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思想——读德鲁克的《管理未来》
  “天空有多高,思想就有多远”,读大师的文章让人激动不已,对未来就像对过去一样“熟悉”。同时让人会读得思绪万千,总是有想不完的尽头,思维上是望尘莫及的。以前就想着去读这位大师的著作,但一直都零零散散地看一点或是读其他介绍方面的书。这是第一本完整地读完德鲁克大师的书。这是一本集子,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写的一下文章。不过今天读来,不仅让人感到他的预言的准确,感叹他的社会观察的深度,也让人受益匪浅。经典是不会惧怕时间,不会被时间所淘汰,相反,更需要时间的洗礼和考验。全书按经济、人、管理和组织分成四个部分。如果按照文章篇数,加上访谈录和后记总共四十一篇。由于读书很匆忙,加上这么有思想的书,自己感觉只能是有点不求甚解地读完了,感觉其定位正如大师自己锁定为的,就是帮助管理者解决实际问题。每个人都需要管理好自己,不仅仅是管理企业需要管理,人的自身也需要管理。独到什么地方想到什么地方。
   对于经济部分,可以看到他对美国经济及其贸易的深刻观察以及不一样观点。当然这个不一样的观点是自己猜的,这个观点更符合现在世界经济的发展。然而这已是二十年后的,二十年前所写的文章思想观点对今天的观察仍然很有参考价值。显然,今天的世界经济环境已经大大不同了。特别是这次金融海啸之后,人们都很担心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是没有朋友而言的,只有本国利益的”,也许这就是国家间所谓的“没有永远朋友,也没有永远敌人”吧。美国与日本当时贸易是一直争执的,似乎和今天的中国与美国的贸易争执现象差不多。但是,这种现象背后因素是不同的,至少中国还没有出现像日本那也本田、丰田在、索尼等巨型能够打败美国的公司和企业。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文章中更多地是用管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运用管理学,对于经济学的理论就会有更多地质疑。估计管理更多地从实务来看问题,这就更加现实,并且不缺少理论的支持。而经济学则更多地假设加假设。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墨西哥杰作的那一篇,在墨美边界上的工业园区,让两国经济都受益。这个工业园区里的管理是很特别的,就是将所有的外包服务做得很到位。只要企业进来和组织出去,剩下的都不用去考虑, 所有的后勤服务都已经由工业园区管理好了。这样的管理模式让这些工业园区得到很快很好的发展,并且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于人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领导和员工两个方面。怎样做才是一个好的领导呢?少说多做,领导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行动的结果。这里的做更多地是行动,并不一定要求专业知识很顶尖。这好像是要求情商高于智商。在任何事情中,人是最复杂的。估计比那个天气预报要复杂得多,而且也要多变得多了。这里不仅仅是观察一个人,而是在观察一群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生活在群体之中,受到群体的影响同时又影响群体。未来的领导和员工想什么方向呢?回头看二十年前,能够看到现在的趋势那是很惊讶的。特别是能够如此清晰地看到未来发展趋势,这需要敏锐的超前眼光和灵敏的未来嗅觉。那么,站今天我们向后看十年二十年,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趋势吗?
   关于管理部分,这个部分更是管理大师的强项了,毕竟是管理大师。未来的管理模式如何发展呢?这里就有一个观察分析,向非营利组织学习管理模式。这个方面更多是涉及公司治理问题,应该不是具体的事物管理方面。两权分离,让所有者和管理者在博弈中得到很快很大的发展,但是现在这似乎是一种边际递减的过程了。如何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博弈活动,并不是只要零和的结果,是可以找到双赢的模式。从观察到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这种双赢是可以看见的。同时可以看到一种趋势,非营利组织管理者也需要观察其发展的市场,可能更多的是道德的市场。此外,做事需要讲求方式方法,这是很重要的。这一点自己常常会发现自己会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忘记,估计这和必要的训练有关了。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自己必须要有一技之长,专业知识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中越来越重要。现在非营利组织中不是缺少人时代,而是缺少有技术的人才。突然感觉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人了,而最缺的却又是人。
    关于组织部分,这里读得感受更多的是关于具体的管理了,或者是在公司治理与公司具体管理之间了。除了更多之外,还有剩下的少的一部分,这就是谈到新的生产率问题。公司具体管理中,好像什么都需要管理,过程很重要,但是人们常常会更多地去关注结果。毕竟,最后给你年终奖金的是看最后的结果,而不是你过程。更何况这个过程是可不见,这也是最致命的问题。所以最后我们需要一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财务的,对于这个概念都不是很陌生的。但是这种绩效评价不能简简单单地只看财务数据,还需要看看其他的数据和问题。财务会计数据表现出来的是历史,是过去的,再延伸一点看,这些事短期的问题反映。而企业与公司的发展是需要长远的。短期和长期如何平衡这是非常关键的。看到生产率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关于经济的问题,比如社会生产率的问题等等。我国目前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生产率和生产力不平衡。当然,任何事都是有利也有弊的。这里要将得生产率是关注企业和公司生产方面的,其中一点就谈到质量管理问题,如零失误与质量统计管理。这些管理思想或理念让日本和德国都得飞快发展。从产品上来看,好像这一点可以看到他们管理思想的影子。特别是德国人的认真精神让人们很佩服的。
   后记部分是关于未来十年的预测,这篇是写在1992年的,完后数十年那就是2002年。现在2002年已经过去了,那些预测的影子在现实中也已经表现得如书中所想的差不多。用德鲁克的话来说,这些不是预测,这些只是读过去的观察。这些苗头都在过去的事件现象中表现出来了。这种观察力是非常令人钦佩的。钦佩之余,不禁会想,历史总会重复的吗?事情的发展总是有机可循的吗?
fangzhao
2010-01-21  
from:
http://www.pinggu.name/space.php?uid=416578&do=blog&id=3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