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2019-2-23 09:46:17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2-23 07:07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9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09:46:29


昨天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334小时


Discover Philosophy Through 99 Perplexing Problems

假如你在冥思苦想——我们为什么做好事?我们是否应该做好事、不做坏事?——那你就有点儿接近哲学家了。如果你想一窥世间万物的真相——只有大脑才能产生思维吗?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那你就是在探讨哲学了。还有,如果你问一些诸如“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此类的问题——很好,这又是一个你成功达到哲学家境界的证据!

这本书对许多难题、悖论和困惑所进行的反思,都是在讨论哲学。本书涉及的领域从伦理到上帝再到时空、从政治到意识再到逻辑,甚至包括情爱和小说。没错,一旦尝试系统、清晰地思考问题是什么、我们假设了什么,以及这些假设指向何处,你就是在研究哲学。

这里面的哲学,以万花筒般色彩斑斓的风格呈现,从对话到独白,从你熟悉的日常经验到奇特的思想实验,从与上帝的对谈到蝼蚁之间的争论,从轻松的闲谈到引发关注的严肃话题。

我希望所有难题都能以最轻松的方式触及你们的思维,帮你们厘清思路。

这些文章我故意写得比较短,就是为了引起你们更多的思考、更深入的发问和辩论。无论是跟自己、跟别人辩论,无论在工作、玩耍还是约会中,甚至在睡梦中,你们随时都可以提问和辩论。

“哲学”一词,源自希腊语中的“爱智慧”,是为了表述某些关于生命和宇宙(而非其他事物)的,最宏大、深刻的东西。

事实上,如今哲学家的所作所为,大大地背离了他们的被赋予的智慧。如今的哲学家,往往是在教书,靠写书和做研究项目维持生计,稍好一点儿的在指导经济。

过去的哲学家则截然不同,斯宾诺莎是个磨镜片的匠人;莱布尼茨是个图书馆管理员;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起初是东印度公司的职员,还干过兼职记者,后来当上了议员。

眼下有种观点,认为哲学仅仅是一门技术——看看市面上的哲学书就知道了。技术确实很重要,但根本而言,我们不该误以为哲学仅仅是技术专家和学者的活计。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哲学思想——从柏拉图到大卫·休谟再到维特根斯坦——都是向所有人敞开的。我希望这本书能为你们传达这一点。

这些谜题、故事和对话,涵盖了哲学思考的全部领域,从逻辑推理中的形式悖论到道德困境,所有内容都是按哲学话题归类的。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有一句名言:

“万物合谋”

——所以,书中的有些内容和难题偶尔会重复,但也是为解开不同谜题所运用的不同手段,例如:“自我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描述周围的世界”。

有些谜题出现在别处,可能会更吸引精彩。例如,纽卡姆悖论(第66节),放在第五章“论知识”里面可能更适合,但把它和宗教哲学联系起来也挺有趣的。我倾向于将这些内容交叉、混合——让读者一跃来到更精彩的章节,而不是把问题挨个儿梳理。

只需要一群话痨(哈哈,老蝉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组织起来,我们就有了哲学思考的材料。你们不需要具备数学思维、渊博的历史知识,也不用做科学调查,只要一点儿日常经验就够了。

哲学家很少直接参与具体实践,也不必跋涉过泥泞的沼泽,或者挥汗如雨地挖掘。我们更爱的是扶手椅、笔和纸(还有键盘),甚至小酌一杯——两杯也不错。

不过,哲学家确实会反思人们对于世间万物的考察,无论这些反思关乎身体、精神还是宗教,因为哲学思考本身就昭示了万物之间的联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09:49:53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2-23 07:07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2h<br>
累积阅读:42h<br>
连续打卡:19天<br>
昨天看了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书中介绍了我现阶段最需要的方法论。回顾近期的事件,重新认识和学会使用经管之家论坛,让我成为了一个新的五种;接触到李笑来的理论又让我成为了另一个物种。可能投身高波动的市场,利息纠缠更混乱,总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难免会有杂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09:51:40

昨日阅读6小时,累积阅读236小时

殷海光《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第二章  真假与对错(节选)
“我们先谈真假。譬如说吧!”吴先生指着桌子上的杯子,“一个茶杯在桌子上。请各位留意,这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只有有无可言,而无真假可言。可是,如果我们用一个语句来表示这个现象,说‘一个茶杯是在桌子上面’,这个语句是有真假可言的。依通常的说法,如果有一个茶杯是在桌子上,那么,‘一个茶杯是在桌子上面’这个语句为真;如果没有一个茶杯是在桌子上面,那么这个语句便为假了。由此可见,这样的真假,是表示经验的语句之真假。所以,这样的真假,乃是关于经验的语句之真假。一般人常把事物之有无与语句之真假混为一谈,因而混乱的错误想法层出不穷。须知在事物层面只有有无可言,而无真假可言;只有到了语言层次,才发生真假问题。可是,更多的人把经验语句的真假与逻辑推论之对错混为一谈,于是毛病更是迭出。”老教授抽一口烟,用他惯用的急转语气说,“逻辑的推论所涉及的,不是经验语句之真假问题,而是决定哪些规律可以保证推论有效的问题。”
“决定推论是否有效的条件不靠经验吗?”周文璞插嘴问。
“一点也不!”老教授加重语气说,“在施行推论时,如果靠经验不独不必有助,有时反而有害。经验,固然可以有助于学习,但却窒碍逻辑推论。我们不仅不应求助于经验,而且应须尽可能地将经验撇开。有高度抽象思考能力训练的数学家或逻辑家无不如此。”
“哎呀!这个道理我真不明白。”周文璞很着急。
“请别性急,我们慢慢来好了。”老教授又吸一口烟,“我现在请问你:如果我作这样的推论,”老教授说着,顺手拿一张纸写着:

一切杨梅是酸的
   没有香瓜是杨梅
∴ 没有香瓜是酸的

“周先生,你说这个推论对不对?”
“当然对。”周文璞不假思索。
“为什么?”
“因为香瓜都是不酸的。”
“哦!你还是没有将语句的真假和推论的对错分辨清楚。推论的对错与语句的真假是平行的,各不相干。我现在问你的不是语句的真假,而是推论的对错。上面的语句‘没有香瓜是酸的’显然是一个真的语句,当然不必问你。我问的是推论是对还是错呀!我现在将上面几句话稍微变动一下。”老教授又抄写着:

一切杨梅是酸的
  没有橘子是杨梅
∴ 没有橘子是酸的

“周文璞,我再请问你,这个推论对不对?”
“不对。”
“何以呢?”
“因为橘子有酸的,当未成熟的时候。”
“哈哈!你真有趣,我在这里讲逻辑,你在那里报告经验。”吴先生苦笑着,“请你注意,在第二个推论中,我只把在第一个推论中的‘香瓜’换成‘橘子’。其实,除此以外,第二个推论的形式与第一个推论的形式完完全全一样。然而,你为你的经验所蔽,从经验出发而作判断,结果你说第一个推论对,而第二个推论错。其实,都错了。我们兹以 X、Y、Z 各别地代表上述二个推论方式里的特殊事物或性质(此处不必在符号上加以标别),如‘杨梅’‘酸的’‘橘子’等等,那么上述二个推论形式之特殊的分别立刻消失,隐含于二者之中的纯粹形式显露出来,因而我们也就立刻可以知道二者实在是一个推论形式。”
吴先生又写着:

一切 X 是 Y
    没有 Z 是 X
∴ 没有 Z 是 Y

“我们要知道,这个推论形式根本是错的。因而,无论以什么事物或性质代入 X、Y 和 Z,整个的推论都不对。原在‘一切 X 是 Y’这一语句中没有普及的 Y 到结论‘没有 Z 是 Y’中便变成普及的了。这种潜越情形,稍有逻辑训练的人,一望而知。既一望而知,他就可以不管是何内容,只要一看推论形式就知道这个推论不对。可是,就刚才所说的例子看来,当你凭经验得知‘没有香瓜是酸的’时,你凭经验说它对。但是,稍一变动,将‘香瓜’代以‘橘子’时,你马上又说它错。殊不知二者皆错。第一个推论之为错与第二个推论之为错,完全相等:二者在同一形式上为错。这种情形,熟悉推论的规律者一望而知。由此可见,个别经验的知识不是有效推论的保证。逻辑规律才是有效推论的保证。在做逻辑训练时,除了便于了解以外,经验语句作成的例证常是一种窒碍。纯逻辑的运思,离开经验的知识愈远愈好。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不能离开图画、影像等等因素,那么他的思维能力一定非常有限。他的思想一定尚在原始状态。这是各位必须留意的地方。
“从上面的一番解析,我们不难知道,真假与对错,是各自独立的,至少在施行逻辑的推论时是如此的。所谓各自独立,是互不相倚之意。这也就是说,语句的真假,不是推论的对错之必要条件;推论的对错,也不是语句的真假之必要条件。语句的真假之必要条件,是印证、符合、互译,等等;而推论的对错之必要条件,则是纯粹的逻辑规律。语句的真假与推论的对错,既然各自独立而互不相倚,于是各行其是,各自发展,永不相交。……关于这种情形,我们再举例来说明,就比较容易了解。
“真假与对错,配列起来,共有四种可能:
一、语句真推论对;
二、语句真推论错;
三、语句假推论对;
四、语句假推论错。
“我们现在将语句作为前提,依照上列四种可能,一一检试一下:首先,我们看看如果前提真而且推论对,会发生什么结果。”老教授在纸上写着:

凡剑桥大学的学生都是喜好分析问题的
    凡三一学院的学生都是剑桥大学的学生
∴ 凡三一学院的学生都是喜好分析问题的

“可见如果前提真,而且推论对,那么结论既真且对。
“其次,如果前提真,而推论错,那么结论有时真有时假,但一定错。”吴先生又在纸上写着:

凡北平人都说国语 
  凡国语小学六年级生都说国语
∴ 凡国语小学六年级生都是北平人

“仅凭推论不知道‘凡国语小学六年级生都是北平人’这个结论之真假。因为,在实际的事实上,国语小学六年级生也许都是北平人,也许不是。这要靠观察而定。可是,在推论关系中,这个结论无疑是错的。错的理由,我们以后要从长讨论。

凡活人是有生命的
  杜鲁门是有生命的
∴ 杜鲁门是活人

“前提真、结论真,但推论错。

拿破仑的爸爸是人 
  希特拉是人
∴ 希特拉是拿破仑的爸爸

“前提真,结论显然假,同时也错。由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知,如果前提真而推论错,那结论可真可假,但一定错。”
吴先生又拿起铅笔写着:

(1)凡鸡有三足
      凡鼎是鸡
      ∴ 凡鼎有三足
(2)凡人是上帝
      恺撒是人
      ∴ 恺撒是上帝

“第一例表示推论对而前提假,结论真而且对。第二例表示前提假,推论对,结论假,但对。二例合共起来表示,如果前提假而推论对,那么结论有时真,有时假,但一定对。所以推论对时,前提即使是假的,结论一定是对的。
“第四,如果前提假而推论错,那么结论或真或假,但一定错。例子请自己举,这样各位可以得到一个机会想一想。
“从以上的解析看来,我们知道前提无论是真是假,推论错时,结论可真可假,但也一定错;推论对时,结论可真可假,但一定对。由此可见,语句的真假丝毫不影响推论的对错。同样,推论的对错,也丝毫不影响语句的真假。既然如此,足见真假与对错是不相为谋、各行其是的。明白了这些道理,各位就可以明了我在前面所说的为什么逻辑的推论不靠经验语句的真假了。
“为了使经验语句之真假与逻辑推论之对错二者之间的种种情形一目了然起见,我们最好列一个表。”老教授又在纸上画着:
“我们首先要举例说明什么叫前提,什么叫结论。”吴先生说,“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凡人是上帝’‘恺撒是人’,都是前提。‘恺撒是上帝’乃是结论。其他类推。
“字母‘T’是 True 字的第一个字母,我们用它代表‘真’;‘F’是 False的第一个字母,我们用它代表‘假’;‘V’是 Valid的第一个字母,我们用它代表‘对’;‘I ’是 Invalid 的第一个字母,我们用它代表‘错’。至于问号‘?’呢?它是用来表示‘真假不定’的情形的。我们把这些名词和记号的指谓弄清楚了,就可以学着读这个表。
“第一行表示:如果前提真,而且推论对,则结论既真且对,这是上好的情形。科学的知识,必须是既真且对的。第二行表示:如果前提真,而推论错,则结论之真假不定,但一定错。第三、四两行,各位可以依样读出,用不着我啰唆了。”
“不过,”老教授眉头一动,两眼闪出锐利的光芒,加重语气道,“在这个表中,我希望二位看出几种情形。
“a.从第一和第二两行,我们可知,前提真时,如推论对,则结论固然既真且对;可是,前提纵真而推论错,则结论不一定真,而是真假不定。可见前提真,结论不必然真,前提真并非结论真之必然的保证。一般人老以为前提真则结论亦必随之而真,这是经不起严格推敲的想法。前提真时结论是否真,还要看推论是否对而定。
“b.从第三和第四两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前提假,则结论之真假不定。所谓结论之真假不定,意思就是说,结论有时真、有时假。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前举(1)和(2)两例即可看出。既然如此,可见如前提假,则结论不必然假。一般人常以为假的结论必系从假的前提产生出来的,这也是一项经不起严格推敲的想法。
“c.从第一和第三两行,我们可以看出,前提无论是 T 或 F,即无论真或假,推论是 V 即对时,结论无论是 T 还是 F 一定也是 V 。由此可见,推论之 V 与结论之 V 有必然的关联。可见有而且只有推论之对才是结论之对的必然保证。
“d.从第二和第四两行,我们可以看出,前提有时真、有时假。但是,前提无论是真或假,推论是 I 时,结论虽属真假不定,但一定为 I。由此可见,推论之 I 与结论之 I 有必然的关联。这也就是说,无论前提是真是假,只要推论是错的,结论之真假虽不能定,但也一定错。于此,我们可以看清一点:从来不能够从错的推论得到对的结论。这也是逻辑的力量(power)之一。
“以上 a、b、c、d四条合共起来足以告诉我们:
第一,前提真时结论可真可假;前提假时结论也可真可假。可见前提之真假与结论之真假并无必然的关联。
第二,推论对时结论必对;推论错时结论必错。可见推论之对错与结论之对错有必然的关联。
合第一与第二两项,我们又可知,真假系统与对错系统各自成一系统,不相影响。这是我们研究逻辑时首先必须弄清楚的。……各位该明白了吧!”老教授说到这里,深深抽了一口烟。

殷海光

殷海光(1919年12月5日—1969年9月16日),原名殷福生,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人。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师从金岳霖先生。西南联大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并曾在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之一)任教。毕生全力致力于逻辑学的普及与倡导,被称为“系统阐述演绎逻辑的社会功能的第一人”,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之一,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著有《中国文化的展望》《自由的伦理基础》《思想与方法》《殷海光全集》等。

殷海光又是李敖、林毓生、陈鼓应等知名学者的老师,同时深深影响了包括柏杨、龙应台、董桥在内的一代文化名人,是这整整一代人最为崇敬的精神领袖和启蒙大师。

殷海光先生毕生致力于逻辑教育的普及推广,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三次修订逻辑学讲义,写成我们如今看到的这部通俗易懂的《逻辑新引》。为了使初学者有门径可寻,同时不觉得说理之枯燥,本书采用了独特的对话体裁,以吴教授和两个学生周文璞、王蕴理之间的教学对话展开逻辑讲义,不时穿插日常细节与精神交流,情节生动,语言自然。

本书由财团法人纪念殷海光先生学术基金会独家授权出版,相信这本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小册子,对数十年未曾受过正规逻辑常识教育的国人而言,仍会极有助益。

◎我们中国人说问题的时候老是缺乏逻辑,没人教逻辑,也没人敢教,因为一个人懂了逻辑太可怕了你知道吗,他就会独立思考了。
——崔永元
◎流行于一般人之间的观点,究竟有几个能经得起严密的推敲?
日常经验、风俗习惯、心理联想、情绪意象、利害关系……都在妨害我们对是非真相的判断。
有而且只有根据经验与逻辑,我们才能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09:52:19
2019.2.23
昨日阅读6.5小时,累计阅读1208小时。
《极简幸福》 [罗马尼亚]卢米尼塔·D.萨维克
“放下”之路
1.认识到我们是一个整体
人类是我们称之为宇宙的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受到时空的限制。对自我、思想和情感的体验往往会处于与整体分离的错觉里,这种错觉犹如一种牢笼,使我们局限于自己的欲望,仅对身边最亲近的人才怀有温情。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扩大同情心,拥抱所有的生命和大自然中美好的一切,从而把自己从这个牢笼中解放出来。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生活不止于眼前。
2.与自己的黑暗和解
为什么要看着弟兄眼中的木屑,却不理会自己眼中的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又怎能对弟兄说“让我除掉你眼中的木屑”呢?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你才能看得清楚,去除掉弟兄眼中的木屑。
——马太福音7:3-5(Matthew 7:3-5)
对他人的批评实则是自身的问题。
生活如同我们的镜子,折射出我们的内心世界——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事情,那些我们不知如何接受的事情,以及我们不断拒绝和隐藏的事情。
3.换位思考
你凭什么评论我的生活?我知道自己并非完美亦无法完美,但是在你指指点点之前……先确定你自己的手是干净的。
——鲍勃·马利(Bob Marley)
内心深处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渴望爱与被爱,我们都想要快乐并与我们所爱的人分享快乐。明智的人不会想着去伤害别人或让他人的生活更加艰难。
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做事情的理由。尽管乍看起来有些人可能很可怕,但是如果你深入他们的内心,抛开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举止不谈,你会看到更多。
无论是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你的老板,还是你在街上遇到的陌生人,不要冲动地对他们的言行做出反应,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象一下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为何做出他们在做的选择。看看你是否能放下享受批评,转而拥有富有同情心的态度。
4.抱着同情的态度
人们因为自己内心的斗争和痛苦而伤害他人,避免自己被动相信自己很差劲。实际上他们已经这样想了,并且正在这样做。他们并不差,只是受到了伤害,值得同情。请注意同情是一个内在的过程,是对痛苦和被他人践踏的坎坷之路的理解,而不是试图改变或修正那个人。——威尔·鲍温(Will Bow en)
人无完人。我们都有缺点,都要应对自己的内心冲突;我们都有拼命想要隐藏或治愈的伤口。尽管有时人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有毒和不健康的方式将他们的黑暗、痛苦和悲伤投射到你身上,以及他们周围的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坏人。这只说明他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方式来爱自己,不知道想让世界以怎样的方式爱自己。
给所有的人以爱,不要去批评任何人。
对每个人都要友善,包括你自己。努力去理解一切人和事。如果你不喜欢别人说的话或做的事,克制自己不要驳斥,不要给他人贴标签和严厉批评他人。
不要寻找批评的对象,应寻找自己或与你交往的人身上值得欣赏的东西。相信每个人都在他们该在的位置,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按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成长,希望每个人都过上最好的生活并祈祷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你。
第九章 放下按照别人的期望生活
一味地迎合他人的人会很快失去自我。——雷蒙德·赫尔(Raymond Hul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09:53:19
昨日阅读2小时,累积阅读65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09:54:28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78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09:55:30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2-23 07:07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1小时,总阅读78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0:02:03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18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0:04:11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37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0:12:21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9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0:16:27
昨日阅读1.5小时,累计阅读4.5小时,最近想学习下使用EXCEL的技巧,用好真是事半功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0:32:07
cxyjkys168 发表于 2019-2-23 07:12
昨日阅读1.5小时,累计阅读38小时。
1.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83533

2. 老虎证券拟登陆纳斯达克,交易代码TIGR,小米和盈透证券为重要股东。在专注于全球华人的互联网券商中,该司交易规模突破万亿元用时最短,去年末开户逾50万,三年来用户量指标几乎每年都翻倍增长。

3. 感想:第一次了解到互联网券商平台,这个比普通的股票交易平台的交易种类更加丰富,同时技术驱动的因素让这个行业前景远大。

4. 昨日阅读1小时

5. 累计阅读4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0:40:36
intends to \I have no doubt that

Just a few short day after Trump's second pick - Heather Nauert - for UN Ambassador suddenly decided against it, the President tweeted that he intends to nominate Kelly Craft to be his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Kelly has done an outstanding job representing our Nation and I have no doubt that, under her leadership, our Country will be represented at the highest level. Congratulations to Kelly and her entire family!"


每日计划清单

1.背单词1个-O
2.阅读60分钟-O
3.俯卧撑-x
4.卷腹-x
5.负重行走-X
6.手臂-X
7.肩膀-X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8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1:12:52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33小时。继续阅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与路径选择》,有些问题让人感到糊涂,一方面新闻在报道,环境变好了,金山银山也慢慢的变成了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建设也如火如荼,一方面却是重大疾病发病率好像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自然少不了环境的污染。这些重大疾病中癌症自然是最受关注的了,今天就来看看这个问题。蒋家庄的村民,第一次听说癌症这个词,是20世纪70年代。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去世,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去世,县有线广播里传来这个消息。村民们悲痛之余,私下互相打听,癌症是什么样的病,那么厉害,连国家都治不好。可见,40年前,癌症对于村民完全是很新的名词。如今,村民们因病去世的多了,而更多的病,都是在医院里查出的癌症。先是村民感觉某个部位不舒服,疼痛难忍,送去医院检查,往往都是癌症后期。后来这样的事情多了,谁家发现有人疼痛,就很自然地猜想是不是得了癌症。癌这个字里有3个口字,病从口入,癌症也多是吃出来,喝出来的,更有空气中致癌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村民们得肺癌、食道癌、肠道癌的多,就很可能与空气、水和食物污染有很大的关系。村民们常年接触农药、化肥、地膜,这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村民们告诉我说,打除草剂的时候连窗户都不敢开,气味很难闻;打农药时有时浑身红肿,洗澡都不管用;他们在田间地头焚烧地膜时,点着火走了,但空气中的二恶英致癌物却进入了大气,上百年不能降解,对于这一点,村民是不知晓的。蒋家庄的会计那里保留了村民死亡的较完整记录。过去有记录的19年中,总死亡人数为109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53人。调查中得知,农民死亡原因中,90%以上为各种疾病,其中以癌症为主。最近10年来,除了写明服毒、上吊死亡、事故外,该村农民死因多为癌症,而自然死亡的比例很小。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村庄农民平均死亡年龄65.73岁,除去自杀等意外因素,平均寿命70.63岁,其中,男性69.95, 女性70.99岁。过去20年中,中国人平均寿命中,男性为72.05,女性为75.35。与全国平均值相比,该村庄男性寿命下降了1.42岁,女性下降4.36岁。女性寿命下降超过男性,可能与农村妇女生活压力增大和替代男性从事有污染的农业劳动有关。无论哪种分析,该村农民的寿命已低于全国平均寿命平均值。女性寿命高于男性是不争的事实,但女性寿命下降高于男性,更应当引起重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1:23:58
继续学习Robbins Coulter的Management 的第二章, 了解了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3000 BC - 1776 早期的管理学
1776 - 1947 经典的管理学发展 泰勒的科学工作法
1770 - 1950 通过行为学途径研究管理 Robert Owen
1940 - 1950 定量研究管理, Deming
1960 - 现在 当代的管理学研究, Chester Barnard
1776 是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中国当时在清朝乾隆四十一年
昨天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52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1:30:50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41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1:32:29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2:29:42
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累计阅读时间40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2:53:00
昨天阅读4小时,累计阅读42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3:01:30
昨天阅读1小时,总计阅读62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3:01:58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100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3:26:35
学习2小时,累计52.5小时

TED 如何培养创造力自信心
https://open.163.com/movie/2012/1/S/V/M8SI8DI3F_M8SI8HDSV.html
人的恐惧或者丧失自信心,是可以培养或者说是治愈的。
如演讲者所说,如果想要培养创造力自信心,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你最想做的,是你认为是自己的使命。
只有我们开始着眼于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才可以打开创造力的窗户,探索出最现实也是最有创造力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4:00:18
昨日阅读0.5小时,类接阅读3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4:16:47
https://mp.weixin.qq.com/s/9zKA7ZHZww678fcPG_ywrw

百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4:30:20
两万字解密:腾讯为何把产业互联网交给他

https://mp.weixin.qq.com/s/YtRuoELnsn8hdZ_27l3N6Q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4:35:50
昨天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38个小时。

Do changes in U.S. dollar interest rates have a material impact on financial conditions elsewhere in the world? The answer is a resounding yes. When the Federal Reserve eases, the result is a dramatic increase in financial system leverage in other countries. Not only that, but the impac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domestic policy changes.

The outsized cross-border impact of U.S. monetary policy creates obvious challenges for policymakers abroad aiming to maintain financial stability. Governments in the countries most affected have few options to limit the risks created by cyclical changes in dollar interest rates. The available mix of prudential measures includes more stringent capital requirements, limits on foreign currency liabilities, and restrictions on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The alternative of trying to counter U.S. monetary stimulus through higher policy interest rates abroad may backfire.

Why does U.S. policy have such an outsized external impact? Part of the answer lies in the role of the dollar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First, roughly 40 percent of all trade is invoiced in dollars. Since the United States accounts for roughly 10 percent of world trade, this means that roughly 30 percent of world trade involves non-American entities pricing their products in dollars. The dollar’s role as the primary invoicing currency leads firms—both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to maintain a significant quantity of U.S. dollar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n their balance sheets.

Put differently, dollar dominance gives rise to (and is reinforced by) a large “Global Dollar system”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see our earlier post). The BIS reports that U.S. dollar liabilities of non-U.S. banks are on the order of $15 trillion. Foreign exchange swaps lead to additional U.S. dollar exposures that suggest doubling this already large number. And, the U.S. Treasury reports that foreigners hold more than $6 trillion of U.S. Treasury securities. To put these numbers into perspective, total assets of U.S.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are currently $17 trillion. In other words, the U.S. dollar financial system outside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larger than the American banking syste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4:44:22
昨天阅读5小时,累计阅读5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5:09:30
今天阅读1小时,持续每天阅读累计13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3 15:23:25
昨日读0.5小时  累计17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