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宣布,国务院已原则上同意推出股指期货,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工作,这一过程预计需要3个月时间。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已制定包括硬性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在内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其中股指期货的最低开户资金基本确定在50万元。股指期货联同融资融券的推出,将加大市场短期波动,长期有助于市场的健康稳定。然而,股指期货投资的门槛之高,注定其交易主体是一些投资机构或基金、保险公司,普通散户难以参与其中,对广大散户而言,这未免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嫌。
(1) 股指期货本身注定了其“两高一低”的特点,即门槛高、风险高,散户参与度低
首先,股指期货投资的门槛高。相对来来说,股指期货投资的门槛要比投资股票高很多,股票投资只要在具有委托关系的银行开户,进行新股认购就可以,也没有对投资者进行诸多的资格限定。而股指期货则不同,按照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规定,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合约乘数为每点300元人民币,假如沪深300指数的点数为5500点,一张期货合约的价值就是165万元,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保证金最低为10%,则买进一张期货合约所需要的资金为16.5万元。在实际操作中,合约占用的保证金一般不应该超过保证金账户总金额的三分之一,所以投资者还应该准备约33万元以应付资金追加,以防爆仓的要求。所以买一手合约,大约要准备的资金至少是50万元左右。同时,投资者还得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理论知识指的是股指期货方面专业知识,并且要通过特殊的理论测试;实际操作经验是指“准投资者”必须经过五个交易日的仿真演习,经过20手以上交易,才能拥有准入资格。有人感慨,按照此前发布的《股指期货自然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指标体系(暂定稿)》的要求,开户程序比出国办签证还复杂。
其次,股指期货投资风险高。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大势所趋,从全局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结束了中国“单边市场”的现状,完善了资本市场结构,但就具体的投资者来说,投资活动具有相当高的风险性,这是股指期货本身交易规则所决定的,每日无负债结算、强行平仓等制度表明投资者随时有爆仓、穿仓的可能。对于普通散户而言,或许你一次能获利颇丰,但常伴随着的却是你随时都有血本无归的可能。
中国的股指期货呼之欲出,但对国际上的一些国家来说,股指都是“玩剩下”的,诞生全球第一只股指期货产品的美国,其市场参与主体主要是一些基金与保险公司,个人参与比例不到5%,近的看韩国,他们于1996年5月才推出股指期货的一个品种——KOSPI200指数期货,除了对外资有严格的限制外,市场本身也不鼓励个人投资者过度参与市场,近几年的交易量数据显示,证券公司参与度在80%以上,个人参与比例逐年下降,现在不到10%。
(2)如何保护散户的利益?还得从市场监管着手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建议,面对股指期货及融资融券等新的衍生产品的推出,散户现在能做的就是积极关注市场动态,不鼓励在短期参与衍生产品的具体投资活动。正所谓“本钱不够,不能硬拼”,这里的“本钱”,不单指投资者的资金,还包括技术、信息等影响投资活动的关键因素。国家从提出股指期货到原则批准,时跨三年之久,除了一些大背景因素(如金融危机对股市造成的动荡),不乏对股指期货推出后的市场监管的忧虑。股指期货注定是大机构之间的博弈游戏,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参与者进行监管,尽量避免一些违规行为如内幕操纵,净化市场交易过程,才是更好地保护散户利益之举。当然,事物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建立健全股指期货交易市场监管体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才是实事求是的市场行为。在本月13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中,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就今年的监管工作重点作出部署,多项制度为股指期货保驾。
股指期货的明天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 徐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