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因为各种各样的目的,组成各种各样的人群的集合——组织,从最原始和基本的家庭和氏族,到以地域和种姓为区隔的国家;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到以精神信仰为目的的教会组织。探讨这些人类组织的兴衰是个具有现实意思的命题。 人类的寿命在70-80岁之间,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在时间上大概横跨125年,如果照俗语说的:富不过三代,也就是兴盛期最多在100年之内(假设第一代在25岁开始发达)。
当代的美国,其军事实力足以在数周内消灭一个中小国家,其经济实力更不用多言,她的电影、流行音乐、可口可乐、电脑等定义了全球的消费文化,她的民主制度为大多数国家效仿,可谓如日中天,不可一世。中国也曾经辉煌过,甚至超过当今美国的程度。除了上古的辉煌,在历史上还有汉唐元等世界级的辉煌时代,不管是财富、文化、军事、宗教等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罗马也曾经统治了将近全部欧洲和亚洲、非洲的相当大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就几乎是全球(美洲还没有被发现,处于原始部落时代)。这些朝代的寿命在数百到上千年不等,虽然罗马帝国延续了上千年,但这些强国的鼎盛期最多也不过一两百年。
企业的寿命和家族差不多,100多年。欧洲有些家族企业历史要更长一些,但已经是凤毛麟角。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企业看起来确实是个非常大的挑战。现在中国很多著名企业的历史不过二三十年,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已经淡出舞台,甚至不再存在。
宗教是个例外,佛教2600年,基督教2000年,伊斯兰教1400年,而且似乎香火一直很旺,有越烧越旺的感觉。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组织的差别呢?同一类组织之间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的命运呢?
组织的粘合剂是人类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人类需求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组织。我们将这种种的需求统称为“力”,各种组织的产生和力量相关,能否兴盛、持久,也和力量的缘由和变化相关。
主宰每一种组织的力量各不一样,我们可以将人类所有组织的维系力量概括为以下四种:
1、亲情:以种姓和血缘为维系枢纽,如家庭
2、信仰:以精神的服从为基础,如宗教
3、权力:以生命、自由等强制手段为约束方式,如国家和它的统治工具军队等
4、利害:以钱财等物质作为刺激和奖励,如企业。
每一个组织或多或少都存在这四种力量,但以某一种为主。但每一个成功组织,都是这四种力量综合运用的结果。
家庭是繁衍后代和社会稳定两种力量平衡下产生的,和自然界与同类的竞争,共同利益产生了同姓氏族。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协作的发达,人与人的合作越来越多地在外部,而非基于地缘和种姓的狭小区域内,使得氏族组织日渐萎缩,但对家庭的依赖并未减少,而且更多的是精神上和血缘上的,更加回归精神,回归本能和自然。
“富不过三代”的咒语,实际上也是家庭成员追求财富的动力变化所致。穷的时候,对财富的欲望非常强烈,一心要摆脱贫穷,调动起所有的潜能,忍受万般辛苦,付出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天道酬勤”,一般都是能富裕起来的,只是由于机会的原因,程度会有所不同。富裕起来的后代,生活安逸,自然斗志就不会旺盛。如果说,第二代受到父母亲的影响大,还能够勉强操持的话,再到第三代就难了。
国家的兴盛同样和组成国家的力量相关。一个国家往往是基于地缘和种群组成,一般有相同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性、人种等等。比如美国的崛起和偏于美洲有关,没有搅和到两次世界大战中,反而作为胜利者的后勤补给发了战争财;蒙古的崛起和他们生活习性相关,因为那个时候的马是最有竞争优势的战争工具;而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18世纪前,在世界上取得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古代那些改朝换代的人,无不是发现或找到了当时社会的主要代表力量,加以汇集、使用,建立了新的政权。一个政权的建立者或统治者,务必要看清这个国家的主要力量所在,对这些力量的恰当使用,才能建立千秋功业(关于中国的目前主要力量代表,想在另外一片文章里加以探讨)。即使美国总统的选举又何尝不是如此。
企业也是一样。支撑企业的力量是客户,他们的需求是主导力量。企业兴盛指数=客户数量×消费能力。找对了消费人群,提供了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能兴旺发达;支持你的人数越多,企业就会越好;他们一直拥护你们,企业的业绩就会一直好。但是,客户本身在变化:生老病死、收入变化、价值观变化等等;而企业自身和外部竞争环境也在变化:管理者变更、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新技术新产品的替代、竞争者等等。要两者一直咬合,企业才能存续和繁荣,有一方出问题,没有跟上节奏,和支撑你的力量脱钩了,企业的衰败就是必然。
对我们这些从事企业经营的人来说,密切注意支撑我们力量的变化尤为重要。
宗教的寿命最长,而且似乎经久不衰。不管物质生活如何发达,科技的发达甚至证明了某些宗教经典说法上的谬误,人们对于宗教的热情始终不减。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人的孤独和无奈,物质的发达加剧了这样的感觉,所以在家庭中抚慰,享受当下;在宗教中寻求庇护,希祈未来。
在物理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定律——墒增原理,它是说在一个封闭系统里一切物质,都是从有序到无序,从高能量到低能量,而且和时间一样,是不可逆的。我们的世界也可以分解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也同样遵循墒增原理。而芸芸众生的努力,似乎总是在和自然抗衡,想让一切无序的事物有序;把低能量的东西弄成高能量。
老子也总结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之道,也就是天之道是什么呢:“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的这段描述,实际上就是墒增原理的表达。
人的衰老,就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从高能量到低能量的过程——一个典型的墒增过程。我们的化妆、保养、锻炼、想万寿无疆等等,就是想和自然平衡。
人类的组织——家族、企业、国家同样如此,从成长——鼎盛——衰败一样遵循这一物理定律。财富的积累、管理好企业、保持国家的强盛等等,也是同样想通过人的努力,和这个自然规则抗衡和抵消。
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才可能墒减,而且要做功才行。封闭系统必然走向衰败和耗散(有些封闭的国家可能是个好例子)。不断寻找新力量和边界的不断外延,才能勉强维持系统的“墒”(有序度)。
但是,精神似乎超越这一规则。如果一定要用物理学的概念来衡量的话,它是用光速来度量的,不再遵循普通的物理学规则,甚至它们也许还具有超越时空的能力呢,谁知道呢?
人类组织的兴衰和成就它的原始力量是一致的,是这些力量决定了组织的生和死、强和弱、大和小。
作者:汉庭CEO 季琦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