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77 1
2006-02-21

转贴:http://blog.sina.com.cn/u/1213311544

陆标

2006-2-3

企业、创业、执业、从业、事业、职业、专业。。。你可能是个“职业运动员”;或许你是“执业医生”;要么你是所谓“搞企业的”;再不,你原来是“专业人士”,后来选择“创业”。

那到底什么是所谓的“业”?汉语的“业”本义是一种叫“大版”的物件,又指一种悬挂钟磬的器物。“悬者,常防其坠。故借为敬谨之义,《书》之‘兢兢业业’,《诗》之‘赫赫业业’、‘有震且业’是也。凡人所执之事亦当敬谨,故借为事业之义。”(见顾炎武:“司业”,《日知录集释》。)

原来“业”是被“敬谨”的对象。可不嘛,还有个词叫“敬业”。因为敬谨,所以你会专一持久地做某件事,某些事做得好了,会有人在经济上回报你,从而你的追求成了所谓“职业”。或者,因为很多同好者一起敬谨某件事,大家制定标准规范,设置门槛等级头衔,反复切磋提高技艺,于是有了“专业”;有些事情似乎回报很大,但风险也大,没有既定之规,胆大心细者敬谨为之,人们称之为“企业”。。。

那天下那么多的事情,具体到每个人,凭啥要敬谨此事而不是彼事呢?换言之,三百六十行,你凭啥要干人事经理,他凭啥偏要当会计师呢?这个问题不同时代背景下有不同回答。“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这曾经是一个时代的回答。现在,组织不安排了。“什么行业赚钱多,就干什么行业。”这是当今不少人的回答。不过此答非所问。因为,此答说的是他追求的是钱,而钱是通用的手段(currency),不是前面问及的“业”之一种。 “钱”,by definition,不能成为“敬谨”的宾语。

“敬谨”是一种精神状态。其背后的动因是另一层次的精神状态,即所谓兴趣。老百姓说:“架不住我就是喜欢”;或者,“有钱难买我愿意”,都是在说这种力量强大的内在兴趣。

一个人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谈何容易。没有过五关斩六将之功夫而能较早找到自己兴趣所在者实属幸运。想想来自组织的干扰;想想童年时父母老师的约束,想想人本来就离不开社会,社会潮流又非个人能左右,所谓“生不逢时”。。。

只有有兴趣地从事某件事,才能谈得上什么从业、专业、企业、创业。很多人很忙,煞有介事地忙,一辈子地忙,但因没有内在兴趣,或许也能头衔等身,不乏外在的承认与回报,但扪心自问时总有一种空洞寂静感。英文有OCCUPATION与VOCATION之别,讲的正是两种忙碌的境界。VOCATION源于拉丁语,本意是话音、召唤,后来引申指神灵的召唤,进而被用来喻指发自内心地追求某项事业;OCCUPATION(职业)指的则是规律性地,但如小和尚有口无心撞钟般地从事某件事而已。是故, 有一个职业,仅仅是象模象样地占据(occupy)了一席之地,至于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与敬畏则要另当别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2-22 18:25:00
我对“业”的理解是:如果你能如愿的“从业”于你的“专业”,无论它是什么“职业”,你都应将它当成“事业”,这就是你“创业”的开始,其“敬业”的精神是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