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8275 30
2006-02-21

有大量的储蓄,有显著的资金紧缺.中国经济中,消费疲软,是人们的思想所至,还是有更深的原因?

然而,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储蓄,为什么中国人始终谨慎消费?是预期教育投资所需资金的影响吗?是预期购房消费太大的影响吗?

很多人会说,中国的消费倾向肯定是偏低的,可是造成这种谨慎消费的原因主要是收入水平底,导致闲余资金低.多数的中国人储蓄是为未来的子女教育投资和住房投资.所以,这部分储蓄是潜在的投资.

因此,应该说中国的消费倾向是偏高,因为收入水平低下,人们几乎把所有的收入用于必需品的消费(现在教育和住房也可以说是必需品),所以没有用于投资和其他方面的钱了.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越底,相反他的消费水平却变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2-21 21:55:00

政府已经将扩大内需和解决三农问题列入了十一五规划里

改变我们国家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需要很长时间,以出口导向,以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会有显著的改善.

当然目前怎么解决好农村人和少部分城里人的教育和医疗问题是最迫切的,想要让储蓄变为消费关键就在于此.

减免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和医疗合作在我看来只是治标不治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3 09:49:00
看储蓄不能仅仅从总量来看,最主要事分析储蓄中各个阶层所占的比重。我过储蓄的总量是很大可其中相当多的是固定大额存款,所以说钱越来越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这些人的消费倾向是底的,而大部分处于底层的劳动人命却没有钱来消费,因为现在他们的子女的教育和住房基本上就占用了他们全部的收入,就算他们想消费也没有机会,这些人的消费倾向是高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我国的消费倾向是高还是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3 10:17:00
我觉得中国人不消费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为中国人普遍没有安全感,今天把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储蓄都花了,恐怕明天就要忍饥挨饿。这主要归因于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其二,中国人除了日常消费和供子女上学,胆大的投资点股市和房市,其他的根本不敢投资。这钱除了在银行里还保险点,很多人都觉得投资那就意味着丢钱。谁干投资!这还要归因于中国的投资体系的不成熟,广大劳动人民无法树立信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3 18:13:00

不是信心问题,而是分配问题,和生产的结构问题。

大部分人的钱太少。教育和住房成为了重大的难题。收入不足。少部分人的收入太高。这是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4 14:54:00
以下是引用万岁中国人在2006-2-23 18:13:00的发言:

不是信心问题,而是分配问题,和生产的结构问题。

大部分人的钱太少。教育和住房成为了重大的难题。收入不足。少部分人的收入太高。这是面临的重大问题。

同意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节余的钱来消费和投资,所以总的来说,人民把钱都用来满足基本的生活和受教育的需要,消费倾向是很低的,因为在目前,住房和教育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

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十年来增长很慢,远远低于投资的增长,由此反映,目前投资和出口对GDP的贡献存在明显的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消费的贡献没有什么多大的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