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835 0
2019-02-12

尊敬的刘俏院长,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朋友: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刚才主持人和宣传片对我的情况作了介绍,不管是什么职务和头衔,我永远是光华的学生,而且是永远毕不了业的学生。

2018年对于做企业来讲,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正如网上的段子所说:“也许是至今最差的一年,也许是未来最好的一年。”但是我觉得2018年是对企业家精神有着巨大考验的一年。今年如此,今后也是如此,因为经济走到拐点,拐点的本质就是新技术。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带给全球的红利呈爆发式上升,虽然最近这个趋势在减缓,互联网带来的“独角兽”也在减缓。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处在产业前期,大量的投入还没有商业红利,一旦产出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将给消费者领域带来增量,将会对现有的工业体系、社会体系带来巨大的颠覆。

比如,汽车行业的话语权将来会在谁手里?是汽车制造商还是有大量用户信息的互联网公司?又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是会上路取代交通工具?还是会成为集办公、娱乐、会议的移动场所?再比如,当AI成功“上位”,能模仿人类的声音、情感、情绪动作,能感知、识别、决策,当它成为人类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一个部分,这种技术会给商业经济社会甚至宇宙带来怎样的认知革命?我们到那个时候该如何应对?

因此,产业界在恐慌等待。建立在二战之后的世界经济秩序和金融体系也正在受这种新技术革命挑战。全球经济新秩序会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发展而重新改变。美国对华为的不择手段的封锁说明这一点。我们正处在极不确定的时代,是新技术革命向产业革命落地的阶段,处在发展带来裂变的前夜。

如何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我认可周其仁老师说的话,他说企业家就是为应对不确定性而生。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家就是整合资源的主体,是推动经济转型的第一动力,为此,我们应该:

首先从新技术的跟随者逐步成为新技术的驱动者,向华为学习,在无人区探索,占据未来技术的制高点。

第二,是不断围绕个人、企业、行业、社会痛点出发,通过不断试错、探索,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第三,要么做成针尖公司、要么做成赛道公司、要么做成平台公司,总之要有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基础,用新技术、新理念,每个行业确实都可重新做一遍。

第四,是向AI一样学会深度学习。做好传统产业与新经济融合创新,这其中需要理解和智慧,而不是简单的照搬。比如说互联网的价值取向是开放共享自由传播使用,而知识产权是闭合、专享、有偿使用,回报。两者在文化层面是两点,一个是创新,一个是促进成果转化。如果这样两种文化能相向而行,会给人类带来新的精神财富,反之是阻力和困难。传统产业和新经济的融合也一定会有交集点,就是效率和质量。

总之,应对不确定、拥抱新变化,做成一个融合创新的人,是给进入2019年的企业家出的一道新题目。与其担心,不如担当——我们能答好题,交好卷。谢谢各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