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22 15:30:31
要不把房地产算入gdp 5%也到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5:35:26
马局长挺有意思,要是这样的话,汽车、手机等等都可以视为投资了,反正这些东西也不是非得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5:46:11
.............从学经济学开始就没明白过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5:46:15
虽然全世界都这样算,但没有几个国家敢把 房产当支柱产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5:47:05
benatchina 发表于 2010-1-21 16:18
话说一个当兵的,一个游泳健将和一头统计局官员三个人在沙漠里迷了路,哪一个生存几率最高?


-----当然是统计局官员了,因为它们水分最多嘛
佳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5:50:27
我认为这个事情也不能全怪马建堂,马建堂能做统计局局长这点事情他能不知道吗?他会不知道这样肯定会被人骂?他难道就不想做好落下一个好名声吗?他也是迫不得已,中央里要求的各种指标,你统计局长要是随便把住房给算作消费了,你这个局长换能坐稳吗?能取代你的人多了去,不差你一个。马建堂只是一个被人操控的受气的傀儡,幕后有人操控着,你虽然是局长但也要按我的那套来,否则甭想消停。。
这只能说明老马这人原则性不强,但话又说回来了,原则强又能怎样,你想算做消费就能算做消费了?有人会同同意你这么做吗。。
这才是真正的悲哀,换谁都得这样做,好人来了也的坏,否则你就滚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5:55:17
我没明白lz为什么愤怒。对啊,不光在统计学里居民住宅是投资品,在宏观经济学上也是这么定义的啊。这没毛病啊,而CPI是衡量一篮子消费品的指标啊,这不矛盾吧?马局长没说出错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5:56:06
很早就看到这条新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11:05
CPI按照定义确实不包含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所以说用其作为衡量一国通货膨胀的指标本来就是就是不合理的。可惜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将资产价格包含在内的有效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据说伯南克正在研究,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搞出来。
    现在大家老提CPI,提的多了,似乎就将2者等价了。我们学经济的就是要让大家明白,CPI为负不等于没有通胀。去年12月我国CPI还是负数,但现在央行已经开始收紧银根,正是这个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11:13
紧跟CPI的定义,一分不差呀,不知道他们执行政策时是否会这样按原则办事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11:42
统计局 有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11:52
zyfib 发表于 2010-1-22 01:29
在这嘎达混的到底有没有学经济的,真怀疑。CPI不包括住房?让人笑掉大牙了,看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去再来这喷吧。中国的GDP构成也是独特的,分为消费、投资、进出口,把政府支出混入这三项中,而国外的GDP分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中国统计局,搞笑。
不这样分类,消费有可能连年增长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11:54
美国也通过这样的方法掩盖了CPI的真实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16:25
房屋售价是算在投资里,而房屋租金才是CPI组成部分,这个合理,没什么好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20:41
经济学论坛居然也有人说出这样的问题,楼主和那些记者的水平看来没什么区别。
好好学习一下经济学原理——基本原理,再来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27:34
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说话!真希望能客观的反应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29:09
这种说法好象也对喔,不过觉得有些郁闷,大众消费产品不计入CPI算投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46:19
按照教材来说,购房确实不属于居民消费。

还有 cpi本来就不是很靠谱,因为它的计算中有权重,权重不同结果就不同,而权重是统计局自己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52:55
正常现象,不必愤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53:16
中国国情不同,应该酌情改变这个规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55:57
一贯如此,蛋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02:13
Joke吗。。。太赤裸裸了吧。。。。oh my god  真是不能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21:51
经济学里的确是把购房算在投资里的么。。。。。。
不过就是消费品也看不出来落价了。。。尤其是传说中的收入大幅增长不知道是咋统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23:56
哈哈,购房不要钱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25:46
统计学是反映客观现实的科学。就中国而言,统计数据既有与国际比较的用途,也有据以进行政策决策的意义。CPI可以不包括购房,当然也可以包括购房。但如果不包括购房,则需要有住房支出的统计数据,让政府在做决策时不要忘了老百姓还有住房支出这一块。如果政府忘了,统计局有责任提醒政府。同时,在CPI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不要忘了只接轨局部而不全面接轨是错误的,比如不能仅仅说武汉广州的高铁票价比德国类似的低,而要同时比较两国人民的平均收入。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同样的笔记本,我们要花5000人民币,美国人要花500美圆,我们用了1个月的收入,他们只是几天的收入。我们买齐所有的家用电器要1年的收入,美国可能只需要1月,我们1辆车要2年的收入,他们可能只要2各月。了解了这些后,再去谈国际上所谓的房价收入比才有意义。否则都是扯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28:08
很幽默啊! 9# benatchin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36:10
淡定,不要去计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55:42
呵呵,CPI里面本来就不包括购房支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57:40
人家讲的虽然无情,但是有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7:58:58
让他们“愚弄”吧!能怎么样?我们也做不了什么
也不知道在他们统计里有多少属于投资行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