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3140 4
2019-04-26

导语

坚韧领导者善于在压力下迅速恢复、复原反弹到正常状态,并从中提升自我、引领追随者。这个过程犹如太极以柔克刚,经历了接、转、还三个阶段里的八个步骤,我们权且称其为“天龙八步”。


林光明 | 文


什么是Resilience?


什么是坚韧的毅力(Resilience)?美国心理学会的解释是:能够直面逆境、麻烦、或者强压的应变能力和心理过程。我们在《领导力基因》一书中,把这些不同的定义归纳为两种核心内涵:在压力下迅速恢复、反弹到正常状态的能力;面对挫折坚持既定的方向不放弃的毅力。


研究Resilience最常被提到的问题是:坚韧不拔的能力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可培养的?早期的理论更倾向于Resilience的先天性;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esilience可以习得。例如,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乔治·范伦特(George Vaillant)研究了横跨60年的数据发现,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变得更具有坚韧的毅力。安杰拉·达克沃(Angela Duckworth)对于GRIT的研究同样表明,GRIT(含passion和perseverance)数值在年长者的人群中更高。


现在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可Resilience是可以培养的。


坚韧领导者的复原过程


坚韧领导者善于在压力下迅速恢复、复原反弹到正常状态,并从中提升自我、引领追随者。这个过程犹如太极以柔克刚,经历了接、转、还三个阶段里的八个步骤,我们权且称其为“天龙八步”(见图1)。


640.webp (3).jpg


接,意味着面对外界的冲击和压力,能够接受事实不回避;转,意味着能够“卸力”,将压力转化为正向的动力,扭转乾坤;还,则是在逆境中成长、引领他人前行。


接,指正面现实,以不夸张也不回避的方式平静、准确地理解逆境、困境或者压力的事实,把握自己的情绪。这包含以下两个步骤:


1. Setback 遭遇逆境、困境、压力;接受事实


遭遇逆境、困境或者压力,是领导者旅程中的必然。坚韧的领导者在面对逆境的时候不回避、不夸张;把握并接受事实。悲观主义导致挫败感而失去反弹力,而盲目乐观也导致应对失策。对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的采访发现,许多盲目乐观者一开始认为过一个月就会被释放、继而期待圣诞节、新年可以获得自由,事实上却一再失望,以至于最终崩溃。


2010年日本航空公司濒临破产,稻盛和夫临危受命。其中一项措施是推进跨部门协作,齐心协力共度难关。为了提升航班的准点率,每当前面航班晚点,为了不影响下一个航班起飞,必须尽快清洁卫生。稻盛和夫主导了一个叫“全体呼叫”的流程,即时呼叫暂时无事的员工协助清洁晚点航班。工作完成后,发给每位参与协助的员工名片大小的感恩卡。这个流程,迅速提升了准点率,同时也提升了员工的幸福度,因为他们知道,大家都在协力共渡难关,自己的努力被公司认可了,彼此心怀感恩。


2. Mindfulness 以正念认识当下,理解压力、把控自己的情绪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年在中国得到广泛关注的新概念。这个源自东方禅的理念,经由西方心理学家的科学化研究、并脱去宗教的色彩,结合企业管理回到了中国。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医学院的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教授把正念定义为:有意识地把注意集中于当下而出现的一种意识,不作任何判断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念”字本身(心在今下)就是正念最好的写照,“有意识地觉察、关注当下、不作评判”。


正念就是在当下有意地、非批判地、如实留心事物而出现的觉知。这种关注当下的方式恰恰是过度沉思的“解药”,帮助我们回到现实,认识当下,特别是提升对于自己情绪的觉知。而觉知到自己的情绪,正是避免被情绪“绑架”的重要一环。


正如尼尔·帕斯理查(Neil Pasricha)在《重塑自我: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The Happiness Equation)一书中所写,“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我们可以控制对于自己情绪的反应。”


在客观地接受逆境的事实之后,就进入最困难的第二阶段:转。转,意味着将逆境的外力转化正向、向上的动力。这犹如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卸力,或者是篮球运动中接球、传球的动作。这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3. Wake Up!跳出死循环,发现你的贵人


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对压力(Pressure),这包括来自事情的、来自人际的两个方面。来自事情的压力,主要指事情本身太难,需要耗费心思去思考以找到解决方案。还有一种压力来自人际关系。由于需要协调多方来完成工作,或者要解决各种人际冲突来达成共同目标,带来的压力。组织中的管理者面临的压力更多地是人际压力。


外界压力人人有,面对同样的压力,有些人会比其他人更加紧张(Stress)。紧张,是个人对于外界事件的反应,而非事件本身。紧张来自于面对压力内心的“死循环“,即不断的负面反刍(Rumination),不自主地给自己各种假设、推演,想象着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例如:明天要上台向大领导用英文汇报工作计划,想象着自己英文口语不好,也没向这么大的领导汇报过,自己很可能会搞砸,如果搞砸会很丢面子、会被批评、甚至会影响业绩、升职、被开除丢了工作,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这可怎么办等等。如此自我品味负面的情感,越来越紧张,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越是紧张越是做不好工作。


停止反刍,可以通过以下行动来让自己警醒:觉知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我现在正在生气”或者“非常恐惧”等等;深呼吸,给大脑一些休整;正念冥想,聚焦于当下;先放下事件,专注于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听喜欢的音乐;做一件简单不用费脑筋的工作(运动、家务);表达与宣泄,例如:写作、记录、向他人倾诉你的感受,在倾诉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让这种情感显性化。


事实上,通过身边的“贵人”来唤醒,往往能更好地让自己停止胡思乱想,回到现实。这些你可以信赖的、能够倾听你的心声的“贵人”了解你的逆境,但是他们置身事外,不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因而可以比你更加清醒地看到当下。他们未必能够帮你找到解决方案,但可以提醒你“该醒醒”,自己去找答案了。


4. Find Your Purpose 迷乱中发现你的北极星


一个人的坚韧毅力来自身体、心智、情感、精神四个层面(见图2)。


640.webp (2).jpg


在当今的和平时期的企业管理领域,我们同样面临VUCA的环境,很多时候容易迷失。职场人士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困惑,从要赚更多钱、爬更高的职位,到中年危机的迷茫;CEO们则面临资本的力量和商业情怀的博弈。这个环境下,能够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真我领导力”。


真我,即对于自身核心目的(Core Purpose)的认知和坚持。不论遇到什么挫折,能够反弹复原、回到追求核心目的的轨道上而不迷失。真我,是在现实环境下“我是谁”、“我要什么”、“我是怎么创造价值的”三者的交集。或者说,核心目的就是:在现实环境下,我真正想做、能做出的独特的贡献, 或者说我能给我在意的人群带来的是什么?核心目的就是你的人生指南针,或者叫“真北”(True North)。


5. I Can Do It 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班杜拉(Albert Bandura,前全美心理学会会长)的《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年)一文中。他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One's belief in one's ability to succeed in specific situations or accomplish a task)。即:对于某个目标“我能做到”的自我感觉程度。


与自我效能感概念相反的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经验、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例如,面对困难进行了多次尝试、多次都失败,最后深感自己无力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放弃、投降(见图3)。


640.webp (1).jpg


自我效能感和一般的自信不同,它是对某特定领域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的心理能力。有些人看上去没什么自信,但是却勇于在工作上做出结果;有些人自信满满,却在工作难题前畏手畏脚。


提升自我效能感,克服习得性无助的四个方法包括实际体验、榜样的力量、他人的鼓励、和氛围的影响。


在正确地扭转负面状况,获得正向、向上的动力和状态后,就该“转守为攻”,着手解决问题,在挫折中成长,并创建韧性团队、引领追随者共同前行。这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6. Coping 用你的优势发现迂回的解决方案


Coping也叫Make do,Improvise 或者Bricolage,指在困难下找到暂时应付的方法,用手头现有的资源拼凑出临时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户外探险中遇到困难,用一些日常可得的材料临时拼凑出工具、电台、或者修车,先暂时解决问题。


Coping需要善用手头资源,包括你能得到的资源有什么?你擅长的技能、知识中有哪些可以使用的?搜寻你的人脉,你可以向什么人寻求帮助?眼下你能做的是什么?


7. Grow 在逆境中成长


我们常说No pain no gain(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那在经历逆境,通过coping的方式求得生存之后就需要Gain from the pain。实践上,就需要对于刚刚经历过的逆境进行反思、复盘,看看我们从中领悟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新能力。只有这样,在下次再遇到同样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更能够从容应对。

8.  Lead 引领他人,创建集体韧性

我们探讨坚韧不拔作为领导力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必然需要考虑到领导者不仅仅是提升自身的韧性,而且需要引领追随者共创集体韧性。这个由我及他的过程,就是将自身正能量扩展出去影响他人的过程,正是领导力的要义。

640.webp.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4-26 17:03:31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4-26 19:40:12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4 08:00:58
了解,谢谢提供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4 08:53:52
是的,谢谢发表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