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生存的六大措施
·
2010-02-02
·
工商时报
·
【本报讯】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穆乔(Wolfgang Munchau)周一撰文指出,希腊和葡萄牙先后陷入财政危机,已使得欧洲货币联盟的前景陷入成立11年以来最危险的阶段。他认为,欧元区必须建立强力而透明的危机管理系统、矫正内部失衡和重新检讨财政监督提案,才能维持下去。
上周欧元区着手准备史上首见的会员国纾困计画。希腊或许需要短期贷款,葡萄牙也是。不过,这两国都是小国。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让欧元区崩溃。
穆乔表示,欧元区最立即而明显的危险在于西班牙。穆乔指出,西班牙和希腊一样在依赖房市泡沫以创造经济繁荣,期间已严重流失竞争力。希腊政府至少已开始体认到改革的必要性,但西班牙的政府仍抱持否认心态。
穆乔指出,欧元区想要求生存,必须采取3项关键措施,外加3项辅助措施:
第一,强力而透明的危机管理系统。或许希腊纾困案可以权充这类系统的蓝图。但是,欧元区仍需正式拟定并获得各国国会通过,才能达成最大的合法性。这项系统不应以行政命令来实施。
良好的危机管理系统也必须把道德风险降到最低。虽然欧元区会员国没有意愿进行无条件纾困,他们明白在危机时必须互相扶持,条件是接受纾困的国家一定要进行改革。
第二,矫正内部失衡,因为这正是目前危机的祸根。不仅希腊与西班牙与拥有庞大经常赤字的国家要这么做,德国等拥有钜额盈余的国家也应如此。举例来说,西班牙需要改革劳动市场以调整实质工资,德国则应执行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老早就应该进行的所得税改革。这些根深蒂固的失衡是希腊问题失控的潜在原因。
第三,欧盟应该择期重新检讨目前几乎已全然失效的财政监督提案。由法国央行前任总裁拉罗西埃尔(Jacques de Larosiere)所领导的委员会所提出的方案原本就不怎么起眼,交到欧盟立法机构之后更被大量稀释。金融体系依然是欧元区经济长程稳定的最大威胁。各自独立的金融管理在一个货币联盟不但没有道理,还会构成致命危险。
除了上述3项关键措施之外,欧元区还可以采取3项政策行动以强化政经协调。首先,最重要的是保持欧洲央行的微妙政治均衡,因为它受到希腊与荷兰等有着天壤之别的国家信任与尊重。假如德国总理梅克尔如愿让德国央行总裁韦伯(Axel Weber)成为下届欧洲央行总裁,穆乔担心将破坏先前的均衡。他指的不是欧洲央行高阶官员在人数上的地理分布,而是在这种极端敏感的时期,德国此举将被视为夺权的动作。
其次,欧元区应该协调对外口径。德国和法国官员在国际货币基金等组织,只捍卫本国利益的行径,令人觉得可悲。欧元区尤其需要放大在重要总经议题的讨论音量,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全球货币体系的未来。
最后,欧盟,而不是欧元区,应该重建在这波危机重创的内部市场。欧盟可趁这个大好机会提升生产力以维系经济繁荣。
穆乔表示,他越来越怀疑欧元区长程前景的理由并不是这个货币联盟固有的经济结构,而是质疑各国是否仍有维持这个联盟的政治意志力。(萧美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