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9-1-28 22:20:26
其实,按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点的轨迹这个定义,就意味着完全分工和不完全分工不分优劣。高老师你认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30 22:21:14
整明白了吗,高先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1 01:33: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1 01:42:11
gao7100 发表于 2019-2-1 01:33
罗老师,我觉得你对28楼的曲线解释存在问题。这个曲线图我在杨小凯发展经济学中看见过。那个图按照杨小凯 ...
你再琢磨琢磨,你是不是吃透了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你讲了那么多,根本就没有扣住问题。
那个学生提出的生产组合点,低于按比较优势分工形成的总和转换曲线,也就是分工下的PPF。
本来我根本就不用告诉他完全分工和不完全分工,只要简单地说明他所举出的点低于优势分工的PPF就可以了。
之所以提出,是因为那样更直观,用数字说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1 01:52:48
在杨小凯的新兴古典中,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三条PPF中最高的那条,即按比较优势分工的那条。
杨小凯PPF.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1 02:02:55
自给自足时,自给自足的PPF是最优的;但与按比较优势分工时的PPF比较,就是劣的。按劣势分工的PPF,就是更为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1 02:24:14
在技术一定、资源量一定时,多生产一种产品就要使得其他种类的产品减少产量。这是从资源稀缺性推出的结论。为了表达这种情况,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思维模型:PPF,即生产可能性边界。
所谓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技术一定时,使用全部有限资源可以生产出的最大产量组合点的轨迹。注意,产品不止一种,至少是两种,这样就有了产量组合的概念,而不是产量概念。
新古典(即不考虑自给自足还是分工)的PPF见下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1 02:42:24
PPF01.JPG
ppf与横纵轴包围的区域及边界上的任何点表现的都是“可能的产量组合”,而ppf右上方的开放区域中的任何点表现的都是“不可能的产量组合”。
那么,在ppf线左下方的点同线上的点的区别是什么?前者是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的产量组合,后者则是充分利用资源的产量组合。这里蕴含着如下结论:前者(左下方的点)的效率低于后者(线上的点)的效率。这是ppf的定义推出的结论,理解力好的人,就不用再说什么了。
但是,对于理解力差的人,我们需要用点直观的方法来启发之。这在下一张图中表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1 03:17:33
PPF02.JPG
点a位于ppf的左下方,其产量组合是(10,3),那么,如何直观地说明它不是一个最有效率的组合呢?
点b在ppf上,且与a等高,b的产量组合是(14,3)。比较之,a没有充分利用资源。
还可以用c点证明这个结论;还可以用d点证明之。
因为a在ppf下方,因此是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的、缺乏效率的;而在ppf上的所有点(包括e点)都是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率的。这就是结论。从上述结论可以推出:e点是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率的,而a点是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的、缺乏效率的。
要求我证明e点在效率上优于b、c、d等点,是不是属于无厘头的?是不是没有理解ppf的含义?
如果你不是经济学教师,可以原谅你。
如果你是经济学教师,那我就要问问你,你对你的专业到底用了多大气力?怎么如此地思维混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3 12:12:54
学习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4 01:14:51
eco-china 发表于 2019-2-3 12:12
学习了,谢谢!
不客气。谢谢顶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7 02:12:45
闻者足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10 16:32:59
黄钟大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2 11:41:31
开学一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8 11:59:03
开学一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14 21:45:32
绝对优势和绝对优势原理不是一回事;比较优势和比较优势原理不是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3 16:56:40
曼昆的第三章,虽然是第四章的一个缘起,但是中间缺失了许多环节,比如:内生绝对优势(内生比较优势)原理、价值域的扩展含义、科斯第二定理的引出、货币的简介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30 12:52:03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不同产量组合点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充分利用资源的产量组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1 18:26:26
常见的理解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25 03:38:40
三个人,甲无意间幸运地捡到一颗五克拉钻石,乙是专业采钻者且平均要用两年时间采到一颗五克拉钻石,丙是钻石消费者。(暂不考虑人造钻石技术)
甲几乎不费分毫智力和体力就拥有了钻石,丙向甲提出,希望他无偿转让或以极低价格转让钻石,理由是甲得到钻石没有成本或者说成本很小很小。
消费者丙的想法,就是劳动价值论者的想法:甲没有为获得钻石付出劳动或只付出了很少的劳动,因此,甲所拥有的钻石是无价值的或很小价值的。
这样理解问题对吗?显然不对。
我们看看甲怎么说。甲对丙说,我是几乎不劳动而幸运地得到了钻石,但如果我无偿或低价转让给你,你岂不成了幸运者?况且,你要成为幸运者,你可以自己试试去沙滩上碰运气,也去捡一颗钻石回来,何必向我乞讨?进一步说,你自己去采钻石,效率肯定不如专业采钻者乙,恐怕十年八年你要采不到一颗钻石。所以,你如果想要我的钻石,请你出让你八年的劳动产物给我。
甲所说的话里,就包含着很重要的交换原理:买者成本是形成交换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卖者的成本反倒不是最重要的。
当然,甲的要价,不过是个谈判技巧,丙如果消息灵通且不痴呆,自然不会同意用自己八年的劳动产物来换甲的钻石。为什么?
因为,专业采钻者乙是个关键人物。丙针对甲的要价,可以应对说:乙用两年就采到一颗钻石,他向我要价也不过三年或四年的劳动产物,因为,乙也是有竞争者的,他也不敢要过高的价格,所以,我现在不要求你无偿或低价转让钻石,但我也不接受你要我八年产物的请求,依我看,我顶多给你 我两年的产物,因为我可以以你的低成本情况,向乙施加压力,要求他以两年多一点点的价格把钻石转让给我。
最后,甲同意以获得丙 两年多一点的劳动产物转让钻石。
这还是刚刚讲的那条交易原理:买者的成本是决定交换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只不过,买者丙的成本在乙这样的人存在时,就不再是丙的生产成本,而是乙的卖价。

那么,钻石的市场交易价格一定等于市场平均成本吗?根本就不存在“一定等于”,因为,信息不对称、成本分布复杂、产品差异、竞争程度差异等等,所谓等价交换就是一片云。
劳动价值论根本就是在狡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5 15:01:25
容易产生的错误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6 12:56:43
理解比较优势原理要过的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9 02:40:02
被迫顶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3 08:57:26
看似简单,又看似复杂,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7 12:00:09
吃粽子,别忘了学习比较优势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9 02:33:59
不能理解比较优势原理,就不要进经济学的门了,搞哲学去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9 20:14:15
例子如下:

A:摘一个果子需要1个小时,抓一条鱼也是1个小时

B:摘一个果子需要1.5个小时,抓一条鱼需要3个小时
假设A与B每人工作时间都是9个小时,
假设,A人在A岛,B人在B岛,俩人互不搭界,不产生关系。

那么,A人自己如何分工才最好?B人自己如何分工才最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20 01:05:31
1993110 发表于 2019-6-19 20:14
假设,A人在A岛,B人在B岛,俩人互不搭界,不产生关系。

那么,A人自己如何分工才最好?B人自己如何 ...
笨啊你。
两人“不搭界”,就是交易费用无穷大。
自给自足好不好,自己和自己分什么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20 01:10:22
罗鹏 发表于 2019-6-20 01:05
笨啊你。
两人“不搭界”,就是交易费用无穷大。
自给自足好不好,自己和自己分什么工?
自己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做出选择:如何搞生产,才福利最大化?是将时间多用于生产果子,还是多用于生产鱼,还是怎么个做法?


以上能够解答,所谓比较优势才有可能成立。

以上不能解答,所谓比较优势就是闹着玩的,儿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20 01:13:04
1993110 发表于 2019-6-20 01:10
自己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做出选择:如何搞生产,才福利最大化?是将时间多用于生产果子,还是多 ...
你就瞎扯吧,一个孤立的人,根本就活不了两天,还比较优势呢。
不信,你一个人去荒野里去试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