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91 0
2019-01-21

1、等大势,不如自己造势


通常人们说,做事要顺势而为,但是王阳明用行动告诉我们,无势可借的时候,与其等大势来临,不如自己造势。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的时候,曾经有这样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就是王阳明绕开宁王主力,攻打宁王老巢南昌。


但是手下兵力不足,强攻未必能迅速拿下,而且还要蒙受巨大损失。


这时候,有人报告王阳明,在城外有南昌军的一只千余人的伏兵。


王阳明计上心来。


他一面给攻城部队下死命令,要求不成功便成仁。


另一面派一只精锐部队伏击了这个千人小队,散播整个南昌被包围的谣言,然后故意放走了惊慌失措的残兵。


这些残兵逃入城内,消息传开,守城将士无不惊惧万分,加上正面的阳明军队悍不畏死,登时气为之夺,纷纷弃城逃跑。


凭着用计谋造出的声势,王阳明顺利攻下南昌城,一举占领了宁王老巢。



2、与其坐等恶化,不如主动出击


正德十二年,王阳明赣南剿匪,在经过周密的布置之后,王阳明在不费朝廷一兵一饷的情况下,赢得了剿匪十多年来的第一场胜利。


但是王阳明在赢下战争之后,马上给朝廷上奏折,分析了赣南匪情的严重,要求朝廷赋予他军政大权。这是明目张胆的向朝廷要权,明朝建国以来,还没有哪个臣子有这么大的胆子。


因为他清楚,这次虽然打赢了,但是赣南匪患太过严重,稍有不慎就是祸国殃民的大动乱。


与其等到后来出兵征讨,不可收拾,不如现在就把匪患扼杀。


在兵部尚书的力挺下,朝廷终于答应了这个有些犯忌讳的要求。


而王阳明总揽军政大权之后,上下官场少了掣肘,效率大大提高。仅用一年时间,就清剿了为祸数十年的匪患。


与其坐等事态恶化,不如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



3、等“绝对正确”,不如边走边改


王阳明的弟子寻求大道的时候,常另辟蹊径去读一些杂书,和圣人之道无关的书籍。王阳明却只是对他们说,将来你们自然会发现圣人之道的妙处,那时候,自然就会去看圣人之书了。所以,王阳明对弟子看杂书,鬼神志怪之类的书籍从来不加以纠正。


王阳明认为,人只有经历了错误,走回正轨的时候,心里才更通透,之前对圣人之道越隔膜,认识到错误之后,就对圣人之道越亲近。


这个世界上没有白费的功夫,哪怕是走错了路,那也是收获。


最怕的就是瞻前顾后,小心谨慎,什么也不敢做。


这样才真的失去了获得真理的机会。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无势可以造势,不要等;事情出现恶化的迹象也不要等,抓紧治理,别拖沓;事情哪怕做错了也不要紧,错误也是收获,总比不做强。


陶渊明有首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知和行有着很大的分别,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知道它的意义,不要等自己老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徒留遗憾,岂不伤悲。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勇敢去追,勇敢去尝试,你将在行动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来源:儒风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