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84 7
2010-01-22
统计局的领导说了:“房子属于投资品,CPI是消费价格指数,因此房价自然不能计入CPI”。我觉得统计局的领导肯定没接触过会计。
我在此出一道会计的创新题目,希望论坛里的牛人一起探讨:
基本假设:在经济上,个人等同于企业。
问题:房子的成本如何合理的计入CPI。(这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毕业论文的题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 13:17:27
可以按摊余成本按期计算花费计入消费价格,但是统计起来操作性很小,指标设计、各地的代表规格品采价都很难。以下是我在其他贴关于本问题的回复。
本人虽然不是国家局的,但是对制度的设计略知一二。
购房价格没有列入原因主要有二:
1.我们借鉴的是联合国统计局向成员国推荐的93SNA,其中把住房列入固定资产形成范畴
2.购房花费是巨大的,而使用时间又相对很长,物权法理论上的宅基地使用权是70年,那么我们把一次花费没有长期的摊销,计入了一次消费,又有些不妥。
国家统计局虽然没有把购房价格纳入CPI核算,但是与之相关的花费计入的第八大类的居住类,比如:建房及装修材料、租房、自有住房物业费、各种房屋维修费用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85727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4:12:24
楼主,这个假设不成立啊!!!!!!
企业的每一项决策都会是以实现未来的现金流为目的,而个人不是啊~

我认为问题的根本就在这里,统计局根本不知道个人购房的目的在哪里
因此根本无从下手去区分住房的消费性质和投资性质,这个是由于个人的
特性和住房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我个人认为,是否把住房记入CPI指数,关键是要在于当局对通货膨胀的定标.
至于会计上的处理,我也希望楼下有专业人士来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4:23:44
直接弄物价指数替代不好?
每种商品的价格增幅乘以总值在gdp中的比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23:49:21
lianshion 发表于 2010-1-22 14:12
楼主,这个假设不成立啊!!!!!!
企业的每一项决策都会是以实现未来的现金流为目的,而个人不是啊~

我认为问题的根本就在这里,统计局根本不知道个人购房的目的在哪里
因此根本无从下手去区分住房的消费性质和投资性质,这个是由于个人的
特性和住房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我个人认为,是否把住房记入CPI指数,关键是要在于当局对通货膨胀的定标.
至于会计上的处理,我也希望楼下有专业人士来解答
企业的每一项决策都会是以实现未来的现金流为目的,而个人不是啊~,这句话从课本上看没问题。但你别忘了,企业不是一个泛泛的东西,他是由许多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千万不要把员工给忘了,企业做决策的时候也不能光为了盈利而不顾员工的感受。你说的只是站在股东角度上,我们学的经济学衡量的企业价值时是无法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但这不能说明这可以忽略,反而人力资源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还有就是目的不一定反映本质,相同的目的产生的效果有可能不同,不同的目的产程的效果却可能相同。所以你说的决策目的不同并不能说明企业跟个人有本质的区别。
而且个人在买房这个问题上还是会综合考虑各种问题的,总体看来还是理性的,当然我指的是自用房,这一点跟企业的决策特点还是一致的(相对理性)。
“至于说统计局根本不知道个人购房的目的在哪儿里”,这点你有些悲观。统计局和人行每年都会发布消费性按揭贷款的数据,虽说不十分准确,但不至于有大偏差。
“我个人认为,是否把住房记入CPI指数,关键是要在于当局对通货膨胀的定标.”你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当局定标也要有依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00:02:07
shangdawei1986 发表于 2010-1-22 13:17
可以按摊余成本按期计算花费计入消费价格,但是统计起来操作性很小,指标设计、各地的代表规格品采价都很难。以下是我在其他贴关于本问题的回复。
本人虽然不是国家局的,但是对制度的设计略知一二。
购房价格没有列入原因主要有二:
1.我们借鉴的是联合国统计局向成员国推荐的93SNA,其中把住房列入固定资产形成范畴
2.购房花费是巨大的,而使用时间又相对很长,物权法理论上的宅基地使用权是70年,那么我们把一次花费没有长期的摊销,计入了一次消费,又有些不妥。
国家统计局虽然没有把购房价格纳入CPI核算,但是与之相关的花费计入的第八大类的居住类,比如:建房及装修材料、租房、自有住房物业费、各种房屋维修费用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9&from^^uid=857272
“1.我们借鉴的是联合国统计局向成员国推荐的93SNA,其中把住房列入固定资产形成范畴”但是借鉴是不是一定就正确或者合适?国外为什么列入固定资产范畴?最重要的就是人家的房价相对稳定,同时租房市场比较发达,而且月供跟租金相差不大,这样房租就可以取代房价计入CPI。而在中国月租取代月供显然不合理,因为这两者相差太大。
其次,我们要弄清楚CPI的作用,CPI就是用来衡量居民生活成本的指标,而不是狭义的消费。在西方发达国家,房子在GDP中的比例小,对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要比中国小得多,将其归为固定资产不会对CPI产生重大影响,CPI依然能很好的反应居民生活成本状况。所以在这点上中国还真的没必要与国际接轨,需要搞“中国特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