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694 2
2004-12-25

1.有观点认为,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于海外殖民掠夺,大家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呢?

理由又是什么呢?

2.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能否合理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

3.设想如果没有始于农村承包制的经济改革,今时中国的农业,农村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会怎样?

4.毫无疑问,技术进步之于一国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是又是哪些因素,决定技术进步?

5.古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谋经济发展,先后采取了国家计划的举措,结果却不得不先后放弃,你对这种转变有什么解释?

6.市场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功能,行为边界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25 13:56:00

首先简要回答你的第五个问题,我认为不能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因为按照经济增长理论来说,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劳动,资本和技术,增长外益的部分主要取决于制度因素;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林毅夫教授最近也在《经济参考报》上声明中国发展重工业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比较优势,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资料;根据后发优势理论,中国落后于发达国家,可以借学习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来弥补自己的差距;那么究竟这两种理论是否符合现实中国经济发展呢?是否可以按照这种理论来设计中国的发展战略呢?这个问题会在文中得到解答。假设情况是这样,那么技术的进步将取决于资本力量,资本分为物化资本和人力资本,这里我不按照正统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我假设技术的进步取决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指的是固化到人身上的经过学习或培训获得的技能,因此假设这种人力资本不但取决于现有物质资本的数量,也取决于人的能动性,同时人怎么与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本结合在一起,所以还有一个制度因素;按照正统经济理论,制度也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很难说技术进步取决于什么,说取决于制度,或者什么制度高于技术,这些都是空话,按照我的理解,技术的进步源于教育,而这面就广了,什么样的教育制度才是合理有效的制度,这就要涉及教师体制,学生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方法等多种因素,还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消化掉知识获得技能,成为人力资本的化身,我认为我们应该实际点来看待这一问题,即如何内生地生成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改革现行的中国教师制度,同时去形成中国的高技术含量的人力资本,以及更好的人力和物力资本结合的制度,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技术创新或进步的基础,这里不对技术创新或进步的途径进行讨论。关于资本存量的增加,我部分地赞同林教授的观点,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宁愿扭曲市场规律,也必须扶持;过多的内容,我在此不在详叙;总体来说,我的结论就是制度与资本发展战略并重,制度主要是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资本战略主要是如何快速地增加我们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关于劳动,我认为它是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当然不是一般的劳动,而是复杂劳动,科技含金量高的劳动,因此劳动的载体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这必须建立在上述两个重要基础上或者循环发展;

声明:该回答不涉及经济学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3 12:56:00
版主的话很精辟(拍个马屁,请求加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