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上的阿里巴巴。我们在此前的小米专题报告《从亚马逊飞轮看小米的护城河》中提出分析互联网企业护城河的飞轮模型,互联网企业护城河的本质就在于飞轮所提供的强大增长动能。亚马逊是典型的通过拥有多层飞轮实现万亿以上美金市值的互联网巨头。我们同时提出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巨头,同样具有极强的 2C 和 2B 的增长飞轮以及正在快速成长的多层基础设施飞轮。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阿里巴巴的 2C 和 2B 的飞轮以及正在不断夯实的基础设施服务,来探寻阿里巴巴的成长边界。
底层飞轮:聚焦 C 端,开启增长。在传统的飞轮模型中,核心飞轮通常是企业增长的起点,正如亚马逊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推动公司的持续增长,其核心飞轮是基于“电商+Prime 业务”形成的。而在核心飞轮转起来以后,公司通过不断延伸新的业务打造带动公司高速增长的新的飞轮,如基于“Marketplace 业务”的第三方卖家平台和基于 AWS 业务技术赋能的基础设施。
2C 支撑飞轮:区域扩张+渠道铺展+长尾流量。在建立了 2C 的核心飞轮之后,阿里巴巴需要建立更多流量入口加速其核心飞轮运转,阿里主要从三个方面完成其 2C 非核心飞轮的建设:区域扩张,从国内主要城市地区向农村地区和海外延伸,横向扩大客户流量范围;渠道铺展,对应阿里的新零售计划,打通由线上到线下的全渠道零售;其他长尾流量,核心零售业务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其他消费者零售需求,如闲置物品交易、物品拍卖、购票等,具备一定规模后可以形成引流作用。
【备用下载】
乐晴智库搜集整理
百度 乐晴智库,更多深度行业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