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2019-2-25 19:28:07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1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19:34:25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16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19:35:00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19:40:38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理解42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19:41:38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349小时。
昨天继续学习了经济学中福利经济学中的行为经济学的思维,以色列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 a n i e l  K a h n e m a n)研究视觉感知的心理学,随后又转向经济学。他的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发现当人们接受一份工作或者购买一杯咖啡时,一道心理的浓雾会令他们没有办法有逻辑地理解事情。经济学家一直相信人是理性的,人们会在展开行动前精确地权衡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用了几十年观察人类在事实生活中的决策,并帮助创建了行为经济学。人以不同的方式权衡收获和损失,理性来讲,收获50美元正好可以抵消损失50美元。但是比起收获,人们看起来都更讨厌损失。一间屋子看起来是更亮还是更暗,要看屋外的亮度一样,结果看起来是更好还是更糟要看你的基准点(reference point)在哪里。通过对某件事物在和基准点的对比中进行描述或“框定”(framed),人们的决定可以仅因此受到影响。基准点让人们无法单纯以金钱的得失为基础理性地做出决策。如果一台笔记本计算机以1000美元的价格进行促销,看起来也不过如此;同一台电脑如果是从1500美元打折到1000美元,看起来就显得很便宜。超市利用这一点,将一些商品的价格先提高,然后再大力打折。决策中另一个无逻辑的事情是人们对不确定性的判断,如果人是理性的,那么他们应该能够很好地利用他们所能获得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评估未来的可能性。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人不是这样的。些经济学家承认人类决策的无逻辑性,但还是认为这并不重要,将经济大致描述为理性的是有益的。另一方面,行为经济学家却解释主要的经济活动需要他们独特的理论。比如,行为经济学已经被用来解释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的飙升以及2000年的暴跌、企业破产和财富的消失。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将行为经济学应用到金融市场上。他说,金融市场因为乐观情绪被推高,但很快就会回落。人们决策当中的无逻辑性是股市失去控制的原因。希勒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股票市场,更像是时尚,而并非理性的经济学。人们模仿别人的穿著,某年流行大镜面的太阳镜,越多人戴这样的太阳镜,就有越多人想要加入进来。一个失控的股票市场是以股价进行表达的一场经济学时尚。经济学家有时候将市场描述为羊群——成千上万的人跟随前面的人——或者一个风中的肥皂泡,随着股价的上涨而上升。当泡沫破裂时,人们开始朝相反的方向奔跑。人们看到其他人在出售股票,于是也开始出售,很快市场就出现了恐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19:42:02
昨日阅读5小时,累计阅读46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19:51:28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理解9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19:53:23
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总阅读时间41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19:54:47
阅读一个小时,累积阅读41个小时。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7-2009 taught us many lessons about monetary policy. Most importantly, we learned that when financial systems are impaired, central banks can backstop both illiquid institutions and illiquid markets. Actively lending to solvent intermediaries against a broad range of collateral, purchasing assets other than those issued by sovereigns, and expanding their balance sheets can limit disruptions to the real economy while preserving price stability. We also learned that nominal interest rates can be negative, at least somewhat.

But in reducing interest rates below zero―as has happened in Denmark, Hungary, Japan, Sweden, Switzerland and the Euro Area―policymakers face concerns about whether their actions will have the desired expansionary effect. At positive interest rates, when central bankers ease, they influence the real economy in part by expanding banks’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to lend. Does this bank lending channel work as well when interest rates are negative?

In normal times, interest rate reductions have two complementary effects that promote lending. First, banks’ net worth rises because their assets are longer maturity than their liabilities. Second, by driving up asset values and improving business prospects, accommodative policy improves the creditworthiness of potential borrowers. This increase in both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 for loans boosts lending and spurs real activity.

Why should there be any sort of asymmetry at zero? Banks run a spread business: they care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est rate they charge on their loans and the one they pay on their deposits, not the level of rates per se.

In practice, however, zero matters because banks are loathe to lower their deposit rates below zero. Their reluctance is apparent from the following chart, which shows the configuration of various interest rates for the euro area starting in 2000. Prior to 2008, these data exhibit what we would label as the textbook case. The interest rate banks pay their corporate depositors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what they pay households. But both of these are below the rate that the bank can obtain by depositing funds overnight at the central bank, which is less than what banks get for lending to other banks overnight. Then comes the crisis and the spread between the deposit rates and the overnight interbank lending rate disappears. And, when the ECB implements its negative interest rate policy in 2014, lowering the rate banks receive for deposits at the central bank below zero, the spread becomes negative. From an individual bank’s perspective, what used to be a profitable business of taking corporate or household customer deposits and either simply placing the proceeds at the central bank or lending it to another bank, now results in a loss.
Looking at this, one might think that a shift to negative rates would drive the whol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to reverse. That is, rather than promoting bank lending―which requires that banks attract funds―pushing the policy interest rate below zero would cause intermediaries to shrink their balance sheets in order to reduce their losses. The more negative the policy rate, the more contractionary the polic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0:59:18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38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1:30:46
1.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84098

2. 受内地股市大涨以及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向好的带动,在电商和视频板块带领下,中概股盘前大涨。

3. 感想:市场情绪大幅提振,最近市场牛得有点过。

4. 昨日阅读1小时

5.累计阅读4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2:03:34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73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2:13:59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41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2:44:26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79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2:48:58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2:52:07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368.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3:05:41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理解20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3:10:07
2月第25天
昨日阅读5小时,累计阅读906小时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推荐:《价值投资的秘密:小投资者战胜基金经理的长线方法》
        这是一本面向散户的价值投资手册,作者以极其精炼的篇幅向投资者阐述了价值投资的核心本质、机构投资者的盲区、大盘指数背后的机会,为中小投资者设计了一套相对可行的价值投资策略,可以通过在机构间博弈与市场对价值波动过度反应的过程中实现长期投资获利。
https://bbs.pinggu.org/thread-6939138-1-1.html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今天继续读:《宽客人生:从物理学家到数量金融大师》
第15章  去年之雪 (下)
      2000年9月,我被国际金融工程师协会(IAFE)选为年度金融工程师。我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接受这一奖项的实务工作者,非常荣幸地与之前的获奖者同列:罗伯特·默顿、费希尔·布莱克、马克·鲁宾斯坦、史蒂夫·罗斯、罗伯特·杰诺、约翰·考克斯、约翰·赫尔等,他们都是领域内知名的贡献者,都在做学术研究时做出了主要的贡献。我想我自己在起步稍晚的情况下能做出一点小成绩是非常幸运的。
      作为一名实务工作者,我总是在第一线参与操作。我最享受的就是研究,为交易领域一小群真正关心结果的人来开展一些以前没有人做过的初创工作。现在,在一家大公司的全公司风险管理小组里,我必须让自己适应于做一些二手研究,也就是帮助交易部门那些首先解决问题的宽客们验证他们的结果。我也是一个大型科层机构中的一员。每周我都要参加两个固定收益风险会议、一个股票风险会议、一个全公司范围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至少两个衍生品分析小组会议、一个全公司风险管理小组所有管理人员的会议。另外还有三个不同的会议,分别与三个分管股票、固定收益以及外汇和大宗商品的审计人员开会。此外,还要与全公司风险管理小组的所有副总裁们定期开会。
      这还算是好时候。到2000年年中,科技股泡沫破裂,紧接着所有股票市场出现下跌,我要跟我小组里那些看到只有有限上升空间而沮丧的年轻人们开更多的会议。到2001年年初,我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要用于鼓舞那些不满但聪明的人们。
      作为一名全公司风险管理小组里的资深员工,有一项真正的特权——你每周都有机会参加公司的中央风险管理会议,当我们听取公司业务前景汇报、讨论当前事务和战略的时候,你就能亲眼目睹公司内所有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在伊拉克被入侵前一年多,我还被邀请参加会议,听取韦斯利·克拉克(Wesley Clark)[1]给我们做伊拉克的报告。然而,我终归是个局外人,运营公司是他们的事情,而不是我的事情。我喜欢更小的世界,喜欢研究更具体和明确的问题。很快我就知道,我要继续换地方了。
      每个星期二上午,我都要在汉诺威广场(Hanover Square)10号主持一个全球电话会议,衍生品分析小组内所有的资深员工都要参加。在纽约时间早上8点钟,他们从伦敦和东京打电话进来。一个周二,正当我们坐在电话扩音器旁边审查所做的交易时,我朝窗外看了一眼,看到很多纸张从空中大把大把撒落下来。我觉得这看上去像是一个过时的为宇航员或美国球队凯旋而举行的盛大游行,但对于游行而言时间尚早。然后就有人跑进来,说一架飞机撞到世贸中心了。我们打开挂在我办公室上方墙角的电视机,看到了熊熊燃烧的塔楼,听报道说这是一次意外碰撞。接着,过了一会,我们听到了窗外“砰”的一声雷鸣般巨响,同时我们在电视里看到世贸中心另外一座塔楼也开始熊熊燃烧。很明显,我们被攻击了。
      我们在大楼外又聚集起来,远望着世贸中心两个塔楼上冒出的可怕火焰和浓烟。我想象到接下来还会有新一轮飞机会袭击更多的建筑。于是我们一群人开始出发向北走去,走的过程中非常小心,既不能太靠近毫无保护的罗斯福路,也不能太靠近目标过大的泛美大厦。当我们到达唐人街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世贸中心两座塔楼的倒塌声,也听到了对五角大楼的攻击声。到下午3点钟的时候,我到了桑娅位于上东区的学校,当时学校只允许学生在家长保护的情况下离开学校。
      下曼哈顿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就像是一个战场——纽约城市警察和带着惊恐表情、脱了形的国民警卫队成员在带着焦糊味的空气中和封锁的街道上巡逻。我每天从西区乘出租车去往被周围装满沙子的翻斗卡车围了起来的格雷西大厦(Gracie Mansion),那里有渡船沿东河(East River)驶往南大街口岸(the South Street Seaport)。在曼哈顿工作和生活是非常压抑的,我无法从担心下一场袭击的忧虑中解脱。直升飞机在夜空中巡逻。人们像钟表般在凌晨三点钟准时起床观看CNN报道。当我在乡村或郊区度周末时,能明显感觉到放松的状态——人们在那里可以感到暂时的安全。我再一次看到曼哈顿的人们精神焕发已经是“9·11”事件发生后两个月的事情了,那一天是感恩节前的星期三,当时突然之间整个城市似乎有了一点节日的气氛。
      通常来讲,我要花上几年时间才能下定决心换工作。可这次,只花了两个月的踌躇时间,我就做出了准备离开高盛的决定。我在高盛拥有过的最好的时光,就是当我和一小群交易员和宽客们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工作的时候——与皮特·弗洛伊德的交易部门一起开发布莱克-德曼-托伊模型,与伊拉杰和丹·奥罗克一起开发股票风险管理系统,开发我们的隐含树形图模型。我决定给自己放一年假,写一本书,然后返回职场,或者在学术机构或者在一家小型的投资公司找份工作。6月7日,在给我举行完告别聚会后,已经在高盛工作超过17年的我永远地回到了家中。第二天上午11点钟,我去中央公园跑步,这是一天中最好的跑步时间,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这么做了。
      一个星期以后,我在家中收到了一封以前我领导的量化策略小组的同事发来的电子邮件,他没能参加我的告别聚会。他和我曾偶尔因为软件标准问题发生过激烈冲突。像绝大多数宽客一样,他是一位外国人。“回顾往事,”他写道,“在您领导的量化策略小组工作(原文如此)是我在高盛最开心的几年。我常常懊悔没有能充分认识到能在您和您的同事身边工作(有时共同合作),是怎样的一种荣幸。随着时间流逝,我意识到我非常有幸能在您所设定的高智力标准氛围中,与一群围绕在您身边的极有天赋的人一起工作。我错过了良机,没能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去年之雪不可避免地要融化,对此无可悲伤。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新的事情。
……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今天终于迎来了A股的大涨,太久没有这样了,但愿能延续。
     作者原来是2000年9月之前唯一一个接受IAFE年度金融工程师的一线研究人员。其他都是做学术研究者。这充分说明了作者从学术转到实操的成功,这带来的满足感确定大大超出了金钱的作用。能做到这一点,实际上作者也是费尽“移山心力”。没想到作者在那样早的时期就已经担任了“鼓励师”的职责,看来这种职位的出现应该也是随着需求的迫切程度增加而产生的。高盛的员工也是需要不断被激励的。好在我们现在学会了这些:施加压力的同时还给予激励,算是巨大进步吧!
      作者眼中经历过的911。911促使作者下定决心离开高盛。下定决心离开已经为之工作了17年的高盛,有911这样的世界性大事件做为引信,好!同事的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你走后所留下的巨大空白已经被我石油到了。我怎么下定决心呢?也需要一个由头?!
      2440.9是技术底吗?今天的强势上涨意味着牛市来了吗?
      
单词挑战第3月第10天
Grit     n.勇气; 细沙,沙砾; <口>刚毅,坚韧;vt.发出轧轧声; 轧,研磨; 以沙砾覆盖(某物),撒沙砾于; 咬紧牙关;
If you grit your teeth, you press your upper and lower teeth tightly together, usually because you are angry about something.

1.背单词1个 - O
2.飞鸟式36个 - O
3.Code Practices 0.5 hr - X
4.论坛收集资料30分钟 - O
5.Cloud Zhuang45minutes - 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3:34:35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2-25 05:41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11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5 23:59:27
昨日阅读3h,累计 675.5 h
==================
《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



411. 不过卢梭后来改变了想法,认为,在规范的社会中,人应当放弃自身的自由,转向全然不同的、更为重要的共同的自由。(通过社会协定,团结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国家或主权者,而其颁布的法律就是公意的反映)国家或主权者是为其自身而存在的实体,是一个“道德人格”,一个非生物性的有机体,拥有自身的生命和意志。这就是卢梭的公意概念(作为政治整体的人民意志,也就是国家的意志)

412.  丧失个人的或“天然”的自由,却获得了全新的“文明的”自由。
卢梭主张,国家中的公民在任何时候都有权终止社会契约。公民在任何时候都有权废黜ZF官员。意味着人民随时可以革命,可以返回到无ZF状态。卢梭为革命和无ZF状态提供了哲学依据。

413. 卢梭是哲学家、小说家、作曲家。爱过许多女人,最后患上了妄想症而近乎疯狂。小说《新爱洛伊斯》(La Nouvelle Helois,1761)。《社会契约论》(The Social Contract)和教育学论著《爱弥儿》(Emile)都强烈冒犯了教会的权威。《忏悔录》(Confession)。
无论如何,很少有哲学家能够像卢梭那样,对政治哲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
Blockchain:
Blockchain validators
     Blockchain validators are used by PoS systems. A PoS system works by requiring computers that wish to participate in the network to have stake—a large number of tokens—to assist in the blockchain. Unlike PoW algorithms, computers cannot join the network and expect to have any say in consensus.

    Rather, they must buy in through token ownership. Depending on the network, the naming convention for validators might be different. Tendermint has validators, Steemit and Bitshares have witnesses, Cardano has stakeholders, and so on. A validator is a computer with a positive stake(number of tokens) that is allow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network and does so.
     Each chain has its own rules for how this works, and these will be covered more in-depth in Chapter 7 , Achieving Consensus.
Smart contracts
Some blockchains are said to have smart contracts when they are able to perform actions and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changes to the chain. These will be covered in depth in Chapter 14 , Smart Contracts and Chapter 17 ,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Blockchain speed
One ongoing concern for blockchain systems is performance. Public blockchains are global systems, with their system resources shared by all the users in the world simultaneously. With such a large user base, resource constraints are a real concern and have already caused real problems. For instance, a popular game called CryptoKitties was launched on Ethereum and caused the network to become congested. Other applications became nearly unusable, as the load from CryptoKitties overwhelmed the network.





=============
昨日阅读3h
累计 675.5 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6 00:00:24
empirical *[em'pirikәl]
a. 完全跟据经验的, 经验主义的
【医】 经验主义的

adjective
1 : originating in or based on observation or experience <empirical data>
2 : relying on experience or observation alone often without due regard for system and theory
3 : capable of being verified or disproved by observation or experiment <empirical laws>
4 : of or relating to empiricis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6 00:03:49
昨日阅读2.5小时,总计79.5 小时

ch4. 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构建数据流水线过程中常用的另外一类组件,即消息队列
设计动机:解决潜在问题(1)数据生产者和消费者耦合度过高;(2)生产者和消费者数据处理速率不对等;(3)大量并发的网络连接对后端消费者不够友好。

理解Kafka的重要地位:1)消息中间件;2)消息队列(缓存生产者产生的数据,使得消费者可以重复消费历史数据。3)发布订阅系统;4)消息总线
Kafka可以被看作一个消息队列,但与ZeroMQ、RabbitMQ等不同,它不遵循AMQP(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而是在Big Data场景下设计的,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可以比较与Flume的区别)
Kafka特点:高性能、良好扩展性、数据持久性

设计架构:一个分布式消息队列,将数据分区保存,并将每个分区保存成多份以提高数据可靠性。
Producer、Broker、Consumer、ZooKeeper等有机组成。
Kafka关键技术:可控的可靠性级别(3种应答方式);数据多副本;高效持久化机制、数据传输优化(批处理与Zero-copy技术)、可控的消息传递语义。
(程序设计示例)

典型应用场景:消息队列;流式计算框架的数据源、分布式日志收集系统中的Source或Sink、Lambda Architecture中的Source
数据存储篇
ch5. 数据序列化与文件存储格式
数据序列化方案:序列化框架Thrift(同时具有序列化和RPC功能,几乎支持所有编程语言)
序列化框架Protobuf(谷歌开源的序列化框架)

    数据序列化方案:序列化框架Thrift(同时具有序列化和RPC功能,几乎支持所有编程语言)
    序列化框架Protobuf(谷歌开源的序列化框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6 07:02:52
昨日阅读2小时,累积阅读30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6 07:19:57
我能想到的 发表于 2019-2-26 07:02
昨日阅读2小时,累积阅读302小时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view&ctid=2638
请每日在最新充实计划主题帖回复参与活动,方可领取奖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6 09:39:25
昨日阅2小时,累计阅读59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27 19:08:19
总结一下,主要有四个方法。

        第一个,叫三不主义,就是说不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做预测。

        不看大盘,很简单,大盘好的时候,不好的股票也跌得一塌糊涂,还是有股票跌停板,你要光看大盘做股票,在个股上还是要栽的,另外反过来也一样,这四年熊市,其实有些股票年年创新高,给我们带来的不错的回报。我们见过很多股评家研判大盘,有谁能够经常看准的?所以看大盘没用,最终你还是要落实到个股上,这句话很少有例外,只是在指数基金比如上证50ETF这个问题上,要看大盘,在平均市盈率到多少的时候,我们应该加买,什么时候应该减仓。所以我平时除了买卖指数基金之外,选股是不看大盘的。


        不做预测。也包括不听小道消息。不做预测,准确地说是不做短期的涨跌预测,但可以做长期的发展预测,比如对中国经济或者一个行业,你大概可以说出一个长期的情况。宏观调控开始,要回避那些周期性的涨幅过大的股票。比如手机出现了,你就别买那些BB机的股票,彩色胶卷出现了,就别买黑白胶卷的股票,数码相机出来,彩色胶卷的股票,像赫赫有名的柯达、富士,就不要去碰它,这一点我们还可以预测,非典来了,旅游业、航空业受影响,我们大概都可以预测到。可是你要说,明天就一定要到1000点,年底就要到2000点,那怎么能说准?说某年某月某日要涨到多少点,都必然要犯精确的错误。精确的错误不如模糊的正确好,所以我自己不做预测。香港有个有名的波浪大师,他出的《投资通讯》你只要看几年,就会发现他一年以上的预测大概能说准个70%,一个月左右的就不准了,每天的预测那简直没法看。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凡人呢。这是第一条,投资方法的三不主义。三不主义之外,就只剩下研究公司基本面了。研究公司基本面,并不是光看会计报表。我个人体会,看报表占30%,其他70%是调查和思考,搞清楚企业的重大问题,比如核心竞争力问题、持续竞争优势问题、垄断优势问题、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问题等等。

        第二个方法,十二个字的投资策略: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

        我把巴菲特的东西像伟人语录一样研究五年了,我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里按轻重缓急,最重要是好股。好股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有核心竞争力,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中国,由于体制原因,还有明显的垄断性,有长久的生命力。利润每年增长不低于15%,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等等。另外,行业前景要好,要有卓越的品牌,要有自主定价能力,管理层要优秀,负债要低,不需要经常圈钱就能高速发展,产品要简单易懂,等等。好公司不多,我在A股市场、港股市场这么多年来感觉到,它的概率在1000个股票中能有50个算得上好公司的就不错了,如果频繁地买股,肯定就越出好股的范围,我这四年平均每年买的股票是2到3个,所以我买的有的赚了200%以上,最少的也赚了50%。就是说你一定要在好股上下工夫。这里我讲的都是最重要的东西。

        好股之外,就是好价。两者缺一不可。很多股友,除了不买好股、乱买垃圾股的误区之外,还有价格的问题。我们订机票,会打很多电话看哪个航空公司打折打得多;就算买几斤水果,也会问问价格,5块钱一斤的苹果,我们会比比质量,砍砍价格。可见我们平时买东西,是不含糊的。而我们很多人买股票,拿出全部身家、多年积蓄,可是买起来真是草率,一个电话就下单了。或者听一个朋友说:“这股票要涨了!”就买了。草率得很,而对这个股票极其重要的价位,就没去想过。其实,股市和生活一致。或者这样想,这个股票100元1股,很贵,那个股票3元1股,很便宜。从绝对价位去比较,这也是很大的误区。你到香港就会发现,130元的汇丰银行要比一毛钱的永义国际,不知道便宜多少。一毛钱的股票市盈率1000倍,或者马上就要破产,而100元一股的汇丰银行,你搁在那里,平均每年赚6%,一点问题都没有。这都是对价格的误区。我对目标公司,会仔细计算,算它哪个价位,才值得我们买进。我买的茅台酒,按现在价格除权,是15元买的,动态市盈率是10倍还不到,静态市盈率是12倍,云南白药是12元买的,同仁堂科技是5.5元买的,张裕B是6元钱买的。我自己有一个纪律,凡是超过20倍市盈率以上的,通通不买,管你什么好股不好股,管人家怎么说,为什么呢?因为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有很重要的一条,你买一个公司的股票,你要想,全世界再优秀的公司,也很难每年保持40%的增长,这样公司实在太少,它保持40%的增长,你才能用20倍的市盈率去买它,为什么?因为价值投资理论还有一条,我们最好在市场价格是内在价值一半的时候,我们买进才上算,当它的内在价值是40元,我们就要想办法在它的市场价格20元,也就是一半的时候去买它,你才有确切的获胜把握:只要它向内在价值回归,你就赚了100%了。           那么,稳定成长的定价比较简单,它要保持每年20%的增长,就在10倍市盈率的时候去买,我举个例子,同仁堂,你可以看看,从1993年到现在,平均每年净利润增长20%,那么我们就在10倍市盈率去买它,你能买到就太容易赚钱了。现在赚不到了,大盘跌到1000点,它还有25倍市盈率,那我们可以不买,可以去买别的,你可以等到像我讲到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再去买它。

     到10元,他再也不管了。几年下来,一轮熊市下来,打开帐单一看,全是垃圾股。什么原因呢?好股赚了钱都抛了,坏股不得不拿着。劣币驱逐良币,劣股驱逐良股,留下的都是很差劲的股票。赢就赢粒糖,输就输间厂。怎么行?所以,好股要一直持有。云南白药,十年涨了十倍;伊利股份,十年涨了九倍;茅台,两年涨两倍;中石油就更不用说了。由此看来,买了好公司,有了好价格,但你不能长期持有的话,最后利润也得不到保障。这十二字里面,长期持有,我认为至关重要。这个长期持有里面,还包括这样一个信念,我们选股要有这样的理念,当你不想持有这个股票15年、20年、一辈子,你根本就不要买它。你有这样的精神,才能买到好股。我买的股票,重仓股,不会再动了。我说不再动是这个意思,基本面不变化,就持有一生。因为它在一直赚钱嘛。  

       适当分散,这比较简单,再好的公司,再好的股票,也不能只买一个,像上海机场、贵州茅台这么好,也不能只买一个,要适当分散,适当分散到什么程度更好呢?我自己感觉5到10个比较好,不要太多,太多以后我们研究不过来,我每年要和董秘打很多电话,上市公司我要经常去跑,股东大会要参加,我要是买了100个股票,那我也忙不过来。所以叫适当分散。

第三个方法,先行业,后个股。

        买个股,就要买这个行业的龙头。买最好的。要买肉制品,肯定买双汇;你要买白酒,显然在茅台和五粮液里面选;要买钢铁股,就买宝钢;要买机场股,就要买吞吐量、客流量、货源最大的机场;要买红酒,就只能买长城干红和张裕;啤酒,显然是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乳业,首屈一指是伊利股份和蒙牛,就不会去选三元和新希望这样的;电子行业,中兴通讯,假如华为上市了,那也在里面,大家都要买龙头。但买龙头还不行,还要看什么行业的龙头,还要进一步选择。

      
        有些行业,确实要进入夕阳行业,我们就不要买。例如,乐凯公司,它很努力,要打造民族的胶卷品牌,可是行业处在下坡路。手表,有了手机之后低档手表销量大减。因为人家看时间瞄一下寸步不离的手机就可以了。可见,生产低档手表的公司股票别去买。高档手表有附加值,不光是看时间,还是身份的象征,高档名牌的手表厂家例外。手机刚问世的时候,是无比光辉的朝阳行业,但现在呢,大家很清楚,手机又是个夕阳行业,做手机的实在太多,它已经不赚钱了。有些行业注定不能赚大钱,举个例子,航空公司,我从来不买航空公司的股票,我给它起个名字,叫两头受气的行业,什么叫两头受气啊?它一方面成本不断上升,航空公司的成本是两个,一个是汽油,一个是大量的人工,石油永远是涨价,而人的工资,我们回想一下看看,这么多年到现在,你什么时候看到工资是下降的?每个城市的最低生活费都在提高,我们没看到下降。深圳航空是做得最好的,做得这么好,它一架飞机,也要110个人,地勤、空姐、机长为一架飞机服务,成本永远在涨,航空公司的底下这一头,成本在受气。那一头又受气了,是售价,机票老打折。纺织行业注定不能赚大钱,门槛低,产品同质化,就是说产品没差异、没品牌,赚大钱很难。

        可是有些行业,两头都受益,一边降低成本,一边提高价格。你看美国的菲力浦莫利斯公司,生产万宝路香烟的,还有上海烟草集团的中华牌香烟,熊猫牌香烟,它的烟能够不断地引进新技术,不断地降低成本,烟草加工的设备一改进,把人力开支一年年缩减,反过来,烟草价格一年年上升。中华牌香烟,1000元一条,比文革的时候涨了多少倍。当然,烟草对人有害,烟草公司社会效益不好。我主张做好人,买好股,支持好公司有益于社会。好的投资对象是中央电视台、深圳特区报这样的,又有垄断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好。没有垄断性的好公司,最为典型的是甘肃的《读者》杂志这样的:这家杂志品位高雅,劝人向善,读这种杂志有益身心健康,能改善社会风气,而且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强,完全靠着编辑的水平取得了巨大的发行量,几十年称雄市场;它的成本又低,不用记者,甚至稿费也不要太多,因为都是转载。也就是经济效益也突出。它这种办刊质量要不断提价也是可以的。可惜《读者》没有上市。前面讲的烟草公司是个例子。我们就要找这种行业,它既能不断地提价,又能够不断地降低成本,而不能买航空公司这样的,成本提高,售价降低。青岛海尔,我很佩服它,很优秀,可是它处在一个很不幸的行业,完全竞争性的。钢材、原材料都不断涨价,可是在售价上,竞争极其激烈,互相杀价,价格不断下跌,所以我从来不买家电的股票。我们一定要把行业分清楚。  

      第四条,极其苛刻的选股条件。

       我讲个故事,德国有一个青年画家,非常勤奋,平均每天要画一幅画。可是一年下来,一幅画也没卖出去。然后请教一个老画家,说我每天这么勤奋,怎么一张画都卖不掉。那个老画家就说,你能不能反过来,一年用364天去画一张画,再用一天时间去卖画,我相信你肯定能卖掉。这个例子对我研究上市公司研究股票,很有启发,我个人大概就是这样做的。就是用364天,去研究、去调查、去思考、去从生活中发现。不要去看电脑每天的报价,每天看价格从三块掉到两块,两快涨到三块,没有太大意义。用364天去看年报,去调查,去思考,用一天时间去买股票,其实我讲一天时间,一点也不夸张,我记得我这几年每年花在买股票的时间,加起来其实不到一天,因为现在买股票太方便,只要打个电话,只要在网上点几下,几分钟就完了。当然并不是指非要在某一天才可以买。是指加起来的时间。可这一点要做到,还真不容易。为什么用364天研究,只用一天时间买股票呢?因为要用极其苛刻的条件来选股。这个苛刻讲通俗点,是百里挑一,100个股票能选到一个就不错了。如果能做到千里挑一,那就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