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全球及中国智能手机走向存量市场。智能手机过去经历了一个渗透率以及出货量快速提升的时代,多种红利因素助力智能手机市场快速成长。以中国市场为例,2010-2013年拥有智能机替换功能机红利、运营商补贴红利与3G红利,2014-2015年拥有互联网红利和4G红利,2015-2016年则拥有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红利,从而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近年来增长红利边际下滑,全球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率开始显著放缓,进入了存量时代。国际著名咨询机构IDC也预计至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复合增速仅为2.5%。
 但从价格的维度看,从2015Q1开始国内手机市场经历了ASP的不断提升。
但从价格的维度看,从2015Q1开始国内手机市场经历了ASP的不断提升。海外龙头品牌iPhone在2014年凭借大屏幕的iPhone 6而完成价位带提升,国产智能手机产品也在2015Q1开始进入了品质提升期,产品外观、功能的差异化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推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价位带持续提高。展望未来,随着龙头品牌苹果在2017年凭借iPhone X开启了新一轮的创新周期,同时考虑消费升级趋势的延续与苹果引领的创新应用的逐步渗透,预计智能手机的ASP将进一步提升。IDC预计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额2017-2022年的复合增速将达5.5%,也是主要得益于ASP的持续不断提升。
 同时从竞争格局来看,下游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促进品牌厂商致力推出差异化产品。
同时从竞争格局来看,下游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促进品牌厂商致力推出差异化产品。智能手机全球市场Top 5厂商集中度在2018Q3达到了66.2%,中国市场更是提升到了87.7%,在竞争压力加剧情况下,品牌厂商希望能够推出差异化的竞争产品来增强消费者的黏性、加快消费者的换机周期等。
 
【备用下载】
乐晴智库搜集整理
百度 乐晴智库,更多深度行业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