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06 11
2010-01-31
自本轮危机爆发以来,在金融监管问题上的官商对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这种对立在本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众的愤慨之声迫使各国政府在金融监管领域频出重拳,而达沃斯论坛非官方的性质为全球金融巨头提供了齐声申辩的机会,处于中立立场的专家学者则试图从更超脱的视角指点江山。无论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如何,围绕金融监管的严肃思考对于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和金融业健康发展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锋1月2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美目前推出的监管新规中有直击要害的部分,也有反应过激的举措。经过政府与银行业的交锋对决,伴随各国国内压力的缓解,预计未来金融监管将更趋于理性。     政府挥舞“大棒”     事实上,早在论坛开幕以前,这场围绕金融监管改革的激辩就已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原因是去年末今年初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本来立场存在明显差异的欧美监管当局突然密集出招,让不少金融巨头感觉有些“发懵”。先是对银行业征税在欧、英、美三地开花,目前欧元区尚停留在动议阶段,但因其是征收银行税的始倡者,预计迟早会出台更明晰措施;英国则于上月宣布将对银行员工超出2.5万英镑的奖金按50%征税;美国十多天前提出征收“金融危机责任费”,虽费率仅为0.15%,但象征着从严监管的大棒已然挥起,上周又以限制银行从事自营交易和设定负债市场份额上限的新规提案予以确认。不出人们所料,这种基调又被各国政府高官带到了达沃斯论坛。     开幕首日,加强金融监管的鹰派代表人物法国总统萨科齐开宗明义,直言赞成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提限制银行规模和交易行为以及英国首相布朗所提对银行投机行为增税的做法。他说,如果没有各国政府先前强力干预,金融系统早就“彻底崩溃”。在监管与市场的选择上,萨科齐称“金融、自由贸易和竞争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而“银行的角色也不应该是去投机”。相反,他强调必须通过加强监管确保银行坚持分析信用风险,评估贷款人还贷和金融经济增长的能力。“要拯救资本主义,我们只能改革并使得这个制度更加道德。”他说。萨科齐火药味十足的言论直接导致围绕金融监管的讨论迅速升温。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28日对媒体表示,美方提议与欧央行“立场一致”,即确保银行业专注于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他同时强调,银行业应反思其以往运营模式,接受高盈利模式不再的现实。英国财长达林亦表示,英国面向金融行业征收超额资金税的做法正在“发生作用”,称其前往达沃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说服银行家们改变其既有经营“文化”。以白宫经济顾问萨默斯带队的美国代表至今尚未就监管问题发表言论,但一周之内两令连发,美国政府的态度不言自明。     相比之下,加拿大总理哈珀的表态要温和一些。他在28日的发言中表示,加拿大将敦促各国采取足够强劲的金融监管,以避免重演危机。“如果不解决监管不充分的问题,我相信后果会比危机前更糟糕。”哈珀警告。但他同时强调金融监管必须有正确的目的,不能过度。“加强监管的关键是鼓励审慎经营这种文化,而不是在微观层面管理行业。”他说:“加拿大不会对本国监管行业采取过于专制或严厉的监管。”
银行家“揭竿而起”
    面对来自政府的监管高压,银行家们在达沃斯论坛上“揭竿而起”,不放过任何一个表达质疑的机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达沃斯公布一项民意调查,大约60%的银行负责人“极其”或“相当”关注过度监管所带来的风险。     论坛首日,英国巴克莱银行总裁罗伯特·戴蒙德就对媒体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令所有银行变得更小”可避免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如果认定“大”等同于“坏”,因而缩减银行规模,那么“就业、经济、特别是全球贸易和经济”将受负面影响。“拆分大银行是否有助于经济复苏?回答很明确——否。”英国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彼得·桑兹说。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阿克曼亦警告说,如果监管措施过于严苛,“所有的人都将变为输家”。     黑石集团CEO斯蒂芬·施瓦茨曼的言论更加犀利。他说,如果政治家们继续拿金融业“开刀”,且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迟迟无法消除,那么银行业将惜贷,从而危及经济复苏。“金融机构会感觉遭到围攻,它们会选择撤退。”施瓦茨曼说:“因为它们不知道今后要交多少税,不知道资产总额限制会是多少,不知道什么生意还能允许做。不确定性太大了。而实体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却没这么严重。”     学者建议理性监管     在欧美政府高压出拳之后,本次论坛上学者们的态度显得更加保守和理性,所发表的言论也大多围绕监管措施的针对性和警惕过度监管等话题。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拉古拉迈·拉詹认为,危机爆发后,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将太多的精力集中于金融部门的薪酬、红利等外围问题,而忽略了本该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即提升银行透明度和加强风险管理。     纽约大学教授鲁宾尼认为,奥巴马提出的金融监管新规本身代表着正确的方向,但只削减银行规模还不够。除了解决“太大以至于不能倒”的问题,现在还要关注“太多以至于不能倒”的问题,认为应警惕“许多小机构冒同样风险”可能带来的危害。他同时警告,过度监管可能会扼止经济增长,如果发达经济体的做法被发展中国家效仿的话,这种危害可能更大。     殷剑锋认为,目前有关征收奖金税和金融危机责任费这样的做法是恰当的,有利于金融机构抑制过度冒险的行为,也符合“多赚钱多交税”的原则。但是,禁止银行从事自营交易这类的措施未免走得太远,低操作性决定了这种措施一旦实施,可能会带来无穷大的监管成本。“要区分投机交易和用于对冲风险的交易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说。殷剑锋认为,未来银行业的监管最主要的是解决透明度问题,包括加强场外衍生产品交易的透明度,设立中央清算中心,同时建议公正、公平、公开的银行交易(包括自营交易与代客交易)披露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2 11:28:52
达沃斯年会,是资产阶级在经济方面的国际组织,其目的是防止经济危机超出了可控的范围,从而保证剥削制度的长治久安,经济危机是走向公有制的催化剂,所谓经济政策,都是漂亮外衣下的分配制度的调整,但资产阶级无论如何调整,都不会改变剥削的本质。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者思想的吸收,发展成为国家资本主义,对阶级矛盾进行了很大的缓解,这也是资产阶级的灭亡比马克思预言的慢得多的原因。资产阶级为了不让催化剂出显,走向了国际合作的道路,所以共产国际的道路到了回复的时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产主义的实现才会加快步伐。共产国际年会,建议恢复后的第一届,在济南召开,议题,在经济危机下如何加快公有制分配制度在国有制经济体中的推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 16:12:57
达沃斯年会,从一开始到现在,以至未来,都将是失败的,就象资产阶级终将消灭一样,劳动作为经济的能动组成,一直被资本所否定,当然是为了由资本霸占劳动的所得,这种经济年会,不过是在分赃,赃多时还好,可是当下赃少了很多,分赃的人各个不满意,所以很难有结果了,人类对于经济,唯一能动的参与,就是分配,分配基于平等时,称为分配,分赃,是不能称为分配的,赃都是不平等的,达沃斯就是个分赃大会,无产阶级看到的是丑恶的嘴脸,不过,里面现在也有了中国人,他的名字叫朱民,不会还是共产党员吧。太可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 16:25:59
杨兄,恕青水直言,汝研经济,脑子不太够使啊,基础也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只是停留在分赃,谁多谁少的层面上。汝看不懂资本论的,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是一会站在资产阶级的欺骗上写,一会站在本质上写,汝已混为一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 20:13:48
分赃也罢,分配也罢,银行业监管和反垄断的经验都是我们在社会主义阶段应该借鉴的。
如果失去监管,国有银行照样会变着花样地洗劫社会财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3 08:18:19
分赃必需制止,但监管不是制止分赃,监管是让分赃公平一点,但历史证明,分赃是无法公平的,赃就是贪婪的产物,贪婪的人是无法谈公平的。在经济危机时代,分赃大会很难圆满毕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