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0-2-1 11:58:52
whaonvger 发表于 2010-2-1 08:50
9# bigfish2007
赞一个,四虎的水平比三大期刊作者的平均水平差的绝对不是一个等级。中国经济学的整体水平最多在美国70年代的样子,研究的很多文章其实也并没什么价值。
在主流经济学已经走向异质性经济人的动态均衡研究时,国内很多地方还在大谈非均衡,岂非谬载。
看来这位老兄也知道了 异质性经济人的动态均衡 国际经济前沿热点研究 Nature 有篇介绍 可以看下哈 其实我发现也是在忽悠科研经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00:30
向各位老师和前辈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03:16
bigfish2007 发表于 2010-2-1 05:34
这个帖子的观点我有点不能赞同,首先说计量的方法是越简单越好吗,未必吧,请问作者,你知道面板估计的问题在那里吗,没有考虑个体异质特征随时间变化的可能,没有考虑个体异质特征和解释变量交互影响的可能,没有考虑宏观经济数据高度持续性的基本特征,这些都是计量经济学前沿研究的方向,自己不懂计量可以,既然不懂,就不要说计量研究没有意义,每个领域的研究都是因为遇到了问题展开的,轻易的否定一个领域,并简单的归纳成越简单越好,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第二个问题,陈和陆的论文又有多少有用性,陈和陆的论文是贴近中国实际,但是他们的结论能够做政策依据吗,如果只是对数据回归的结果,连科学最起码的内部逻辑一致性都还不知道是否满足,这样的文章显然不能跟经过严格逻辑论证,避免了偷换概念可能的论文相提并论,经济学家在于解释世界,而不是解释数据,数据只是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材料。我在这里不是否定陈和陆的论文,他们的文章写的是很好,但是还不至于说达到AER,QJE论文的水平。我们不过在走美国经济学研究已经走过的路,别人以前已经走到这里了,并且经过思考后没有这么走下去,肯定有他们的道理,我们难道不该思考下他们选择的理由么。现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越来越微观,比如以前的宏观经济中,都是直接引入代表性家庭,代表性厂商,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忽略掉了家庭和厂商之间的异质性,以及他们之间的博弈,现在的研究正是要克服这些固有缺陷,因此动态优化更为复杂(以前是简单的不动点,现在是输入一个分布,导出一个分布,分布也要成为不动点),其复杂的计量机编程常常要用fortron去运行,这些前沿的技术对我们理解行为人的行为不是更有意义么?最后我想说一句:学术不一定团队就好,如果所有的老师,都采用相似的方法,做着相似问题的研究,写着相似的文章(找到中国的数据,做一下回归,解释下结果)学术就失去了多样性,这样的局面实际上是学术僵化的开始。真正的学术,就应该鼓励文人相轻,只要不是人身攻击,在相互否定中推动学术进步,这个道理中国人最应该懂了,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
说得很好,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03:44
暈啊,說的什麽我基本看不懂,就是覺得好熱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04:27
如果所有的老师,都采用相似的方法,做着相似问题的研究,写着相似的文章(找到中国的数据,做一下回归,解释下结果)学术就失去了多样性,这样的局面实际上是学术僵化的开始。真正的学术,就应该鼓励文人相轻,只要不是人身攻击,在相互否定中推动学术进步,这个道理中国人最应该懂了,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
单独再顶一下,这个说得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05:28
陆老师确实是很有魅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06:51
学习之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07:44
陆老师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是所有年轻经济学者的楷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08:25
fudancenter2 发表于 2010-1-31 23:07

下面要说的唯一的依据就是“不了解就不要那么武断”【我和他们接触过好几次,应该说不是完全不了解。】

第一,何为经济学研究,一些人说陆铭的计量太简单,我甚至还听别人也这样说张军老师,试问,计量不是越简单越好么?OLS不是最好的估计方法么?能用简单的方法来做研究,干嘛要费那劲去折腾别的。【应该是在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越简单越好。方法的复杂程度,和问题的复杂程度有关系,不是想简单就能简单的。】再说了,研究总归是一步步向前推的,真正要与国际完全接轨,估计也要到我们这一代。【这句揭示了本质。事实上,他们在国内是一流,但在国际上三流不知道能不能算上。】

第二,AER和QJE真的那么重要么?重要,当然。可与中国的现实需要相比重要么?不重要。因为这个圈子还是以美国为研究对象,【至少AER没有指明重点发表美国经济的研究,相反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只是重点关注考虑发表中国经济问题。自己定位狭窄,不要类推至AER和QJE。】大家也看到财大经院近年的Publication了,但仔细一看,基本上与中国研究无关,这对我们有什么贡献【没有强大的数学研究,能有强大的物理和天文?前苏联是一个数学强国,自己培养出了很多数学家,注意是他们自己培养出来的,被欧美公认的。所以他们登月比中国人早半个世纪。中国自己培养出几个数学家?和中国研究有关的领域不强,原因正在于和中国无关的领域不强。做研究又不是搞GDP,那么急功近利干嘛?】另外,大家也要关注下动态,财大的人才流失的很快,上面列出来的很多Publication都是很早的,很多根本就不是财大的人【这个和AER重要不重要有什么关系?】。真正要发这些Journal,在国内根本没有圈子,中国研究想在上面发更难。【这话是本质流露。不是这些青年经济学家不想发,实在是发不出来。那天要能发出来,他们肯定到处高兴地进行学术交流。】

第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研究?我承认经济研究和AER风格相差很大【AER上也有中国研究,比较一下差别就知道经济研究上面那些文章和AER的中国研究相差十万八千里。】,原因正是中国的现实需要【现实需求是,有一大批学术很差的人要在经济研究上发表,如果经济研究按照AER标准审稿,十年不知道能不能出一期?还有,即使存在几篇论文能达到AER水平,国内有相当水平的审稿团队嘛?】,我们在一个转轨和发展的时期,至少我们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要走的路跟美国不同,国家需要我们来就中国的现实给出一些答案【行不行啊?不要太自我感觉良好。政府向来只是要经济学家帮他们说说话,吹吹风,不是真要你给他们指路。陆明说,解决东西部差距的最好方法是把西部人口全部转移到东部城市。他亲口说的。很对,但政府不听。不知道陆是否是开玩笑的。你告诉政府追求GDP是不行的,他会听你的?】,所以偏政策和应用的文章才是最好的,纯理论的研究(比如理论计量)跟中国经济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经济研究上的论文的两个共同点是:中国相关和重要问题。【实际情况是,陆鸣陈昭真要搞出一片理论好文章,肯定投AER去了,投经济研究肯定亏了。写出来的文章差到和经济研究一个档次,才会投经济研究。simultaneous problem】

第四,团队的重要性。经济学研究需要团队么?当然需要,要不然Acemoglu也不必要和Robinson等去合作了。复旦的最大特色就是团队,如果诸位能够亲自到CCES每周二的讲座,或者每周的Workshop来一下的话,你就不会说什么“编辑的关系”之类的话了,这里你将明白他们的每一篇论文是怎么出来的,其过程比我们自己胡乱凑出来的要复杂得多,他们花在每一篇论文上的时间和精力比大部分人都要多,他们的学术水平并不差于那些在AER上发文的人【复旦团队确实是国内高校的土鳖团队中最好的,气氛也是最好的,讨论也是最好的之一。但是发AER不是靠时间多少决定,是靠最后论文的质量。学术能力是否和发AER的一样好,这不好观测。如果论文质量是一个指标,那到可以代理一下。】,不信,来一次Workshop吧。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自己曾经也自认为懂一点点经济学,至少到目前为止第一作者也发了2篇经济研究,3篇季刊【只要主要贡献是自己的,那基本上算国内一等土鳖了】,1篇管理世界【这一片不能算,这杂志太烂】,与合作者的论文也在SSCI前50,但当我参加了他们的活动之后,才明白我这辈子能做到他们的1/5就算不错了。【每年超过他们的人有一大批,可惜你自己先自我剔除了。】

第五,经济学与方法之间的关系。你可能说陆和陈的论文技术性不强,特别是最近年份的论文,但你真的要了解下他们自己的简历,陆、陈和王都是理论出身的【关键是思想,技术复杂不复杂,要看问题对技术的需求。如果都看技术复杂程度,那数学家不都是经济学家了?】,他们博士期间做的不是实证,而是纯理论研究,博士毕业才转到实证【实证发文章快,体制内不合理的考核需求。理论出一片多难啊。一年出很多理论,估计也不是真正的理论文章了。】,并且最近也有相关的理论文章,所以方法他们绝对不是不会,而是觉得经济学研究要尽可能简单,在数据无法获得的情况下,才要Calibration等【校准是自娱自乐,不能用来当真的】。计量更不是他们的限制,要知道陆是做劳动的,劳动经济学是Microeconometrics应用最多的,你能说他不懂?开什么玩笑!

第六,在自己评论别人之前,大家最好先了解下,最好亲自跟这些人交流下,你会明白我上面说的这些的。“文人相轻”自古难免【陆陈发了AER,中国还有土鳖出来说不符合中国现实,没有意义,那才是真正的文人相轻。】,不像武将,行不行来出来比试一下,自分高低【在AERQJE上发表的中国人已经有很多了,可以比试一下。】,真正的文人至少还需要有一些胸怀的,不要带有人身攻击的特点,那样只会显得自己卑微。【我不是真正的文人。但我只是评论一下,没有任何攻击含义。我自己也很佩服复旦团队。但因此把他们捧上天,认为经济学做成这样子才符合中国国情,那就有误导性了。所以我出来从正反两面评论一下,希望中国的土鳖不要灰心,擅长做理论的就做理论;擅长做实证的就做实证;没有必要用同一的标准来要求。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最重要的。超过复旦团队的最佳方法就是最基本的方法:学好基本的数学工具,认真读几本一流经济学教材,你就开始发现经济研究上论文漏洞百出;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现象的抽象能力,多和同行交流,不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当静下心来研究思考时,论文质量自然会上升。去除浮躁,求真自现。但是这估计是教授以上的境界。广大学子要么为毕业发表而愁,要么为职称发愁。体制逼迫浮躁,这就是中国学术不强的根源。】

anyway,即使你不相信我说的这些,也不要紧,等你自己能做到他们这样了,你自然明白有多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09: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12:14
只手遮天 发表于 2010-2-1 10:04
呵呵,不比AER上的人水平差,哎真是意淫强国啊!参加此WORK SHOP 你说你让索洛  森 这些人来 感受四虎的精彩表现嘛   让他们在四虎的表演下,自叹不如,感觉自己的水平真是不如这几个年轻人,诺奖真是该退回去了,是吧  发奋图强吗,呵呵
坐井观天肯定不能强国  但妄自菲薄也好像不能强国把

我认为还是应该首先怀着谦卑的心去努力追赶,同时又坚信别人能做的 我也能做 并且一定能做的更好 不要总是仰望别人,其实就那么一回事 你努力了 也能搞定的 老美那些玩意真的你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深(俺宿舍一哥们在数学 世界排名第一的杂志也发了一篇 他是小硕哦)

陆铭以及复旦学人的勤奋应该是我辈学习的榜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22:08
非常赞同“评人先评已”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24:15
能用文字绝不用数字!能用简单的计量就绝不能用复杂的!——否则,就只是玩游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24:43
楼主说得还是很有道理,在发文章方面也是比较牛了。说出了在我国发文章的一些体会。中国现在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也就是重政策和应用方面的文章,纯理论文章不是不需要,但是对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还是有一段实际的距离。当然,对于计量方法的运用,也不见得是越简单越好,而要根据问题的性质来定,不同的方法用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个人的观点是正是由于中国的实际决定了中国在科技界只能有“罗汉”,而很难出现像爱因斯坦那样的“观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25:14
非常不赞同“评人先评已”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26:29
牛是牛,但希望能有更多对民生有用的经济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36:43
好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49:52
也在上海读书,很想去CCES每周二的讲座看看、听听,但不知外校生是否受限?所以一直没去,Workshop学生可以参加吗?谢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50:52
楼主说“大家也要关注下动态,财大的人才流失的很快,上面列出来的很多Publication都是很早的,很多根本就不是财大的人”。据本人所知而言,这句话有待考证,比如朱东明就是从北大刚流入财大的。当然这与本主题关系不大,但也要客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53:29
无论楼主对牛人的如何炼成的总结是否准确,但他(她)确实努力去探寻别人的成功路线了,精神可嘉,用心就好。观察分析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在成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2:57:18
啥时候有机会能去看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3:01:24
我觉得经济学真的挺难弄明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3:04:22
有位香港科大的老师来财大讲学时说过,经济学文章如生活中我们吃饭用的碗,仅仅用来盛饭,不值什么钱,但是如果做成艺术品,就会卖得很贵。写经济学文章也是这样,简单的道理用很好的模型做出来,文章就出彩很多。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其言说出了些许学问的真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3:04:36
50# FM3
ZILIBOTTI是苏黎世大学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3:11:07
不了解状况,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3:14:44
91# shh1986
你说的是哪篇,能否给个下载地址?
异质性经济人现在用的蛮多的,新公共财政、货币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都有用到,感觉算是个发展方向,很忽悠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3:18:34
按照楼主的观点,我的总结是, “逻辑有两种:一是逻辑;二是中国逻辑”——韩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3:19:28
总之我是要努力学习 不管这几位老师多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3:23:09
whaonvger 发表于 2010-2-1 13:04
50# FM3
ZILIBOTTI是苏黎世大学的吧。
他曾长期盘踞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这两年刚被苏黎世大学挖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 13:23:20
牛人去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