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在中国春节期间(2.4-2.8),全球主要股指涨跌不一,美股冲高回落录得小幅上涨,欧日与新兴市场股指则大多出现下跌,这与此前欧盟(包含英国)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以及印度央行意外操作降息相印证,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盈利预期恶化,权益市场难以得到基本面方面的支撑,这也是过去近半年全球市场大幅动荡的主要原因,而在盈利下行的背景之下,后续整体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仍存疑。
但从美股、A股的月线来看,近两个月都走出了一段反弹行情,一方面来自于中美贸易摩擦边际缓和带来的避险情绪降温,可以解读为是此前的“超调”得到阶段性修复;而另一方面则是市场“押注”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维持乃至进一步宽松,从美日欧中四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同比增速来看,12月同比负增长确实已经出现收窄。短期来看,以上两方面因素仍未被证伪。但对于后者,目前是否已经到了全球流动性收缩进程的拐点?由于12月全球流动性收缩的暂缓主要得益于中国央行的缩表速度的明显放慢,美联储缩表仍在继续(虽然实际收缩幅度仍持续低于计划),后续我们应当关注美联储的缩表进程是否也将出现实质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