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岁初,人们都会对新的一年抱有新的希望,希望在新年里能够过上好日子。企业也不例外,迫切希望难熬的日子赶紧过去,尽早迎来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然而,总是事与愿违,丰满的愿望和骨感的现实反差太大,当一个年份快过去的时候不少企业会惊奇地发现,年初的愿望和目标,基本都落空了。尤其,2018年对很多企业而言,就是这样的年份。
2018,一地鸡毛
共享单车集体阵亡;
无人超市无人问津;
温州制造门可罗雀;
义乌商品风光不在;
创业公司深陷泥潭;
达芙妮、富贵鸟相继倒闭,大润发、百盛退出舞台,《内涵段子》被迫叫停,《全民TV》停止运营,当年最具投资价值的“咖啡陪你”也轰然倒塌,其创始人跳楼自杀……
这还没完。据有关数据显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一落千丈,债券净发行量一落千丈,多数民营企业陷入“缺血”状态,资产负债率不断飙升,平均值已经达到56%,创下历史新高……
早在2017年,马云预言:2018年,将迎来30年来最恐怖的失业潮和倒闭潮。当时还有很多人不信,但现在看来,马云的预言毫不夸张,即将过去的2018年,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一地鸡毛。
2019年,会有好转吗?
面向2019,我想说:只要基因不改变,仍然一地鸡毛。因为,如果2018年是老基因企业的倒闭潮,那么2019年可能成为创业公司的倒闭潮。那些靠投资、靠政策、靠关系勉强生存的企业,很有可能在2019年一片一片地倒下去,惨烈程度应该不亚于2018年。
最近,我们反复强调:未来属于新基因企业。并对那些老基因企业说:基因一旦改变,命运随之改变;基因不能改变,必将噩运连连。
这不是一个概念,更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时代变革和市场变革下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老大们,如今为什么都陷入困境?归根结底是基因的老化。当市场发生突变的时候,越是规模大的企业,越难以适应变化。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资金问题,更不是人才问题,而是基因问题。
所以,这个时代,就像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到的那样: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是因为,谁的适应力强,谁就会赢得先机,甚至可以创造奇迹;“最坏”是因为,市场的变化让我们乱了方寸,不知所措,再不去变革,就会被他人“割命”。
说到这里,我想给故宫点一个大大的“赞”。故宫作为博物馆,承载着几千年的沧桑历史,不得不说是老基因单位。但是,今天的故宫变了,就在2018年他们推出的一系列活动,深受大家的喜欢,甚至他们跨界推出的口红和睡衣等产品都被人们一抢而光。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奇迹?是因为故宫的基因变了,从以前的老基因转向新基因,适应了这个时代,适应了这个市场。
那么,连故宫这样本该属于历史的博物馆都勇于改变自己的基因,适应时代的变化,你还在等什么呢?
面向2019,我坚定地认为:基因改造才是我们根本出路。在2019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能否活下去,就看是否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基因,拥抱这个时代。
决定你生死的六大变革
那么,中国企业改造基因的工程该如何进行?我提出以下六大变革,供大家参考,也衷心希望这些建议能够给企业带来一线生机,战胜2019,面向更好未来。
1
品类变革
新基因企业的第一硬实力,就是品类创新能力。谁能开创一个能够抢占顾客心智的新品类,谁就有可能改变命运。
现在的市场,比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开创新品类。首先,顾客的需求从大众转向小众,这一点可以催生无数个新品类;其次,企业的技术装备不断提升,新技术、新标准不断涌现,这一点也可以催生无数个新品类。
更重要的是,现在市场上已有的老品类,定位的机会基本没有了。代言品类的机会早就被大品牌占领,占据特性的机会也被那些跟进者抢光,聚焦业务的机会也所剩无几,而且被那些“地头蛇”们牢牢把守。所以,开创新品类,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杯装奶茶的领导者香飘飘,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的神话也成为往事。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不是定位问题,而是品类问题。
以喜茶为代表的现泡茶,对杯装茶的冲击造成了香飘飘的困境。所以,香飘飘在定位上再怎么努力,不会有本质的改变,出路只有一条:开创新品类。要站到喜茶的对立面,根据自身的优势开创一个“现泡奶茶”的新品类,才有可能重回神坛,继续绕地球。
其实,跟香飘飘相似的悲剧同样发生在其他行业里。比如说,方便面的衰退就是有力的证明。以美团为代表的外卖平台,几乎把方便面这个老品类一锅端,加速它的灭亡。这就是新品类的力量。
所以,要想打造一个新基因企业,就在品类上做文章,通过开创新品类,创造市场新机会。
2
品牌变革如果品类变革是第一硬实力,那么品牌变革就是第二硬实力。
中国企业,在品牌方面犯的最多的错误就是用一个虚弱的定位走向市场。要么定位不疼不痒,说跟没说没有两样;要么概念太大,云里雾里,根本无从理解。
比如,“活力”、“均衡”、“品质”等概念都是属于不疼不痒的定位,对品牌业绩的成长毫无帮助;而“全屋定制”、“全产业链”、“智慧地球”等概念都太大,顾客无法理解你到底在卖什么。
大家想想:顾客对你卖的东西,要么提不起兴趣,要么难以理解,怎么可能掏腰包消费你呢?这就是品牌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定位概念化。
找到定位等于找到了方向,但是找到方向并不等于成功。所以,定位需要概念化。
定位概念化,就是基于自身优势,对定位进行具体化、创意化的描述。
具体化,是指对定位用实际的事物进行可衡量或可落地的描述。比如说,乐百氏纯净水曾经推出的“27层净化”,就是对乐百氏“高品质纯净水”的可衡量性描述;南孚电池“聚能环”,就是对南孚“耐力性能好”的可落地性描述。
创意化,则是对定位做的一个富有创意、戏剧性的描述。比如,金龙鱼的“1:1:1更健康”就是这样的案例。如果金龙鱼说“我的调和油营养均衡,利于健康”,顾客肯定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它推出这么一个奇怪的概念,就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勾起人们探知的欲望。这就是创意化的贡献。
无论如何,定位必须概念化。通过更加具体化、创意化的概念来支撑定位,强化定位,才能快速进入顾客心智。
另外,定位概念化,要避免大概念和假概念。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