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811 0
2019-03-14

1. 躁动的指数

连续的指数拉升,似曾相识,已经许久未见,甚至有些不习惯的个股频繁涨停,板块轮流涨停,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气势,确实有一股牛的味道。

路过证券营业部,大妈还没出马,大爷间已经开始相互指点江山,谈笑间,3000点已在脚下,千军万马还在纷至沓来。

2019年太需要好消息了,2018年太委屈,明明是以新时代为开局,为何国内经济和国际关系老要作对?明明以科创板设立作为强有力的声音,为什么一些包括滴滴在内的高新企业和券商还在想着裁员?

在降杠杆结束后,无论金融风险是否已经化解,或者未来准备如何化解,总之很多人现在只相信憋久了总是要放水的道理,期待天降甘霖,至于结果是雨露均沾,大水漫灌还是洪水暴发,不重要,先上车才重要。

爱是一种信仰,敏感的,雀跃的,对A股和对国足的爱,多么相似。有很少有部门的负责人能得到特别关注,岗位的轮替,甚至前任的去向与前前任的言辞,都能获得特别的关注,在流量价格如此高的时代里,实在难得,能和证监会媲美的,恐怕只有足协了。

爱过,哪怕最后可能还是一样遍体鳞伤,也要越挫越勇的持续投入,这种对于A股情圣般长相厮守,白头到老,一路长牛,是美好的愿望,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国际形势下恐怕很难实现。

只要能搭上车赚一笔,快进快出,三个月不嫌长,一个月不嫌短的当个A股的渣男渣女,恐怕是更多人所考虑的。

这是一场人民的“牛市”,不是因为它应该存在所以存在,而是因为需要它存在所以存在,大家都太需要好消息了,尽管相较于2014年的牛市起点,目前参与者的房贷、消费贷压力更大,工作稳定性更差,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率更高,大部分公司的经营情况不乐观,但这不阻碍大家通过电脑、手机下单时,如嘉年华般的喧闹狂欢,即使不参与交易,看看各种宣泄情绪的热闹,也是好的。

2. 兴奋的科创板

科创板一出,小券商的投行躁动了,觉得是新的业务机会,看到了希望,很想做点什么,大券商则默默开始在给客户准备材料了。

一些优质的项目还是等着上A股,一些想上科创板的项目已经在静悄悄配合工作了,还有一些牛鬼蛇神则开始为了下一轮融资而忽悠,高调号称准备登陆科创板,生怕有人不知道。外流的所谓科创板名单,只要有7分是“真的”,就有人愿意相信它是真的了。

对于从无到有的科创板,在细则完全公布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制度的改革与突破确实难得,短时间的响应和筹备甚至推行,需要很大的决心,2019年,真的太需要好消息了。

但是另一方面,牛鬼蛇神眼里的科创板,或许是新的退出机会,更高的溢价,更低的门槛,更快的上市速度。

看着2018年外流IPO的企业,如小米、美团、拼多多和蔚来,以及还在境外继续高歌的腾讯、阿里和百济神州,CDR、科创板,你方唱罢我登场,相较于早些年的战略新兴板与注册制,这次显然决心要大得多。

但别忽略了,池塘还是那个池塘,鱼还是那么多,韭菜还是那些韭菜,能收割的也就那么多。

境外退市带着A股高溢价愿景的企业最后选择上科创板,那是本来就符合上市要求,拟境外IPO的企业最后选择上科创板,那是带着政治觉悟,本来符合A股上市门槛,认为科创板可能溢价更高最后选择上科创板,那是带着政策红利的赌性,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原来都符合或境内或境外的上市要求。

剩下的没有上市意愿的企业因为科创板有了上市意愿,或者本来不满足A股上市条件,也无意境外上市,最后因为科创板有了上市意愿,这种企业可能有,但恐怕不多,是给企业提供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补充,但可能不是一开始的目标客户。

高调号称拟上科创板的项目,恐怕还是带着侥幸心理闯关,或者准备借机融一轮“Pre-IPO”轮,或者上市前老股转让的概率较大。

新的机会面前,大家都想做点什么,无论能不能做,有没有用,总归还是要做的,哪怕吃不到肉,也想喝点汤。如果连汤都喝不到,最起码要有看上去很忙的样子,各种调研找项目,以显示职位或者部门所可能带来的交易就与业绩贡献。很可能诞生于牛市的科创板第一股,希望有好运。

3. 消费的动力

这几年的供给侧改革、消费升级、进口替代、中国制造2025、扩大内需、一带一路倡议,本质是希望留住外流的购买力,提升本国的消费,增加中高端产品的出口,调整经济结构,包括调整GDP中消费的占比。

但很遗憾,在2014年以来的房价上涨中,很多购买力都已消耗,甚至进一步的形成了当前还没有引起重视,但陆续产生问题的消费贷。

外流的购买力,包括各种海外代购,除了品质之外,恐怕价格也是核心,关于价格恐怕需要通过非常大的决心与力度,以税收调节的形式实现。

美国的贸易战是2018年的插曲,打乱了很多节奏,但正在慢慢被适应。

美国需要中国,尤其需要中国的购买力,贸易平衡的诉求,背后还是希望中国能从美国多买点东西,当然,既然已经杠上了,那么索性连着加入WTO后承诺而未完全兑现的条件,以及近年来有冲突矛盾的地方一起谈。

这种对于未来不确定的预期下,在甚至工作都有可能不保的现实面前,在消费的选择上,人们往往选择减少或者递延消费计划,汽车销售的数据变化实际很说明问题。

消费动力不足又拿着余粮再战A股的大部分人,和炒房变现转战A股的土豪不同,前者是大多数。人民的牛市走向如何,甚至可能影响后续一段时期人们消费的动力,甚至影响消费偏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