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35 0
2010-01-27
中国新视野-天子脚下「驻京办」的命运
·
2010-01-27
·
工商时报

·
【吴瑞达】



 瞭望新闻周刊一篇新闻报导,有关主管部门公布一份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管理的红头文件,在未来的6个月内,数千家驻京办将被撤销完毕。消息一出,「驻京办」的存留,及相关的褒眨,引发多方讨论。


 在北京,想到驻京办,就会联想到驻京办的美味食品,就是地方风味的特色食品,在很多报刊的美食专栏里,驻京办的饭菜,通常都是一个专栏。


 例如想吃川菜,就是去川办;吃大盘鸡,就一定要到新疆驻北京办事处;刀削面,就去山西办事处;这对于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说,是这样的,北京人民确实有口福;而对于外地人来说,驻京办往往是落脚的首选。


 很多人心目中的「驻京办」,就是一个接待办和招待办,有请不完的客,吃不完的饭。


 请客、吃饭,是人际之常,为何又造成被扫地出门的命运?古人所
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深具哲理,很多驻京办,已超脱驻京办该有的分际。


 如前不久宣布关闭的山东潍坊驻京办事处,该办事处在北京,是一栋几层楼的4,000多平方米(逾1,200坪)的豪华仿古建筑,同时拥有至少两辆奔驰、两辆凯迪拉克等,奢华的程度已偏离驻京办的功能。如此豪华铺张浪费的作风,助长了很多领导干部讲究排场、阔气以及喜欢显摆的不良风气。


 「驻京办」被要求撤离,一时之间,成为坊间茶余饭后谈论的议题,之所以会这么热门,只因还存在许多奇特现象,如在北京的「驻京办」实在多得如过江之鲫。


 据了解,到北京设立办事处,最早都是省级的驻京办,最近一、二十年,陆续有地级市在北京设驻京办。最近几年,县级市也报到了。由原先的由一省一办,到一市一办,再到一县一办,甚至一厅一局一办。


 据指出,驻京办距今已有60年的历史。最早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的是内蒙古,该办事处设立于19493月,当初被称为「内蒙古自治政府驻北平办事处」。


 60年后的今天,据坊间粗估统计,除了52家副省级以上机构在京设立办事处外,还有520家市级和5,000余家县级驻京办,总数达1万个之多。数量之多,大有「八方诸候会京畿」气势。


 原本只是单纯的接待与沟通、传达功能的驻京办,在涉入所谓官场文化后,逐渐产生质变。很多中国老百姓,把驻京办形容成不同「跑部办」或是「关系办」,甚至还有「腐败办」之讥,而这种现象也确实存在。


 中国官场文化的确博大精深,无论是在公众或者是在私下场合,下级对上级真可谓是小心伺候,从喝酒抽烟,到住宿用餐,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就连领导爱好什么,都要搞得清清楚楚。


 抽什么样的烟,喝什么样的酒,吃什么样的饭,找什么样的服务员,都要让领导心满意足,决不能挑出半点毛病。稍有不慎,得罪上级,轻者假以辞色,重者就有可能丢掉乌纱帽。


 中国战国时期商鞅就曾公开宣扬「以权索利」的思想,这个观念几乎就此奠定了中国官场上,疯狂地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风气。


 中国多年来雷厉风行的肃贪清渎,是有震慑效果,但「以权索利」的主动作风,若化为被动的「迎来顺受」,那驻京办被谑称为「跑步钱进」,也不那么意外了。


 对于中国政府要求多数驻办撤离,外界褒多于贬,就连美国的「华盛顿邮报」,都力赞是中国表态反腐的决心。


 而在未来裁撤的半年里头,中国有关单位必须防范杜绝的是,慎防坏菌的蔓延及扩散,或是变身另一种形式,继续蛀食,避免沦为仅治标,未治本窘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