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2703 18
2019-01-19
在进入新时代以来,因为内外环境的急剧变迁,企业家群体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总体来说,中国仍然为商人群体居多,而少企业家。商人和企业家既有关联,更有本质性的不同。简单地说,商人以赚钱为己任,一切以钱的多少来衡量企业的成功和自己的成就,而企业家则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离钱太近,离科学技术太远。大多数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但对科学技术不那么感兴趣。商人自古就有,但企业家更多的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经验地看,近代以来的企业家群体是资本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和整合的产物。西方的企业家改变了世界,但离开了科学技术则无从谈起。世界上很多文明都好商,但商本身不足以构成国家崛起的动力。成功的国家都实现了从“商人”到“企业家”的转型。没有这个转型,国家崛起会变得极为困难。当代中国尽管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于技术的企业家,但相对庞大的商人群体来说,这个群体的人数仍然太小。

这些年,中国人蜂拥至日本购买普通的马桶盖、电饭煲等,这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能力制造优质的马桶盖和电饭煲,而是没有工匠精神,没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品牌。这样的事情虽小,但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中国尽管是制造业大国,但对技术和技术的改进仍然处于漠视状态。中国已经远离传统的“制造业”概念,确切地说是“组装大国”。今天,很多企业深刻担忧中美技术冷战的来临,因为一旦发生技术冷战,技术进口就会变得困难,企业就必然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1-19 04:38:56

看看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很多企业最初也是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业,但可惜的是,逐渐地或者很快地,企业的使命发生了“异化”。对一些人来说,钱就成为了唯一的“使命”,而另外一些人则以和权力的关系来衡量成功。“权力崇拜”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血液,企业家更不例外。

尽管表面上看中国有“士农工商”的传统,“商人”处于社会等级的最底端,但在实际层面,“商人”和“权力”的关系一直很密切,“红顶商人”层出不穷。商人只有社会地位,没有政治地位,但一旦靠近权力,和权力拉上关系,便可“狐假虎威”,似乎自己也有了权力。再者,商人这样做也是有经济理性的,赚钱不容易,通过和权力的关系而得到“政策寻租”的机会,是最容易赚钱的方式。企业家和权力之间的这种关系在当代中国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9 04:40:51
在国际社会上,离“机会”太近,离“规则”太远。对中国的企业来说,走向国际市场实在不容易。国际市场已经被发达国家所占领,中国企业家是国际市场的“后来者”,“走出去”处处受挤压,要承受更多、更大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作更多的努力,尽量根据市场的规则来行事,以减少风险。但企业家对这个客观环境认识不清或者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把自己推向“风险地带”。
很多企业家走出国门之后,一旦看到机会,便失去了理性,什么事情都敢做。一些企业家在国内也经常是“机会主义者”,出了事情,就通过和权力、官员和政治的关联来化解风险、求得问题的解决。问题在于,如果走出国门之后依然是机会主义者,要通过什么途径来化解风险呢?国内的“权力关系”很难延伸到国外。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家走出去之后的确能够和当地ZF权力、官员和ZF建立各种关联。不过,这种关联也正是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巨大风险。一句话,对企业家来说,如果对“机会”所包含的风险评估不足甚至看不到,最终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9 04:42:59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为不同,通过长历史的全球化,已经形成了全球市场和与之相关的市场规则。这需要中国企业的智慧。但不管怎样,ZF和企业的合作原则是不变的,光是ZF或者光是企业,都不足以开拓海外市场。企业在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和ZF在国际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几乎就是一样的。尽管如此,ZF和企业如何通力合作走向国际,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不过,在所有这些要素中,企业家群体的自我认同建设最为重要。如果企业家群体不能成为一个寻求独立的群体,而继续是权力、官员和ZF的附属物,所有其他方面的变化也拯救不了企业家。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9 04:43:21
文/郑永年
来自/联合早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9 06:51:09
赞同。企业要有一贯的专精,再考虑多元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