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楼主读过吴承明先生的文集《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没有?
以下摘自该书第八章第一节:
福格尔在1960年的计量史学会议上即提出关于美国铁路问题的报告,1963年出版《铁路与美国经济增长》,认为过去人们将铁路的作用夸大了。他把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用“社会储蓄”来表达,即它在国民收入中的贡献。又用“反事实度量法”(counterfactural measurment),即假定美国不修建铁路,而用马车等其他高效运输工具,结果并不差,与用铁路相比较,国民生产总值相差不过3%。继之有人(G.A.甘德森)发表《轮船的社会储蓄》,亦用反事实法,计算轮船运输对国民收入的实际贡献。R.P.托马斯甚至假设如果当初北美不是英国的殖民地,按正常贸易规程行事,情况将会怎样。他编制了一个“负担和收益平衡表”,北美作为殖民地的负担与其因殖民地受到英国的保护(收益)大体平衡。这种反事实度量法一时成为风气,也受到批判。因为历史事物的存在有其社会的、文化的条件和价值,是不能随便否定的。
中文的则不清楚。前段时间有位会员上传过一篇英文文献,内容好像是指出了福格尔著作的趣处——具体记不清楚了,可见此研究方法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