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17 5
2010-01-18
汽车和小划子哪个跑得快?我们当然会毫不犹豫地说汽车跑得快。可是,如果汽车在水里呢?

一辆汽车开进了河里,半天都挪动不了一步。螃蟹看见了,就说:“都说汽车跑得快,可是事实我们都看见了,能说它跑得快吗?你们看我,一窜一跳,奔驰翱翔,比它快多了。”旁边的蚂虾们都齐声附和说:“对呀,对呀,我们不能再受欺骗了。”

世界是很复杂的,所以很难被我们搞透。拿比较事物来说,有时候要把事物放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有时候又要把事物放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比较两种饲料的效果,就要把猪分成两批,养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饲喂这两种饲料。比较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优劣,也要把国家分成两组,这些国家的科技、生产力、资源、地理条件、人口条件等必须相同,然后让这两组国家分别实行公有制和私有制。而要比较汽车和小划子哪个跑得快,就得分别让汽车和小划子分别处于它们最适宜的条件下。

都说事实胜于雄辩,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却不知道事实也有虚假的事实,实践也有虚假的实践、专向的实践,世界是复杂的。螃蟹看到的事实就是虚假的事实。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永远都不会知道陆地上的事情,永远都不会知道汽车是要在路上跑的。

公有制和私有制到底哪个好?一些经济学家好用私企和公企的效率进行比较,比较结果私企效率明显高于公企,然后他们就说私有制比公有制好。真是这样的吗?且不说他们的例子是精选出来的,不具有普遍性,就算是具有普遍性,又能证明私有制比公有制优越吗?公企适宜在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环境中,私企适宜在私有制、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就象汽车适宜在路上跑,船适宜在水上行,而改革后,整个国家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公企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象汽车在水里,从理论上来说,效率不会比私企高,那些经济学家们用那样的例子来证明私有制比公有制好不就纯粹是欺骗吗?

要比较公有制和私有制到底哪个效率高哪个效率低,做实验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各种条件都相同的国家,也无法硬让它们分别实行公有制和私有制,我们只能从理论上研究。而从理论上研究,我们必须两种制度都要研究,要科学合理,要把眼光放开,不能象螃蟹一样只拘泥于水里研究水里的事情。两种制度都要研究,研究什么呢?就是研究、比较两种制度的不同点。两种制度哪点不同?就是所有制不同。所有制不同,引起了生产关系的不同。我们要研究生产关系对效率的影响,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究竟哪个能降低效率,哪个能提高效率。

马克思是第一个研究生产关系对效率影响的人,是第一个用生产关系解释经济危机的人,而资产阶级机的经济学家们无一例外地都不喜欢提生产关系,更不用说研究生产关系对效率的影响了,这与他们代表的人的利益有关系,也不能说不与他们的智力有关系。可是蝙蝠不喜欢提太阳,太阳就不存在了吗?他们不喜欢提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不存在了吗,对效率就没有影响了吗?生产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对效率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是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现在的企业,没有自给自足的了,都和其它企业有关系。A1、A2、A3等企业的产品是B1、B2、B3等企业的原材料,B1、B2、B3等企业的产品又是C1、C2、C3等企业的原材料,C1、C2、C3等企业的产品又是D1、D2、D3等企业的原材料……最后最终产品到消费者手里,整个社会就是一条大生产线,这就是生产关系的一种。这种生产关系应该不能否认吧?

而这样的生产关系在私有制和公有制里的表现是不同的。在私有制、市场经济里,A类企业的产品要卖给B类企业,B类企业的产品要卖给C类企业,C类企业的产品要卖给D类企业……最终消费品要卖给消费者,这是买卖的关系,商品交换的关系。那么在这种生产关系下,整条大生产线的效率怎么样呢?因为私有制里,还存在着雇主对雇工的剥削这一生产关系,还存在着商品的主人之间的互相掠夺这一生产关系,所以总有贫富分化,许多穷人买不起,所以最终产品总会相对过剩。而最终产品一相对过剩,前面的D类企业就生产不下去;D类企业生产不下去,C类企业就生产不下去,就象多骨诺牌一样,一倒就是一大串,一大片,整条大生产线都得瘫痪,多数企业的效率也不可能高。而且在这种生产关系下,一个项目要论证很长时间,要谈判很长时间,企业之间会互相拆台、技术保密等,这都使整体效率降低,也使单个企业的效率降低。所以私有制下的这种生产关系,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严重降低企业的效率。

而公有制、计划经济里就完全不一样。在公有制、计划经济里,A类企业的产品是调拨给B类企业的,B类企业的产品是调拨给C类企业的,C类企业的产品是调拨给D类企业的……最终产品是分配给消费者的,这是分配关系。在这样的生产关系下,整条大生产线的效率不受消费者贫穷的影响,只要是人,只要参加劳动了,就可以分配到消费品,所以整条大生产线可以一直生产下去,直到满足所有消费者为止。消费者得到满足了,还生产干什么?这时就可以停止生产,等消费者再需要时再生产。

两相对比就可以知道,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会严重降低企业的效率,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对企业的生产没有阻碍,不会降低企业的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8 13:28:11
(接上主帖)

这正是马克思反复揭露的东西,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政客们要极力掩盖的。他们拼命掩盖生产关系对效率的影响,胡说什么经济危机是监管不力等等原因造成的,政府宁愿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也不愿意暴露私有制的生产关系的弊病,舍车保帅,就是要保护私有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3:37:08
唉,危机越来越重了,限制也越来越严了,什么都得过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15:12:09
还有所谓效率的基础都不一样,市场经济是要让剥削有效率,而根本不管劳动力消耗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制度经济学派这些所谓明析产权有效率,是建立在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他们把价值看成是计量效用的。
然而现实中价值确是计量商品货币化的劳动力的,价值增加,社会的财富(使用价值)不增加,当然对于劳动者来说会越来越累。
它们把价值混淆成使用价值,这实际上是劳动力消耗,因此得出所谓的明析产权更有效率,制度成本更低,这个产出与成本的关系,显然产出并不是真正的产出(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劳动价值论的价值)。

真正的效率,是要以最小的物质消耗获取最大化的产出,而这个应该消耗就是劳动力,而资本主义追求的就是利润,只有把劳动力最大限度的商品化,他们才赚到到钱。

显然利润与效率是没有关系的。对于计划制度来说企业是不追求利润的,而是追求收支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8 20:44:05
说的不错,不过还是老祖宗的中庸之道好啊,事无绝对,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20:26:18
有点意思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