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63 3
2010-01-16

海外华裔学者隔靴搔痒

鲁宁

                                       

搜狐 财经频道
时间:2006年05月29日16:17

   
  最近,前后有三件事情均与当下史无前例的学术腐败有关:先是数10位(五柳村按:当应为120位)海外华裔教授联名致信中国高层,对中国内地学术研究的诚信问题深表关切;再是教育部一本正经发文抑制“学术成果GDP”,并将学术腐败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挂钩,声称“要实行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接下来,上海交通大学终于低调承认“汉芯”造假的事实并公布处理意见。

  “汉芯”造假的“级别”相当于韩国“黄禹锡事件”,系国家丑闻,令13亿国人在国际社会蒙羞,周三本栏文章已有阐述,不再细表;教育部的“红头文件”是否等同于官样文章或能收多大成效,我无兴趣评价;我欣赏的是海外华裔教授呼请中国高层关注学术腐败的拳拳爱国之心。

  他们深受西方国家学术文化的长期熏陶,深谙学术之尊源于学术之真。他们在国内学术界没有既得利益,但却时不时直接承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学术腐败的羞辱和抨击。我想,假如他们的血脉里不再留有中华民族的基因,他们要么加入羞辱和抨击的队伍;要么干脆事不关己装傻。他们之所以致信中国高层,说明他们仍然深爱着自己的“母亲”。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致信当然不会只局限于表达关切。他们为中国高层开来了医治学术腐败的药方。然而,他们毕竟离开祖国多年,已不大了解包括学术界在内的中国社会体制、文化的真实生态环境,他们开出的药方只能隔靴搔痒。

  他们把西方学术界评价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行为、受理调查处置不端学术指控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整个儿打包给了自己的“母亲”。可是,他们“混沌”于中国还处在转型的“初级阶段”,域外行之有效的做法先是准不准许你引进,就是允许有条件地引进借鉴,也还有个水土不服的大难题。

  国内的学术研究机构稍有点儿模样的几乎是清一色国有的,中国的高校,尤其是学术腐败大面积滋生蔓延的高校,绝大多数也是国有的。那里面做学问的、教书的人,当他们中间的许多人纷纷感染上浮躁、抄袭、剽窃、倾轧这类“学术下三烂”时,最挂不住脸的,并非是玩弄学术尊严的学术骗子,而是供着、养着他们的那些个办所、办校的旧体制。因而,揭丑、打丑、处置丑,首先面临“为体制讳”的难题。于是人们司空见惯:凡学术腐败往往捂字当头,实在捂不住而转入调查程序就采取一个拖字……一个拖字可有学问,既为平息舆论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亦为日后“淡化处理”埋下了伏笔。

  当代中国的科研文化和教育文化至今尚未摆脱前苏联同类文化的影响。这样的文化当然要反映于科研或办学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目标设置和行为方式。撇开科研不说,当高校首先被锁定为“阵地”时,其内部的机构设置一定是衙门化的。于是,评价学术、鉴定成果之类的整套体系一定是权力主导的。当权力主导的评价体系挖空了学术尊严的清高且崇尚自由独立的内核时,学术腐败必大面积滋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不得你、由不得我、由不得所有的人。

  腐败也分等级,海外华裔教授抨击的学术腐败是其中的“高级腐败”。他们可能有所不知,学术圈内更盛行的是“亚腐败”,譬如成打的学术论文、创新专利、研究报告、攻关成果,有多少能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检验。这样的“亚腐败”犹如药监局短短几年就能批出上万种新药那般有趣和普遍。

  海外华裔教授——谢谢你们,同时也提醒你们:医治中国现有的腐败病,非标本兼治且以治本为主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套路是行不通的。

(搜狐 财经频道责任编辑:悲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6 01:02:19
呵呵,可以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07:12: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08:39:18
,最挂不住脸的,并非是玩弄学术尊严的学术骗子,而是供着、养着他们的那些个办所、办校的旧体制。因而,揭丑、打丑、处置丑,首先面临“为体制讳”的难题。于是人们司空见惯:凡学术腐败往往捂字当头,实在捂不住而转入调查程序就采取一个拖字……一个拖字可有学问,既为平息舆论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亦为日后“淡化处理”埋下了伏笔。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017665

都是被压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