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是金融科技的英文简称,已经从金融机构使用的技术术语发展成为金融领域技术创新的统称,包含了更多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
立陶宛—作为金融科技友好辖区立陶宛作为金融科技友好辖区,在继续不断扩大其国际地位。立陶宛在其首都维尔纽斯为“16+1合作“的中东欧国家发展金融科技协调中心的同时,也在进行对2019年10月即将在那里举行的国际金融科技会议的筹备。
与此同时,立陶宛正在为金融科技公司推出一个监管沙箱(regulatory sandbox),在金融科技公司将其创新金融产品和解决方案投入到正常的商业环境之前,来作为测试其产品和方案的可控实时环境。监管沙箱的参与者将受到简化了的的法规和许可程序的约束。
立陶宛的金融科技领域在过去几年中的成长十分卓越。在立陶宛经营的金融科技公司的数量已经增加一倍以上,从2013年的45家增加到2017年的177家公司。2017至2018年间,涉及立陶宛公司的虚拟货币转账额达到了惊人的7.62亿美元。特别是同年,立陶宛银行还获得由国际期刊中央银行组织的FinTech & RegTech 2018年全球大奖的催化剂奖。
地方当局和立陶宛银行共同创造了一个可以吸引和鼓励更多金融科技公司去立陶宛投资和创新的大环境。因此,培养一个金融科技导向的监管生态系统以及促进金融领域的创新是该银行2020年关键战略目标的一部分。
在此期间,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也获得了不小成功,在高级别需求的领域进行了巨额投资,并在其他商业领域实现了高效的多元化。其中许多公司是处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科技服务领域的最前线。如今,立陶宛正为这些公司提供进入欧洲市场的切入点。
中国金融科技投资的商机在2018年10月在布拉格(捷克共和国)举行中国投资论坛期间,立陶宛银行董事会成员Marius Jurgilas强调了立陶宛的丰富经验和未来行动计划是如何旨在吸引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进入中东欧和欧洲市场。“我们已经与亚洲当局建立了密切联系,为保持监管灵活性,正在为该地区的金融科技业务搭建桥梁。通过立陶宛银行提供和维护的基础设施,银行、电子货币和支付机构都可以轻松进入欧洲快节奏的支付市场,“Jurgilas先生说。
2015年,立陶宛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此后,立陶宛银行向中国企业颁发了四项电子货币机构授权和一项支付机构授权。目前,还有十家中国公司迫切希望加入该银行的中央支付系统,这是立陶宛银行与中国金融科技领域成功合作的良好指标。
Jurgilas先生强调,快速的授权流程和多元化的的商业模式选择,从电子货币或支付机构,到专业银行,是立陶宛金融科技监管制度的关键要素。
通过其成员公司构成的网络,Ecovis Beijing以其独特的优势有兴趣通过立陶宛将其金融科技业务扩展到欧洲的公司提供咨询。凭借其在中国和欧洲(包括立陶宛)的法律、监管以及财务框架方面的经验,Ecovis及其在立陶宛的合作伙伴公司可以为中国公司的国际扩张提供支持。请联系我们,以了解我们如何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