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讲流动性陷阱,利率是一个必然要大于0的数,此处是求助于心理原因:流动性偏好
而在政治经济学中,银行的存在要取得平均利润,因此也有结论为利率是一个必然要大于0的数
一个诉诸于心理,一个诉诸于客观分析,但得到同样的结论。
如何对此进行相关行分析呢?哪一种论证更有说服力?更有实际意义?现实价值?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要告诉你的是两者学术地位均于日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