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缺点?
每当谈到“缺点”二字,我们总习惯逃避,如洪水猛兽般厌恶,它就像长在我们身上的“毒瘤”,让我们自卑,让我们愤慨。
好像人一旦有很多缺点,就注定会失败一样!
“缺点”这小东西犹如生命的小魔鬼,跳上你的肩头,肆意指挥。
著名主持人柴静曾问过朋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自己的缺点?”
朋友告诉她:“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那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是啊,漫漫人生路,最适合一点点去丈量自己生命的尺度和深度。
人生,无非就是跟“缺点”死杠到底的过程,你的缺点,也许就是你最大的福气!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大都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
- 01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西方哲学家拉莱尔说:
“人生最大的缺点,就是茫然不知自己还有缺点。”
很多时候,正视自己的缺点比认识自己的优点还重要!
正视自己的缺点,需要很大的勇气。
倘若选择逃避和埋怨,就很难走出阴影,也很难改变自身。
以前有个叫莫勃的生意人,很会做生意,也很热心肠,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爱发脾气。
有一次,莫勃拉着马、驮着货准备出门做生意,恰好就听见隔壁老李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莫勃气急了,一个箭步冲上去揪住隔壁老李的前襟大声呵斥道:“我莫勃什么时候对不起你了,竟敢在这里造谣生事,还说我脾气冲!你看吧,我今天就给点你颜色瞧瞧!”
“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村长见状赶紧拉开两个人,“莫勃啊,你一动手不就摆明了老李说的事实嘛!大家眼见为凭,对不对?
莫勃啊,听到别人的缺点、过失,不知道检讨反省,反而嗔心责怪起别人,这不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失去了理智吗?”
莫勃听言羞愧极了:“方才确实是脾气暴躁了点,以后我改改吧!”
正如歌德所言:
“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若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就离完人不远了。”
直面自身缺点的人,自我认知会不断得到提升,他们会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也不会轻易地将失败归结为外部原因。
一个有自知之明,敢于直面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贵的!
- 02 -
识己之短,择人之长
普罗米修斯在创造人的时候,在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一只装自己的缺点。
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外一只挂在背后。
因此,人们总能够很快地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看到别人的缺点,我们要反省自己身上是否存在类似的缺点;
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设法使自己也具有同样的优点。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很成功,但他非常善于思考,能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像是爱浪费时间,为小事烦恼,爱和人起冲突等等。
于是他仔细研究了许多成功人士的好习惯,并总结了13条自己不具备的品格,例如节制、寡言、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等。
后来,这13项行为习惯成了有名的“富兰克林表”。
按照这个表格,富兰克林每周就攻克一个缺点,13周下来再重头巩固,如此循环坚持了两年,最后这些好的生活习惯都深入骨髓!
富兰克林出身贫寒,只接受过两年学校教育,却在科学、政治、外交、文化等多个领域创造了非凡的成绩,这跟他不断完善自己的进取精神分不开。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夏朝时期,有个诸侯国叛变,大举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
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的多,地也比他大,却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
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就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
过了一年,叛变的诸侯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
识己之短,择人之长。
看得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就是一个人能够成才、成功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