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藏经阁
9835 42
2010-01-21

1. 《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煙海,但像《孙子兵法》这样享受世界,留下永久魅力的书卻恐怕不多。国外有些军事学家封《孙子兵法》推崇僃至,例如英国戰略家哈特就忍为它不僅在思想深度上超过了一向为西方稱道的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克勞塞维茨,而且其重要性隨着毁滅性核武器的发展正现得日益突出。有些企业家和商人也很懂得“活学活用”,竟直接搬用《孙子兵法》来管理工人,做生意——如同在戰场作战一样,其评化價之高有时连我们自己也感到驚讶。
《孙子兵法》十三篇祇有“五千言“(今本约6000字),但令人回味无窮。大概它也像许多古典名作一样具有一种诱惑人类想象的”朦胧美”吧?年代愈久,人们的发现也愈多愈奇。然而自歷中文獻学的角度,我们却不能把它视为没有“達诂”的放诗作,而只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即从一定的歷史背景去认识它的本来面目。
作者简介
李零,生於一九四八年,祖籍山西武鄉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九七七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舆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一九七九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徒张政烺先作周铜器研究。一九八二年华業,獲歷史学碩士学位。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三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澧西隊徒事考古发掘。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農業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上地制度史的研究。一九八五年至今任教於北京大学中文系。
李零教授长期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著有《长沙子弹库戰国楚帛书研究》、放虎歸山》、《中国方術(正)考》、《中国方術绩考》、《(孙子)(古本研究》、《吴孙子发微》、《郭店札简校讀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讀记》、《简帛文献兴学的術源流》、《花间一壶酒》等。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1 16:34:14

《武经七书》鉴赏

本书是由《武经七书》鉴赏编委会编著的,书中分别对《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孙膑兵法》这八部中国古代兵法读物的历史背景、其人其书、特色与地位、思想特色、兵学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16:34:30

兵以诈立 我读《孙子》

这本小书,重点是讲兵法中的哲学:一是兵法本身,二是兵法中的思想。为此,我在书中加进了有关的军事知识,还有思想史的讨论,内容比以前丰富,结构比以前清晰,讲法也轻松愉快。希望读者喜欢它。
《孙子兵法》在兵法类的作品中出现最早,但其闳阔深远,却迄无超越者。此书真可谓集运用之妙的大成。在以往所有的军事思想家中,只有克劳塞维茨可与之相比,但就连他,也比孙子要“过时”,显然有点古老陈旧,尽管他著书立说,比孙子晩了两千多年。孙子有更清晰的眼光,更深刻的见解,和可以垂之永久的魅力。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16:34:48

诸葛亮兵书《心书》新编译评

诸葛亮兵书《心书》新编译评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16:35:13

黃石公三略今注今譯

张良得“天书”,“天书”是黄石公所赠。这段故事在邳县流传最广,大人、小孩都会讲,可是要问起黄石公的姓名和身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姓魏名辙。始皇父亲庄襄王死后,轮到秦始皇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听不进忠臣元老的意见;魏辙便挂冠归隐,策马离开朝廷。秦始皇听说魏辙走了,想想一来自己还年轻,虽已登基,但立足未稳,身边需要人辅佐;二来魏辙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会让天下人笑话自己无容人之量。于是就带亲信人马追魏辙到骊山脚下,用好言好语千方百计挽留,魏辙决心已定,一个劲不愿回去。后来,他就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因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称他为黄石公。

  黄石公虽然隐居,但内心一直忧国忧民,就把一生的知识与理想倾注在笔墨上。按现代人的说法,他既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神学和天文地理知识也相当丰富。他著的书有《内记敌法》、《三略》三卷,《三奇法》一卷,《五垒图》一卷,《阴谋行军秘法》一卷,《黄石公记》三卷,《略注》三卷,《秘经》三卷,《兵书》三卷,《阴谋乘斗魁刚行军秘》一卷,《神光辅星秘诀》、《兵法》一卷,《三监图》一卷,《兵法统要》三卷、《备气三元经》二卷,还有《地镜八宅法》、《素书》等作品。

  书写好后,他就四处寻找合适人物,目的是委托重任,以实现他为国效力的意愿。

  一日,黄石公在圯上(圯,即桥)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书上说的纳履)方式试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书》相赠。此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义、安礼六篇。书中语言明贵,字字精当,张良爱不释手,秉烛细读,大悟大彻,心领神会,要不多天,便把一本《素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佐高祖定天下、兴汉邦,大部分运用《素书》中的知识。久而久之,这段故事越传越神,《素书》也就被后来人说成了“天书”。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16:35:41

孙子今注今译

书名:孙子今注今译
译者:魏汝霖注译
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
发行时间:1972年(民61)
型态项、页数:繁体、竖排、301页
清晰度:清晰
完整性:完整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