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身边跳槽的朋友挺多,有几个向我抱怨,同职位新来的毕业生都比他的工资高,心里很是不平衡,虽然年终奖拿了挺多,工资也涨了20%,但自己勤勤恳恳在公司做了两年还是比不上新来的应届毕业生的工资高,最后无奈之下选择了跳槽拿到了自己满意的薪资。
所以为什么跳槽加薪会比内部调薪要高?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问题。
01
因为你的薪酬待遇只有在入职的那一刻才是被人力部门以市场价值评估。
之后的若干年加薪都是遵循企业内部晋升通道,如果企业加薪幅度赶不上同岗位市场薪酬回报的上涨幅度,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举例说明:
在2012年,某岗位本科应届毕业生起薪2K—3K;但到了2015年,同岗位的本科应届毕业生起薪已经涨到了5K(如果低于5K,面试通知都发不出去)。
如果2012年入职的毕业生小A合同起薪是2K,小A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每年都能拿到30%的调薪(部门上限了,少数),那么3年后,小A的薪酬是4394/月(2000*1.3*1.3*1.3),他已具备三年工作经验,同时,新入职的员工小B是应届毕业生,起薪5K。
小A不想走,部门领导也舍不得放,但部门领导能争取到的调薪上限已经是30%;小A跳槽的话作为3年熟练员工起薪8K,有管理经验还可以再上浮,这些信息对各方都是公开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但是,部门领导想将小A的薪酬从5K提升到8K将会面对千山万水甚至要高层特批,而外面招一个与小A同资历甚至不如小A的人,只要提一个招聘需求就好。
最终,小A还是走了,虽然部门领导极力挽留,但30%是越不过的坎儿,之后,小C入职了,三年工作经验,虽然能力不如小A,但起薪8K,市场价,童叟无欺,小A也成了下一家公司的小C,起薪更高。
02
内部调薪很大比例是看团队的预算。
比如调薪标准里60%,剩下40%看KPI。
在那些不直接给企业创造收益的部门(人力资源部光荣中招),员工个人的表现(KPI)几乎和年底争取到的调薪关系不大。因为无论你多努力,在老板眼里也只有平均水平(即使被你争取到加薪,也只不过再加5%)。
只有你个人能力的提升在人才市场的估值高于老板眼中你带给企业的价值时,你跳槽争取的薪水才会比你内部涨薪要高,而这几乎是必然的。
有时候团队走一个人,老板干脆不再招人,就是因为老板预计之后用市场价招来的人无法给企业创造相应的收益了,干脆不再招人节省预算。
在那些组织结构非常复杂细分的跨国大公司,因为员工跳槽导致整个团队解散/合并事情也是很多的。比如在一个工作团队中,有一些员工是负责另一个系统,因为他们的领导带下属跳槽,大老板又不舍得重新招人,整个团队被打散,员工被分散安插进其他部门。
一个领导的实力,很大程度上是在每年年底争抢预算时体现的。然并卵,争到也不一定用在你身上。
03
公司不依赖于你的价值,控制加薪力度是HR在暗示你可以跳槽啦~
很多员工认为薪资和自身价值成正比,其实不然。
你看,加薪这个事情多麻烦,还不如你走人算了。
再说跳槽,跳槽者较高的工资其实是对跳槽者所承担风险的补偿。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要跳槽的地方和现在工作一样,薪水也一样,去不去?我想绝大多数理性人会选择不去。
现在的地方是你所熟悉的环境,存在的问题是你所知晓的,因此风险较少,而且即使出现风险你也知道如何控制;而新的地方,因为你不了解,鬼知道有什么问题(比如说上司的工作风格,同事的磨合,客户的刁难等,这些都是在入职前不可能知晓的),因此风险不但是未知的,而且不可预测的,也是不可控的。如果给你一样多的薪水,你不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