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3182 1
2010-01-27
摘 要: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出四川省38个部门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38个部门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某个产业对四川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四川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程度,并结合四川省目前产业发展基础,选择确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产业作为四川省产业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四川,产业关联,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
  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了要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构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部署。经济发展、人口集聚要有产业作为支撑,四川省从以农业占经济主导地位,到三线建设期间形成了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专业化制造基地,再到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进行38个部门的产业关联分析研究,确定对全省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从数量经济分析角度为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一、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计算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现代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并深刻揭示了整个经济体系中产业间投入和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投入产出方法中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国民经济中每一个行业、每一种产品的投入和产出的总量和结构就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根据投入产出表中的中间使用和总产出数据,可以计算投入产出模型中的Leontief逆矩阵,其中,Leontief逆矩阵元素的经济学含义为,当某个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完成时,所完全消耗的另一个部门产品(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之和)的数量。通过Leontief逆矩阵,可以计算某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从而来反映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和该产业的生产活动受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
  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在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42个部门分类的基础上,归并整理了四川省38个部门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出的四川省38个部门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排序如表1:

  二、四川省38个部门产业关联分析
  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个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当影响力系数等于1时,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水平;当影响力系数小于1时,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需求的带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系数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某个部门的感应程度,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当感应度系数等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水平;当感应度系数小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小于社会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表示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该部门生产需求的推动作用越大。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四川省38个部门产业关联分析结果如下: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的产业包括: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表明这类产业产出的增加对其他部门产出增加的影响非常大,其他部门产出的增加对这类部门产生的需求也非常大。
  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产业包括: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表明这类产业产出的增加对其他部门产出增加的影响非常大,其他部门产出的增加对这类部门产生的需求较小。
  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包括:农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表明这类产业产出的增加对其他部门产出增加的影响较小,其他部门产出的增加对这类部门产生的需求非常大。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的产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邮政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事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表明这类产业产出的增加对其他部门产出增加的影响较小,其他部门产出的增加对这类部门产生的需求也较小。
  三、四川省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揭示了产业间投入和产出相互依存关系,通过上述对四川省38个部门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分析,可以判断某个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程度,结合四川省目前产业发展基础,以此选择确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产业。
  (1)重要战略资源开发。从四川省产业关联分析结果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感应度系数较高,说明经济发展对这些产业需求较大,非金属矿采选业的影响力系数较高,说明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大,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基础性产业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还较小。因此,四川省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快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和钒钛资源等重要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贡献作用,建成全国最大的水电生产基地、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开发利用基地以及世界级的钒钛产业基地,为四川省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基础性作用。
  (2)现代加工制造业。从四川省产业关联分析结果来看,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影响力系数较高,说明这些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强。四川省在锅炉、起重运输设备以及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建筑机械等设备制造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在汽车、机车车辆、飞机零部件等方面发展迅速,在水电、火电、核电等重大装备制造方面,无论在技术创新能力还是生产规模上,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因此,要重点发展大型发电设备、重型加工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大型工程机械以及其他重大装备制造业,形成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国内一流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加工制造产业基地。
  (3)高新技术产业。从四川省产业关联分析结果来看,化学工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较大,说明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和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均较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影响力系数较大,说明这些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感应度系数较大,说明经济发展对该产业的需求较大。四川省在石油化工、盐化工、天然气化工以及医药制造方面具有规模优势,在数字视听产品制造、电子元器件以及钒钛新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基础,要以电子信息产业、民用航空产业、现代中药和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加强关键与共性技术研发,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4)农产品精深加工。从四川省产业关联分析结果来看,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较大,说明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和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均较强;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较大,说明这些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强;农业的感应度系数较大,说明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较大,农业的基础作用非常明显。四川省素有“天府之国”美称,农业资源丰富,因此,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粮油、肉类、果蔬等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竹浆造纸、纸板、纸制品、新型环保装饰材料和家具产品,加快发展高档丝绸、棉和苎麻制品,汽车装饰、服装和皮鞋等皮革产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原料基地化和加工现代化,建设饮料食品加工基地、川产道地药材基地和中国最大的茧丝绸和麻纺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
  四、结论
  (1)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可以深刻揭示整个经济体系中产业间投入和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经济学方法。本文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在2002年投入产出表42个部门分类的基础上,归并整理了四川省38个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并计算出了四川省38个部门Leontief逆矩阵,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四川省38个部门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2)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以反映某个部门对其他部门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和某个部门的生产活动受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四川省产业影响力系数表示当四川的某个产业增加单位最终需求时,通过直接和间接关联对全省各个产业产出的影响,即四川某个产业作为下游产业,对省内其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四川省产业感应度系数表示当四川的各个产业增加单位最终需求时,通过直接和间接关联对省内某个产业产出的影响,即四川各个产业作为下游产业,四川某个产业作为上游产业,上游产业对下游产业的推动作用。
  (3)通过上述对四川省38个部门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可以判断某个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程度。结合四川省目前产业发展基础,本文认为四川省应加快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和钒钛资源等重要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重要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要重点发展大型发电设备、重型加工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大型工程机械以及其他重大装备制造业,建成国内一流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加工制造产业基地;要加快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制造、川产道地药材制造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韩斌 来源:《软科学》2009年第12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4 13:31:27
没有政策方面的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