式展览馆,其中一个更是香港最大的世界级室内多用途场馆,配备高品质隔音及星级后台设施与灵活化组合式的座位系统,可容纳多达1.35万人;与香港相比,珠三角展览业的综合配套设施及服务仍有一定差距,表现为展览馆样式陈旧、设施落后,电信、银行、税务、海关、商检、保险、运输、贸易咨询等配套行业的设施和服务还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借鉴如德国、法国等展览业先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完善场馆的功能,展览馆内提供一系列诸如展览设计、广告宣传出版服务、翻译、运输、海关等“一条龙”式服务,加强周边的交通、电讯、运输、餐饮、住宿和旅游等基础设施配套。
  2.市场营销板块。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是展览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市场营销则能组织尽量多的高质量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来参加展览会。珠港地区展览业的市场营销要注重地域联合,避免和防止无序的竞争,实现“双赢”的局面,才能在国内展览市场甚至国际展览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应对珠港地区内部竞争的必然走势便是促进联合,营造共享市场。市场需求是展览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珠港地区在开拓展览业市场时,各城市应顾全大局,而非各自为政,抢夺市场,单独某个城市的促销可能会出现力不从心,即使某个城市能承受得起高成本的促销,也未必能够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应根据各自细分市场,采取多种营销手段进行联合促销,提升区域展览业竞争力。
  3.运作模式板块。目前,世界会展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的会展业运作与管理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德国和法国的政府干预模式、新加坡和日本的政策扶持模式以及美国和中国香港的市场运作模式(施昌奎,2006)。香港展览业发展过程中,半官方机构香港贸易发展局的地位和作用十分凸出,如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在建设和扩建过程中始终采取政府出地,贸发局招商,创立名牌展览,专门管理公司经营的模式。珠三角各城市展览业运作模式应结合本地特点,借鉴和发展展览经济发达国家(地区)的发展模式,发挥政府强有力推动作用,采取灵活化市场运作,尤其注重展览馆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展览馆可由政府或私人出资兴建,其经营和运作应委托中介组织或承租给有实力的展览公司。
  (三)一个保障体系——竞争力提升支持
  所谓展览业保障体系是指为展览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协会保障、政府保障等全方位的保障,这是提升珠港展览业竞争力的支持系统。
  1.人才保障。展览业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然而专业性又很强的行业,需要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展览人才才能满足珠港地区展览业蓬勃发展的要求。德国号称“展览王国”,德国的展览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展览公司,据统计,中国GDP与德国相差不大,但是中国的展览馆却是德国的3倍,德国展览业成功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硬件设施的强大,会展专业人员才是成功的法宝(慕晓萍,2008)。据了解,目前香港只有香港理工大学开设会展专业,珠三角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商学院均开设会展教育方面的专业。珠港地区面临着会展教育主体不足,专业的课程、学历和学位体系不健全,短期内还不能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所以两地应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培训人才,通过联合办学、联合招生、引进香港会展协会在粤东设立资质培训等途径加快两地展览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珠港两地机构对展览专业人才的执业资格认定应建立“互认机制”,实施展览职业上岗资格认证证书制度,形成不同级别的展览管理和展览技术人才评估机制与专业人员聘用体系,拓展两地人才交流机制。
  2.政府保障。在展览业发展中政府具有无法替代的公共服务和引导培育职能,在不同阶段,其承担和行使的职责是不一样的,对区域展览业竞争力提升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在珠港区域展览业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发挥以下职能:第一,制定珠港区域展览行业发展规划,重点包括区域展览行业发展目标、场馆建设规划、各城市展览业定位等;第二,制定有利珠港区域展览业互惠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从事展览的企业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对大型展览和场馆实行财政支持;第三,出台法律法规,珠港各市政府应加强协商,制定包括展览业的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市场秩序,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3.协会保障。要推动珠港区域展览业健康有序发展,不但需要政府的强有力支持,还应发挥行业协会特有的职能。目前会展行业协会很多,比较有影响的有UFI(国际博览会联盟)、IAEM(美国展览管理协会)、EFI(英国展览业联合会)、SACEOS(新加坡会议展览协会)和HKECOSA(香港展览会议协会)等,这些协会的职能主要包括:第一,制定行规;第二,对展览会进行资质评估;第三,信息交流和调研;第四,专业人才培训。在珠港区域内,行业协会屈指可数,仅有香港、广州、深圳和东莞成立会展行业协会,各市的会展行业协会受地方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形成有效合作。为此,有必要成立珠港区域会展行业协会,该协会在具有上述协会职能的基础上,根据珠港区域展览业发展现状,着重发挥包括监督区域内展览市场、加强理论研究和人员培训、积极反映业内意见等职能。
  参考文献:
    程林,涂建华.2008.武汉会展业的竞争力水平及发展对策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戴光全.2005.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胡平.2008.基于展馆视角的我国会展区域竞争力差异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3).
  李悦.2005.香港展览业成功的启示[J].江淮(11).
  刘宏伟.2003.中国会展经济报告2002[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卢学法,申绘芳2008杭州城市首位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浙江统计(6)。
  马文峰.2004.试析内容分析法在社科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4)。
  慕晓萍.2008.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施昌奎.2006.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辛焕平,和丕禅.2003.佛山市发展会展经济初探[J].商业研究(5).
  朱琪琪.2008.深圳会展中心的展览营销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李力 余构雄 来源:《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12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6 22:38:40
貌似刚发表在《国际经贸探索》一篇文章!拜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2:22:54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