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030 0
2010-01-27
随着农村经济管理不断加强,村务公开的实施推动了农村民主进程,有效地遏制了基层腐败的滋生。但是,目前有的村领导还是把村务公开当作应付群众和上级检查的一种表面形式,把村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真实情况不是敷衍塞责,就是以“其它”二字一笔带过。   村务公开避实就虚,也就失去了公开的意义,对此群众意见甚多。可是村领导为什么不愿意公开呢-?究其原因:一是有些村领导对村务公开重板轻打,遮遮掩掩,误认为搞形式应付一下,不但可以一俊遮百丑,还可以争先创优。如果公开真实情况怕群众提意见,为了遮掩众目,只公开成绩,问题则内部消化,这样政绩上去了,奖金拿到了,脸上也有光了。二是村领导思想守旧,误认为群众知情越多,工作就越难以开展,于是公开时避实就虚,让群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村务公开避实就虚,既有悖于村务公开的实质,也难以达到发扬民主和扩大群众知情权这一目的。实行村务公开是加强民主,增强村务透明度的重要举措,公开除了给群众一个明白外,还要征求大家的意见,求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实行村务公开,就是要求村领导俯首倾听群众的意见,避免工作中的失误,提高群众对村务公开内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把化解矛盾,凝聚民心的阳光工程不但做到,而且还要做好。因此,不但在把村里存在的问题见见“阳光”,而且把村务中热点、难点问题也要揭开“盖子”,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并妥善处理群众提出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推动村级工作的开展。
  村务公开避实就虚,群众监督也就无从落到实处。将村务公开内容全部真实地在公开栏上“广而告之”,置于群众监督之中,更是体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这样,既扩大了村务公开透明度,又会让群众知道自已才是真正村务公开的主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村务管理出谋划策。如果单是公开成绩,而对村务中存在的问题秘而不宣,敷衍了事,势必会催生出新的矛盾和问题,既影响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村务公开不能避实就虚。



作者:王秀峰 来源:光明网 2010年01月26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