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27 1
2019-01-26

人际交往中,有一个看似很随意但又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寒暄。彼此说一些迎合对方的话,相互恭维一下,这样既烘托了气氛,又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

对有的人来说,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做起来就显得困难的多。

比如对内向的人来说,最不喜欢的就是社交当中的寒暄和迎合。因此,在别人看来,他们总是显得有点疏远,甚至是高冷。结果是,他们和别人,尤其是不熟悉的人交往时,会造成一些尴尬或者麻烦。

那么对一个内向的人来说,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了解问题,所以,首先我们对内向这种性格要先有一个认识。

关于内向

内向和外向是心理学家荣格的首先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有内向和外向之分,区别就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


内向者的能量指向内部,他们对内心世界的兴趣更大,更喜欢安静和独处。


对他们来说,外部世界过多的刺激会是一种干扰,让他们无法沉浸在内心的世界当中,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消耗。所以,一旦参加社交活动久了,他们就会感到疲惫,就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缓一缓,恢复的精力。


所以,内向和社交恐惧并不是一回事。社交恐惧是害怕与人交往,而内向的人并不害怕,他们只是不喜欢过多的与人交往。


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总是不喜欢与人接触,必然会导致人际交往技巧上的欠缺。


所以,内向型的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不太会说话,不善于表达。


这又会导致他们在与人交往这件事上经常有一些挫败感,于是更不愿意与人交往。


虽然有这些问题和不足,但内向的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1. 内向的人更理智和自律


内向的人因为喜欢思考,所以考虑问题比较周到,遇到事情的时候会更冷静,不容易冲动。 所以,内向的人虽然话不多,但在多数情况下会显得心态平和一些。


并且内向者喜欢独处,通常他们会选择看书、画画、写作等活动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技能。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成功人士中,性格内向的人是多于外向的人的。


2. 内向的人更有深度


总的来说,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尝试不同的事情,总是显得兴趣广泛。他们随时准备着做下一件事情,想抓住生活中每一点能抓住的刺激。外部的各种刺激是外向人精力的源泉。但是,他们不会把这些刺激进行过深的内心探讨。就好像去餐馆吃饭,他们喜欢在不同的饭店品尝不同的饭菜,但是很少在一个菜品上停留过多的时间。


性格内向的人则喜欢深入地钻研问题,他们不喜欢点到为止,更喜欢把一件事了解透彻。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事情的兴趣显然要高过对人的兴趣。


所以在沟通中,他们不喜欢也不善于应付社交中的表面寒暄,认为这些闲聊毫无意义。他们喜欢进行实质的对话,深度的交流,谈论他们真正在意的话题。


他们喜欢能与人建立深度的关系,而不是泛泛地认识很多人。内向型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稳定的亲密关系,他们的朋友虽然不多,但走心的朋友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怎样才能更好的与他人交往呢?


1. 对外面的世界要抱有足够的好奇心和兴趣


内向的人往往过多的沉浸在自我头脑的世界中,觉得待在头脑的世界里更有安全感,也更纯粹(内向的人都懂得)。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现实世界才是一个人生活的真正舞台,要对外面的世界抱有足够的好奇心,这样你才有动力和意愿去探索它,去投入其中,而不是只当一个旁观者。


2. 避免完美心态


很多内向的人之所以不善表达,是因为在潜意识上认为,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有完美的表达技巧,有深刻的见解。但实际上没人能做到这点,不过他们以为只是自己做不到,所以为了避免失误就会尽量少的去表达自己,给别人造成不善表达的印象。


内向的人需要用一种平常心和放松的态度来看待沟通,看待人际交往,想说就说,而不是非得想的完美了再说。相比于表达技巧,人们更看重一个人在表达的时候是否真诚。


3. 交流感受和交流想法同样重要


其实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和别人交流自己当下的感受了。他们一方面觉得这是个人的事情,不应该和别人交谈,另一方面认为感受在交流时的价值远没有想法重要。


其实,交换各自的感受是建立更深入人际关系的关键一步,你的自我暴露会让别人觉得自己被信任,于是也会变的信任你。这就是交流感受的真正价值。


最后,不管你是外向还是内向,那都是你自己的模样,接纳自己认可自己并积极的拓展自己,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1-26 20:30:34
感恩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