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398 1
2010-01-21
作者: 王德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2010-01-20 21:11:40 来源:南方周末
推荐人:龙建华
(原文摘编)从1990年到2008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比重从20.2%上升到40.9%,农业收入比重从66.4%下降到38.9%,工资性收入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力量。但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两者从1985年的1.53∶1上升到2008年的2.64∶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较严重失衡。让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收入增长,才能遏制和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有三条途径:一是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业收入。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机械、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大幅上升,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的条件逐渐成熟。
二是利用劳动力市场机制提高工资性收入。消除地区和部门间的生产要素流动障碍,建立和规范统一的国内要素市场,劳动力流动将带来同质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均等化,从机制上创造农民收入持久性增长的源泉,进而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三是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仍然处在上升阶段,通过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实现充分就业,仍然有较大空间。通过培训,培育新型农民,训练大批新型的产业工人,既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熟练的劳动力供给和补充,更能提高农民工资收入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 09:31:47
呵呵,不太好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