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2019-3-2 11:39:43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1:47:31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3-2 04:34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2小时,累计89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2:07:59
昨天阅读3小时,本月累计阅读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2:13:42
今天读了3小时,累计63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2:31:00
2019.3.2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236.5小时。
《极简幸福》 [罗马尼亚]卢米尼塔·D.萨维克


第十一章 放下控制

在我们的社会里,很多人痛苦、生病、高度紧张的原因是他们对无法控制的事情有着病态的依恋。——史提夫·马拉波利(Steve Maraboli)
既然你自己都没能成为你想要的样子,那就不要再因为别人没有如你所愿而生气。——多默·耿裨思(ThomasàKempis)
我一再想要控制我的生活,想左右人们对我的看法,以及我的男朋友对待我的态度,还有很多其他的总是试图去控制的事情。
我觉得为了让我的生活免于崩溃,为了找到爱、平和与幸福,我必须要这样做。但我越是试图去控制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越是坚持让事情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发展,我就越不快乐,我的生活似乎也变得更混乱。所以我不得不停下来。
由于我的强迫控制行为没有带来任何健康和积极的结果,我最终决定放下。放手,让自己放轻松。我决定放下控制——不再逆流而上,而是随它而去。讽刺的是,当我决定放下控制的那一刻,决定不再那么辛苦地生活,让人们喜欢我、爱我、认可我的时候,我的生活反而不再混乱,一切顺应自然发展。我去了我做梦都没想过要去的地方,遇见了我从没想过会见到的人,做了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能做到的事。
生活比我们懂得多,因为生活比我们聪明得多。尽管头脑可能会试图说服我们,我们需要控制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需要确保事情总是按照我们的期望发展,然而事实是,生活是用来过的,而不是用来控制的;别人需要你去爱,而不是控制;感觉需要自己去体验,而不是控制。放下控制,让生活来指引我们,我们将能够体验、理解和明白这一真理。
“放下”之路

1.生活会给你提供需要的一切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马太福音
2.相信你的内在智慧

每个人都有一种普遍的、智慧的生命力量。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深刻的智慧,一种内在的认知。我们可以通过直觉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奇妙来源,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告诉我们,对我们来说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真实的。——沙克蒂·高文(Shakti Gaw ain)
学习如何发展、倾听和信任这个内在的声音。学会相信自己的心,听从直觉。相信生活中有一种自然的流动,并选择与之相适应,而不是与之作对。
与其相信你所想的每一种可怕的想法,你应该选择倾听你内心的想法,相信你的感觉,而不是相信你的恐惧。要知道,如果你内心紧张而焦虑,你就脱离了真实的自我。如果你感到平静和安逸,感到爱在流动,那是因为你选择了放松自己的本性,让生活引导你,相信它会照顾好你,因为它会。
3.做好你的本分,然后后退一步

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吗?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它们,这就叫作“玄德”。——老子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农民,忠实地将你的种子撒向生命的田野,在需要的时候给它们浇水,剩下的就交给大自然吧。
让生活去做生活需要做的事。
不要强求。不要担心。不要着急。相信这个过程。相信生活的智慧,相信一切正在以该有的方式发生。
做好你的本分,然后后退一步。
让事情自然展开,而不要试图控制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让生活顺应自然,带你去它需要带你去的地方,而不是你认为它应该带你去的地方。要相信也许生活对你的安排比你计划的好。
放下固定的计划和僵化的信念,放下你认为生活应该如何展开,事情应该怎样发展,人们应该如何表现的想法,敞开心胸,接纳一切。
如果事情不是按照你想象的那样发生的,那就随它去吧。要相信,也许事情并不需要照你的期望发生,也许经历了这些所谓的错误和失败之后,会有更好的事情在等着你。


这本书写得太好了,在阅读书摘的时候,基本上舍不掉更多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2:40:11
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4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2:52:43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434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2:53:38
蛋壳又拿到了5亿美金融资,但有钱就能解决问题了?

https://mp.weixin.qq.com/s/Z52tt3luArNRboWsOS6i7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2:54:54
昨天阅读5小时,累计阅读206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2:55:56
中国父母为何恨游戏?

https://mp.weixin.qq.com/s/3zCqDvOVVj2WZ7M_qJIoEw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3:00:35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3:03:31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100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3:45:05
学习2小时。累计59.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4:52:23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63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5:08:19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3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6:05:05
今日阅读一小时,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52%->54%,累积阅读时间4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6:15:18
罗永浩去哪了

https://mp.weixin.qq.com/s/rAOZ9mdWamVEBg8suz8n7w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6:23:43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0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6:37:29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3-2 04:34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2h<br>
累积阅读:54h<br>
连续打卡:26天<br>
早起天数:2天<br>
昨天,起床后就全身没有力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没有感冒或咳嗽。能坚持把每天的数学解题和英语听抄坚持下来很值得鼓励。看财富自由之路,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掌握用筷子这样的小事,值得反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6:42:48
重庆的「抖音后遗症」

https://mp.weixin.qq.com/s/tyG7BHWwr8JHGzjdkEGj2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6:57:43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37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6:57:45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3-2 04:34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2小时,累积阅读33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7:05:41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3-2 04:34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0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7:25:22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37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8:24:46
今日阅读2小时,累积阅读31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9:46:27
昨日阅读1小时,2019年累计阅读62小时。继续分享《现场改善》。
“现场”(gemba)一词的问世滞后于“改善”(kaizen),这是不幸的,但又是可以理解的;比起简单地施行“改善”,出现在“现场”才是一种更伟大的心态和行为上的变革。
截至2011年11月,《剑桥商务英语词典》仍是较少的几种将"gemba"当作英语词汇予以收录的词典之一。它给出了如下的定义:
在日本管理理论中,“现场”是制造业中事件发生的地方,用来描述制造产品的工人着手在制造过程中作出改进。
这一定义可谓抓住了“现场”的精髓,因为它强调了与“改善”的内在联系。但我们必须加以纠正的是,现场不仅存在于制造行业,也存在于更宽广的环境中。
日语中,“现场”指的是“实地”——实际发生行动的地方。日本人在日常谈话中,经常使用“现场”一词。每当发生地震,电视记者总是称他们在做“来自现场的报道”。“现场”可以是任何工作场所,如犯罪现场、电影拍摄地,甚至考古挖掘现场。“现场”是发生行动以及发现事实的地方。企业中能满足顾客的附加价值的活动,就是发生在“现场”。
在日本工业界,“现场”一词的使用频率跟“改善”一样高。乔普·博肯是欧洲最开始从事改善的顾问之一,曾经在欧洲的飞利浦电子公司工作,担任过生产经理、厂长,最后升至总公司的质量经理。博肯说每当他去参观日本的工厂时,可以凭经验判断出这公司的好坏。他说:“与日本企业管理者的谈话中,假使在前5分钟之内听到‘改善’的字眼,在前10分钟内听到‘现场’这个词,便可以断定这是一家好公司。”博肯的例子显示“改善”及“现场”深植于这些管理人员的心中,而且他们经常依据自己对“现场”的认识与了解,来制定决策。
所有的企业都要从事三项直接与赚取利润有关的主要活动:开发、生产及销售,若缺少这些活动,公司是无法存在的。因此,就广义而言,“现场”指的是这三项主要活动发生的场所。
我对现场的理解:
1、一定是第一场地,能看到业务及价值流动的地方;
2、现场的管理的重要性。现场的管理要比其他管理思路更有效。因为,现场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只有准确定位问题,才能想到解决方案;
3、现场更多发现需求,改善就从现场的小点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9:53:19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9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19:54:52
昨天阅读1个小时,累积阅读45个小时。

We are huge fans of stress tests. In many ways, they are the best macroprudential tool we have for reducing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financial crises.

The idea behind stress tests is simple: see if al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an simultaneously withstand a major negative macroeconomic event—a big fall in real output, a large decline in equity and property prices, a substantial widening of interest-rate spreads, an adverse move in the exchange rate. And, importantly, assume that in response to these adverse circumstances banks have no way to sell assets or raise equity. That is, the stress test asks whether each intermediary can stand on its own without help in the middle of an economic maelstrom. But for stress tests to be effective, they must be truly stressful. The tempest has to be the financial equivalent of a severe hurricane, not just a tropical storm.

This brings us to the latest 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 (EBA) 2016 stress tests. As we mentioned recently, the European financial system may be the biggest source of systemic risk globally. So, these tests are important not just for Europe, but for the world as a whole. Unfortunately, they just aren’t severe enough, so there is little reason to be confident about the resilience of European finance.

To summarize the published results, the EBA concludes that, with the exception of Deutsche Bank, all of the largest European institutions meet the 3% leverage ratio requirement throughout the three-year simulated stress episode. And, at 2.96%, even Deutsche Bank comes close. But, as we see it, a capital-asset ratio of 3% probably isn’t sufficient to avoid runs in a crisis. While these banks may meet a weak regulatory test, as the more than 40% decline of bank equities over the past year implies, they do not meet the market test. (Deutsche Bank’s stock price-to-book ratio is currently less than 0.25, with the remainder of the largest banks examined at less than 0.75.) And beyond that, there is good reason to doubt that banks are as well capitalized as the EBA’s results indicate.

Let’s compare the EBA stress scenario to those used by the Bank of England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We start with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assumptions about equity market performance. In the EBA’s severe scenario, European equity prices drop by only a bit more than 25%. In contrast, the Bank of England assumes that the U.K. and U.S. equity markets both fall by more than 40%, while the Federal Reserve’s severely adverse scenario builds in a 51% crash in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The U.K. and U.S. tests are both consistent with the plunge of more than 40% in global equities that actually occurred in 2008. The European test is not. (For the record, to make comparisons such as these straightforward, we advocate a common and exhaustive disclosure standard for both the scenarios and the results of regulatory stress tests.)

The table below shows that property price assumptions used by the EBA also appear relatively benign. While we do not have comparable data for the U.S. test, the Bank of England’s stress scenario assumes that residential and prime commercial property pric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will fall by much more than the EBA assumes they wil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20:22:17
今天阅读1小时,持续每天阅读累计14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 20:44:06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19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