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阅读2小时,本月累计额阅读15小时。继续分享《华为能,我也能》最后一章《华为IPD的持续发展》。原文:在引入IPD体系前,华为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业务流程都是基于职能部门的,每个部门都认为自己的流程很重要,所以核心业务流程非常多。从1999年引入IPD产品开发流程(小IPD)开始,华为学会了从客户角度思考公司的主业务流程。
从时间顺序来讲,客户可分为三类,对应这三类客户,企业就只有三个流程,对任何行业、任何规模的企业都适用。
(1)后天的客户:是否提前考虑到未来客户的需求,并为此做好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准备。这个流程就是IPD。
(2)明天的客户:对于已经有现实需求的客户,需求是否可以迅速得到满足。这个流程是LTC(机会点到回款)。
(3)现有客户:对于已经购买产品的客户,当产品出现问题和故障时,是如何得到服务的?就是ITR。
站在企业角度,表面上IPD体系解决的是产品和技术研发问题,但当IPD体系蕴藏的思想和方法被提取出来成为整个企业的方法论时,威力被充分放大,这是华为在业务管理上成功的秘诀。
华为IPD,16年磨一剑。
思考:
(1)一个方法论,改造一个企业。一个伟大的企业,需要有一套理论的方法来支持。
(2)我们再学习一家公司的时候,不是学习他的表面,更多是学习精髓。
(3)IPD的方法论,从大处来讲,可以用于企业,从小处来讲,可以用于个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