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2019-4-7 15:12:59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4-7 06:43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23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5:17:30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4-7 06:43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3小时,累积阅读440小时
我的单位观
什么是单位?单位是我们和社会之间和他人之间进行交换的桥梁,是我们显示自己存在的舞台,是我们美好家庭的后台,是我们提升身价的增值器,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客栈。诚如一位领导同志所言:如果你是小草,单位就是你的地;如果你是小鸟,单位就是你的天;如果你是一条鱼,单位就是你的海。家庭离不了你,但你离不了单位。没有单位,你,什么也不是。所以,我的单位观为四个字:单位如家。要像看待家一样看待单位,要像爱护家一样爱护单位,要像建设家一样建设单位。 <br><br>
A.在单位,最珍惜的有三点:<br>
一要珍惜手上工作。工作就是职责,职责就是担当,担当就是价值。珍惜工作,就是珍惜把握的机会,就是珍惜组织的信任,就是珍惜人生的舞台。<br>
二要珍惜人际关系。百年修得同船渡。能够到一个单位工作,那是缘分。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约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身伴侣的可能性大约是三十亿分之一。所以,对单位的人际关系一定要珍惜,宁可自己受委屈也尽量不争高低。要帮人,不要害人。一个人只有能够处理好和自己有工作关系的关系才叫能力。<br>
三要是珍惜已有的。在单位你已经拥有的,一定要珍惜。也许时间久了,你会感到厌烦。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在枯燥无味的工作面前,有一种常新的感觉。你已经拥有的,往往失去了,才会感受到价值;而一旦失去,就不会回来,这往往让人抱憾终生。<br><br>
B.在单位,最忌讳的有三点:<br>
一忌推诿工作。工作是你的职责,是你立足单位的基础。把属于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不是聪明,而是愚蠢,除非是你不能胜任它。推诿工作是一种逃避,是不负责任,更是无能,这会让别人从内心深处瞧不起你。<br>
二忌愚弄他人。愚弄别人是一种真正的愚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尤其是对那些信任你的人,万万不可耍小聪明,人人都不傻。长期在一起共事,让人感动的是诚恳,让人厌恶的是愚弄和虚伪。为人实实在在,一切都在面上,说得做得一致,人前人后一致,别人就不会对你设防,你的生存环境就要敞亮得多,人际关系压力就要小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5:58:19
在线旅游变“新零售”,携程、途牛、同程开启线下门店大战

https://mp.weixin.qq.com/s/Ne1qTN7GSy57GrAf7cOTBQ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6:37:36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94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6:57:45
昨日阅读《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共2小时,累计13小时。
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当年的风光无限,当年的热火朝天,十年后再回首,像是上辈子的事了,无怪乎要把十年作为一个时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7:40:33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7:57:48
昨天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541小时 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8:25:06
教外国人“的地得”是一门好生意么

https://mp.weixin.qq.com/s/Y8l4QlSlLmXafDDSvBd4Mw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8:33:19
https://mp.weixin.qq.com/s/8fqPzHpHyPnvI-hnG5iNfg

教育创新如何蓬勃发展|新式学校为何极有可能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8:43:59
我们该如何向孩子述说死亡

https://mp.weixin.qq.com/s/vwqJugv_UxQieaDWaEUbE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8:49:16
昨日阅读1小时,累积阅读41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9:36:21
昨天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81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19:58:42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88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0:07:33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45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0:10:29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86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0:17:38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4-7 06:43
该主题为【学道会】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40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0:33:36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283.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0:45:02
今日阅读2小时,累积阅读38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0:59:48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9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1:12:04
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总阅读时间45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1:12:19
今日阅读1小时,Think Twice: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Counterintuition,40%-45%,累积阅读时间86小时。

今日阅读第五章more is different
作者举了两个例子,其一是蜂群建立新蜂巢的过程,一些专家研究发现,蜂群分裂建立新蜂巢时,是分散出几百个蜜蜂向各个方向寻找合适的巢穴,一旦某一只发现,就返回临时居所,并用8字形飞行指向发现的方向,越大的巢穴,8字形越大,当某个方向有超过15只蜜蜂返回时,蜂群就不再等待而是向那个方向前进,并建立新的蜂巢,这样建立的蜂巢往往最佳。单一蜜蜂的搜索和结果都是充满噪声的,也说不上什么有序或者逻辑,但是当他们组成一个群体时,more is different。

阅读至此,不禁想起曾经的经历,构建交易系统时,有一派是用众多指标集合成一个系统,单一指标也许是充满噪声的,但是整体也许会表现出预测成功率增高。但是这里也有个问题,曾经有人给出断言,一个指标的正确率是80%,叠加另一个正确率是80%的指标后,总体正确率降为80%*80%=64%,叠加越多指标,错误率反而越高。也许这种断言是错误的,对复杂系统的预测,群体性行为更为理性。

另一个例子是黄石公园发展中的问题,州立ZF为了保护食草类动物,而大规模猎杀掠食动物,造成生态系统失衡,不得不花费几十年去修复,对于复杂系统,如果仅仅对一个factor进行改变,后果不可预知。

----------------------------------------------------------------------------------------------------------
今日阅读至第四章结束
作者继续以预定选项偏差、你喜欢的即是你理性选择和惯性行为为例,列举了一系列一致性偏差的人类行为,预定选项偏差举例是之前看过的那本nudge中提到的关于器官捐赠的例子,记忆尤深。

最后作者给出四个建议:
1.决策前先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
2.环境放在第一位,个人爱憎放在之后
3.注意institution imperative对你的影响
4.避免惯性

不过最终作者也总结到,考虑到人是社会生物,想要完全避免环境影响的一致性偏差,是不太可能的。


-------------------------------------------------------------------------------------------------------------------------------
今日开始阅读第四章
第四章关注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作者提到的一个实验是8个人中7个是提前商量好结果的人,在一个明显的错误而7个人统一意见时,70%+的人不会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fMRI的观察中,人类在环境压力下做出错误结论时,并不是进行逻辑的部分最活跃的,而是杏核体,对恐惧进行反应的脑部结构,也就是并非理性思考主导人类在压力下的行为。

另一个实验是当商场播放法国音乐时,法国产的葡萄酒要买的比德国的好,而播放德国音乐时,结果相反,更为令人惊讶的是,当采访购买酒的顾客时,没人认为是音乐对选择做出了影响。
----------------------------------------------------------------------------------------------------------
今日继续阅读第三章
大概明白作者本章的意思了,某领域的专家擅长的是按照规则可以总结出规律的事情,比如修水管,水管工肯定比天体物理学博士强,但是当处理复杂系统,并且结果集非常广泛的时候,专家作用就不好说了,比如金融市场的宏观经济学家,预测多不靠谱。

当对复杂系统的广泛结果集进行预测时,群体的预测均值要强于专家的预测,这是因为多样性部分抵消了错误值,但是当群体对预测事物怀有情绪、涉及利益时,从众心理导致产生极端,这也是金融市场背后的人性。

作者还讲到了直觉,这个与前景理论描述的直觉相同,只有大规模训练并且应用到环境改变不大的场景,直觉才有意义。

最后是三条建议:
1.在求助专家之前,先自己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2.寻找多样性
3.求助科技的力量,也就是大数据分析

作者写这本书时,围棋还没有被代码所统治,机器学习还没有普及。

-----------------------------------------------------------------------------------------------------
今日开始阅读第三章
这一章的标题是expert squeeze

今日时间不充裕,只读了开头的几个section,大致的内容是与专家提供的意见相比,有时大众的均值更能预期事物的发展,提到了一本wisdom of crowds的书,best buy曾经做过一次实验,由全公司的人对公司贺卡的销售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与专家得出精确预测仅相差不到1%。

这个部分的内容不太熟悉,似乎没有在其他的行为心理学著作中看到过。

woc这本书列入读书列表,有时间也来读一读。

-------------------------------------------------------------------------------------------------
今日阅读至第二章完结

第二章主要讲的是锚定偏差,一旦人类心理层面有了锚,就很难扩展思考其他更广泛的选项,标准例子就是先思考一下手机尾号,再评估某个数值,哪怕已经知道锚定偏差,多数人依旧会受到影响,本文作者也起了一个名字tunnel vision。

为了解决锚定效应带来的行为偏差,作者给了5个方面:
1.要明确的思考各种潜在的可能性,不能局限在眼前的范围内
2.要主动寻找差异,并思考与自己思想、决策不同的差异优缺点
3.为了防止后见之明对进一步改善决策的危害,应该详细记录决策过程,当决策是理性的,不应被结果影响而判断曾经的决策是错误的
4.避免在情绪化的时候做决策
5.理解不同方面的利益存在,以防止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做出错误决定

---------------------------------------------------------------------------------
今日阅读至第一章完结

作者给出解决inside view/outside view偏差的一个方案,分为4部分:

1.当要对某件事做出决定的时候,首先寻找其他类似的事情作为参考
2.全面考虑结果的分布,而不是仅考虑一部分
3.对结果进行预期,根据结果集进行理性的预期
4.随时对预期进行微调

记得stumbling on happiness中最后提到,你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其实都已经发生过,别以为自己有多么独特,所以要尽可能的参考其他人的处理结果。

投资一道一样,没什么新鲜事。

---------------------------------------------------------------------------------------
今日阅读第一章的一部分,inside view和outside view的偏差。

人类思考问题,在信息不充足,或者信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取时,直觉往往忽略大范围的比较,而把统计结果建立在对有限数据集合统计的结果中。
特别是当人类情感掺杂其中时,比如大部分人评估自己某项技能时,不会认为自己在平均水准之下,而且实验表明,越是技能能力
低下的人,越喜欢高估自己的水平。在投资领域,大部分基金经理不能战胜指数,却能赢得不少人投资,往往是投资人只关注最近
收益率导致的结果。

基于对这种偏差的认识,如果自身觉得对某项技能有十足把握时,恐怕你需要思考两次再做决定。

第二点是某项事物的成功率很低,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却不会认为自己会是失败的那一方。这里我曾经有个有意思的思考,
每本交易书籍都会提到,交易的成材率很低,但是每本书又会说我的交易方法是遵循概率原则。那么如果真的是用概率来思考
问题,那么基本上不应该有人从事交易行业才对。这应该就是这种思维偏差,不会认为自己是失败的一方。

---------------------------------------------------------------------------------------------
今日阅读至第一章前,作者简介了8章的内容,并且概述建立如何处理非理性行为的的构架,

1.先要熟知各种非理性行为的表现行为
2.发生非理性行为时意识到
3.借助一些工具来防止发生或产生严重后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1:13:44
情怀褪色,网易要做纯粹的教育商人

https://mp.weixin.qq.com/s/x7FMFpYhdXZw3Vo7wPG6G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1:18:44
张邦鑫:好未来关于教育高品质复制的三次规模化探索

https://mp.weixin.qq.com/s/FbSxjqwlAn9QUN7z6ZRrOw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1:29:54
高中AI课程将在全国推开,斥资百万建配套实验室受争议

https://mp.weixin.qq.com/s/4nb7uiIHZv_rk6EyJmNLPw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1:33:48
编排耗时1个月、被全校围着转,这张课表背后藏着哪些教育创新?

https://mp.weixin.qq.com/s/qWlSsEHlOHcpLMuPJ8UJUw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1:37:19
昨天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3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1:44:51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317小时      
挑战第三百九十天   读10页书,完成当日任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1:59:57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8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2:10:16
老实说我昨日(6日)打了半天酱油啦——但算不上什么波动,即便受到门锁心老化脱落致沉没时间成本一下飞升~但也只有这一点点小麻烦哈,只要正常一坐到教学馆三楼教室中,小脑瓜照样可以表现出最活力的一面。
这几天看的这本书很难,厚厚的博迪,11版据说要看前24章才算看完,然后拿出已收集好的学长复印笔记和一篇《投资学导论》——就热热闹闹地开始“磨书”Marathon啦。具体学到内容可能还只是表面一点点,虽然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在看(昨天晚上8:30睡的,今天04:30起来攻读)哇,一早上超慢“吃书”,眼冒金星那种,偏方差啥的,过程比较累,总算看完了,却又没觉得有很复杂,可能书本传递知识还可以,但用来传递推理统计模型就会读起来蛋疼得多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7 22:19:50
昨天阅读3小时,累计阅读695小时。运动2.5小时,累计1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