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shion 发表于 2010-1-22 14:12 
楼主,这个假设不成立啊!!!!!!
企业的每一项决策都会是以实现未来的现金流为目的,而个人不是啊~
我认为问题的根本就在这里,统计局根本不知道个人购房的目的在哪里
因此根本无从下手去区分住房的消费性质和投资性质,这个是由于个人的
特性和住房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我个人认为,是否把住房记入CPI指数,关键是要在于当局对通货膨胀的定标.
至于会计上的处理,我也希望楼下有专业人士来解答
企业的每一项决策都会是以实现未来的现金流为目的,而个人不是啊~,这句话从课本上看没问题。但你别忘了,企业不是一个泛泛的东西,他是由许多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千万不要把员工给忘了,企业做决策的时候也不能光为了盈利而不顾员工的感受。你说的只是站在股东角度上,我们学的经济学衡量的企业价值时是无法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但这不能说明这可以忽略,反而人力资源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还有就是目的不一定反映本质,相同的目的产生的效果有可能不同,不同的目的产程的效果却可能相同。所以你说的决策目的不同并不能说明企业跟个人有本质的区别。
而且个人在买房这个问题上还是会综合考虑各种问题的,总体看来还是理性的,当然我指的是自用房,这一点跟企业的决策特点还是一致的(相对理性)。
“至于说统计局根本不知道个人购房的目的在哪儿里”,这点你有些悲观。统计局和人行每年都会发布消费性按揭贷款的数据,虽说不十分准确,但不至于有大偏差。
“我个人认为,是否把住房记入CPI指数,关键是要在于当局对通货膨胀的定标.”你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当局定标也要有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